王巨也无所谓,相比于将才,老郭远不及章楶,就是燕达、刘昌祚、苗授、高永能等将领的军事才干也在郭逵之上。只能说老郭比其他命好罢了。
“那只有强行攻打,强行攻打,臣是能做到的,但臣最害怕的就是交趾君臣离开王都,学习当年的李继迁,借助密集的热带雨林,继续与我军奋战。如果成了那种局面,可能又要付出十万,二十万军民的牺牲,才能将他们平灭。但到了那一步,且不说朝廷会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就是朝廷舍得付出,将来如何治理?”
“为何?”
“仇恨已经结下了,也就是朝廷最少要派五万军队在交趾驻扎,每年花费巨大,大治三四十年,交趾才能安定,为了南方,朝廷值不值得?”
“大理如何说?”孙固不同意地问。
“大理不同,白蛮实际等于变相的汉人,全国信佛,罕有大型战斗。因此只要策略得当,拿下了就能治理了。可交趾能与大理相比吗?它们从立国以后,到处征战,百姓凶悍,无法相像,也幸好它们比较落后,包括器甲,面积不是很大,否则我也束手无策。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大理曾动员全国兵力,二十万大军征讨交趾,结果呢?一败涂地!所以用第二个办法,必然是我所说的那样。如果我用第二策,想要成功,其过程仍然很残忍血腥,也就是与第三策相比,其区别一是借助海外昆仑奴杀人,一是我直接让三军将士杀人。并且杀人数量不会比第三策少。诸公,扪心自问,我有没有给他们生机?其过程不是杀。而是趋撵。说我是屠夫也就罢了,如果消息传到交趾,让章子厚得知。使他产生犹豫,不敢施狠手。大批交趾百姓陆续返回,南迁的几十万户汉人百姓必会生灵涂炭,交趾无法治也!”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巨如何选择。
不是想杀人,而是不得不杀人!
“所以我再三推演下,选择了最后一策。就是屠夫,但绝不是大宋的屠夫!诸公,可以用手段打压我。但切莫用国运开玩笑。”
“王子安,这番谣言与几位相公无关哪,”老王说。
也未必,特别是孙固,王巨很很不放心的。
王巨又详细地将交趾大理情况说了一遍,然后道:“其实过程,臣也差不多禀报给朝廷了。不过我让陛下将几位相公召来,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一是最好在交趾也置一市舶司,不仅利于安定,还有富良江。中下游都能通航,一直延伸到大理境内,一条富良江外加一个市舶司。说不定就能繁华交趾路,以及云南路东南地区。其二,章子厚要经营长山长脉,让它成为交趾的边防,章质夫任务更重,其境内还陆续有许多反叛力量,同时还要用兵腾冲府。”
“腾冲府?”
“临别时,我与章质夫长谈了一夜,主要就是说这个腾冲府。
这个指使非但没有将他们抓捕,而是真将一些制式武器,包括十几把黑漆弓,两百多支箭矢,十几把制度提刀,借助换装的机会,卖给了这群山匪。
李定查出真相,朝廷立即将此名指使抓捕,还波及到一些商贾。
不过这是军队唉,能贪污,能克扣,可能随便卖制式武器么?
禁军*如此,这才是赵顼最痛心的。
“陛下,其实禁军……特别是驻守两京城的禁军象征意义震慑意义,已经大于实战意义了。”王巨委婉地说。
这是好听的说法。
其实就是不需要轮戍的上等近卫禁兵,已经沦落成一支每年花费无数,却没有一点战斗力的公子哥了。
王巨又说道:“以史为鉴,实际唐朝也是如此,到了天宝之时,唐朝羽林军同样开始*堕落,否则安禄山如何轻易的攻克洛阳潼关?”
“难道边军化?”
“也不用完全边军化,”王巨小心地说,自从他提议,局部推广边军,都吵得不可开交,完全边军,找死啊:“两策,一策是所有禁兵都要执行轮戍,二策,进一步向京城郊化转移,远离京城这个繁华所在,整军整纪,让其恢复扑素的生活作风。”
这两条仅是提议,想通过,还不知道会吵多久。特别是近卫军,都是非富即贵的后代,能乐意去苦寒的边塞轮戍么?
赵顼继续说正事。
山匪所在的地方是两州甚至两路交界的地方,但还属于洛阳管辖。
河北口音更让人怀疑,要知道文彦博正是从河北调到洛阳来的。
李定与杨遂撒下天罗地网,但那人还是没有抓获,然而前段时间文彦博早就撒下天罗地网,堵住各条道路。如果抓住了还好一点,但没有抓住,老文反而更可疑了。
于是李定回到洛阳城,对文彦博说,我要挨家挨户的搜查。这个挨家挨户,包括文彦博,富弼,王拱辰等人的府邸。那能成么?
文彦博也气急了,说王巨也可疑,因为据他所知,王巨手下有一个门客叫韩韫的,亲自前往斜谷迎接王巨,然而到了横渠镇后,此人就与王巨分散了,直到郑州,此人才与王巨汇合。
就是此人主使的苦肉计!
李定无奈,只好向赵顼汇报,赵顼不大相信,王巨本人的那伤口可是亲眼目睹,值得冒这么大风险么?
因此亲自来到王巨的家问询。
王巨一听恼了:“文公监视我啊?”
不监视,如何知道韩韫迎接王巨?不监视,如何知道韩韫消失了一段时间?要命的这个监视可能从王巨到达斜谷镇就开始监视的。
这意味着什么?
赵顼脸色一变,喃喃道:“难道真是文彦博所为?”(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