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秦国远洋扩张

咸阳港的晨雾尚未散尽,三百艘楼船已扬起玄色风帆。秦帝刘烨站在新建的观海阁上,望着甲板上忙碌的士卒将青铜巨弩、火油罐搬上船舰。案头的《海图志》被反复翻阅,边角卷起毛边,标注着东海之上数十座岛屿的方位,其中最大的一座被朱砂圈起——那便是秦人垂涎已久的“瀛洲“。

“陛下,'破浪号'已装载十二万斤生铁。“丞相李斯捧着竹简躬身禀报,“只是跨海远征,粮草补给...“话音未落,刘烨便挥袖打断:“秦人能凿通灵渠,难道渡不过这茫茫沧海?传令下去,每艘战船必须带回三倍于消耗的物资!“他的目光扫过远方海天相接处,嘴角勾起冷冽的弧度——在他眼中,那些岛屿不仅是疆土,更是秦国霸业的新起点。

首支远征舰队由将军蒙武统领。这支混合了中原水手与巴蜀船匠的队伍,携带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利器:可旋转三百六十度的“回回炮“,能在百米外击碎敌船甲板;用桐油浸泡过的火箭,遇风即燃;甚至还有秦人从西域学来的“水雷“,暗藏机关的木匣沉入水中,触之即炸。当舰队驶入东海,惊涛骇浪拍打着船舷,蒙武却望着手中的青铜罗盘冷笑:“再凶猛的海兽,也敌不过秦人的强弩。“

瀛洲岛的原住民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船队。他们手持骨矛、藤盾,在沙滩上呐喊示威,却被秦军的“神火弩“瞬间击溃。弩箭带着燃烧的硫磺穿透人群,岛民惊恐地发现,这些外来者的武器竟能引动天雷。更可怕的是秦军的战术——他们不急于占领村落,而是先摧毁岛上的水源与粮仓,待岛民陷入恐慌后,再抛出“归顺免死“的橄榄枝。

“大王,他们的船会喷火!“瀛洲岛主望着燃烧的港口,浑身颤抖。他派出的勇士试图夜袭秦营,却在靠近时触发了秦军布置的“铁蒺藜“陷阱,惨叫声惊醒了整座军营。当秦军的“连弩车“开始向岛主宫殿发射巨石时,这位曾经的海上霸主终于举着贝壳制成的权杖投降:“愿奉大秦为天朝上国!“

征服瀛洲后,秦国的扩张进入疯狂阶段。他们在岛上建立“东海外府“,强迫岛民开采铁矿、珍珠,甚至将部分青壮掳为“船奴“。这些人被烙印上玄鸟刺青,日夜在船坞劳作,稍有懈怠便会被投入海中。一位幸存的船奴在木桨上刻下血泪:“秦法如刀,海上无生。“

但并非所有岛屿都能轻易屈服。在名为“扶桑“的火山群岛,原住民凭借险峻地形与神秘巫术顽强抵抗。秦军登陆时,突然遭遇火山喷发,滚烫的岩浆吞噬了半数战船。蒙武不甘心失败,他派人挖掘地道,却被岛民用毒烟熏死在地下。这场拉锯战持续了整整两年,直到秦军发现岛上部落间的矛盾,用金银分化瓦解,才最终将其征服。

随着岛屿接连陷落,秦国的海上霸权逐渐成型。他们建立了庞大的商船队,将掠夺来的资源运往咸阳:琉球的硫磺、夷洲的铜矿、吕宋的香料...这些物资不仅充实了秦国国库,更催生了新的兵种——“楼船军“。这支由精锐弩手与水手组成的部队,装备着可发射十丈外的“神臂床弩“,成为秦国新的军事王牌。

刘烨站在观海阁顶层,望着港口往来的船只,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他命人将缴获的岛主王冠熔铸成“四海一统“的鼎器,鼎身刻满秦军征服的岛屿名称。当工匠们将最后一道纹饰凿刻完毕时,刘烨大笑着将诏书抛向群臣:“凡大秦水师所至之处,皆为郡县!“诏书末尾,“玄鸟振翅,日月所照,莫非秦土“的字迹,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

然而,这场看似辉煌的征服背后,暗流正在涌动。被奴役的岛民发起此起彼伏的反抗,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对秦军进行游击战;更有传言称,东海深处存在着比秦国更强大的神秘国度,正准备联合诸岛反击。而在大陆之上,楚国收复赵地的消息传来,楚昭的威望如日中天。当秦楚两国的势力范围在沿海逐渐接壤时,一场关乎陆地与海洋霸权的终极对决,已然拉开序幕。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