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进京

范纯仁如同被棉花塞住了嘴巴。

他想说,可不敢说。

那个牛鬼蛇神,太梗人了。

虽然他不知道具体的含义,但鬼神本来就是儒家不愿意多说的话题,况且还沾到牛蛇二字。

王巨说道:“陛下,请下诏,将李二郎与那几名家奴在密州就地处决。”

“有些过重吧,”谢景温道。

“我知道,罪当死者只有李家二郎与那两个帮凶,然而你可想过张睦的身份?彼岸是无意立国,如果有意立国,他相当于我朝各种提举司的提举使。用几条宵小的性命,也换不来张睦的冤斩!”

“而且就是这样,彼岸诸海商们的愤怒也不会平息。因此朝廷还要刻意下诏,六个相关的州府(密州、杭州、秀州、明州、泉州、广州)与朱崖军,如果是彼岸海商发生类似的案件,必须经过刑狱司复查才能判决,若是案情重大者,一律上奏于朝廷,由朝廷相关诸司覆奏,才可以判决,以免发生类似的悲剧。并且臣闻张睦有两子,朝廷可以赐予其一些七八品的职官,再给予一些抚恤,以此来平息海商们的愤怒。”

“那么文公怎么办?”

“他不能再呆在杭州了,可将他迁于池州。”

池州多山,虽位于沿江地区,但经济也不是太发达,因此银行司第一批行务,并没有选择池州。

不过池州位于长江,适宜居住,如果文彦博真的信佛,哪里离九华山也不远,去慢慢朝拜地藏王吧!但有一条,不能让他回到北方。

其实也不算太过重的处罚。

但还有人认为判得过重。判太常寺曾巩说道:“太保,这有些重了吧。”

“重?曾子固,如果你能在二十年辰光里。拿出一亿之贯捐助给朝廷,我可以向陛下请求。赐你子孙后代免死铁券!”

文彦博地位特殊,但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呢?

实际不仅赵顼知道,有消息灵通的大臣也知道,尽管为王巨而愤怒,但海商们仍资助了章楶许多钱帛物资,不提这庞大的金银数量,就是前些年,从旱灾时的捐粮。不过这些倭人确实不是好东西,因此我让你们大肆贩运木材,他们是岛国,一旦森林大多数砍伐了,水土恶化,就不宜生存了。”

至于出兵的什么,王巨根本就没有想过。

然而这一条却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计。

陆乐平又叹口气:“再过几年,张睦就可以分红了。”

现在彼岸收入,除了安置移徙百姓,或用于投资、研发,或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余下一起变相地捐给宋朝。

但随着百姓数量的增加,税赋的完善,各市收入基本都能保障其支出。而且几年后,也不用再捐助宋朝了,那么这个庞大的商业机构就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收益。

那怕王巨会陆续将一些坑矿产业拍卖给私人,一年收入也不会低于五百万贯。

以张睦的功劳,那么一年最少可以分得近千贯,再加上他本人的薪酬,一家人就可以迅速进入大康水平。

可是没有等到那一天,就被文彦博给杀了。

王巨低沉地说:“以后重点培养他两个孩子吧。”

宋朝赏的职官,只是王巨在打马虎眼,彼岸根本就没有当作一回事,但彼岸讲究的是“三公”,根本就没有什么重点培养的话,这也是王巨破例的补偿了。

王巨又嘱咐了一番。

其实王巨临行前,又重新做了安排,先行设置了四个首府,一个在吕宋岛,一个在鸟头半岛上的狐市,王巨记不起来这叫鸟头半岛了,不过这里有一个形状象狐狸的海湾,还有一条小河,于是在这边置了一个安置点,命名为狐市,这个海湾也命名为狐狸湾。另一个就在约瑟夫波拿巴湾,但也不叫约瑟夫波拿巴湾,而是叫沼泽湾,虽然这里多沼泽,但主要还是水,有水才能容易生存,因此经过数年改善,这里同样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安居点,然而最讨厌的不是这里天气酷热与蚊虫多,而是鳄鱼,好在去了彼岸的百姓是全民武装,没有让澳洲鳄形成大的危害,反过来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鳄皮产业,因此这里命名为鳄市。

只有最后一个首府引起了一些争议,大多数人想将首府定在丰市,然而王巨害怕朝廷听闻后,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也定在了温市,并且将它定为彼岸未来全国的首府。

另外又授命黄良为临时“总统”,赵度为临时“总理”。

当然,现在一切还没有稳定下来,依然在摸索着这种新制度的利弊。

包括这次建制,同样也属于一种试验。

王巨嘱咐完了,返回京城。

其实也不算过份的处理,顶多说杀了几个为非作歹却不当死的李家家奴。

然而问题不在家奴,还是在文彦博身上。

他在回京,另一群人在进京。

富弼、司马光、刘几、程颢……还有安焘,不仅这十几名德高望重的官员,还有两百多名乡绅贵贾,浩浩荡荡地向京城进发,“为民请命”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