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抵消

车子裂了,章全忠与黄和也明白问题所在了,可让他们怎么说?

黄和只好说,王公,你多想了,陛下还是很信任你的,甚至以为王公南下,只是散一散心,避一避风头,但不是不用王公。

王巨说,当真?就算事发突然,陛下还没有想好,可早在几天前,就有人用此弹劾我了,他们又非是孙固那样的高官,陛下为何不处执之?

这便是最好的反驳,就算赵顼不是想搞平衡,那也说明他心中同样有些不高兴,干嘛呢,你与俺姑姑没明没份,却让她生下你的儿子!

所以最后才有了孙固在朝堂上公开责问的由来。

王巨又说道,如果没有伐夏之败,想来官家多半也不会让你们来。

两人不敢作声。

王巨继续说,王公推荐我为参知政事,当真我只有军事上的天赋,请跟我来。

然后将他们带回城中,带到一栋看守无比森严的库房,王巨让人打开库房,带着他们走进去。

所以无论他们养了多少羊,却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所以有一些部族不顾辽国与西夏的禁令,将马通过走私渠道卖给宋人。卖马才能得到更多的财富!

其次是食物与盐。

为什么这些部族不能将羊宰杀了,直接卖腌制的咸肉,这样便于运输,还能另卖皮毛。

要知道辽国的池盐都在渤海的那边,如果用船走私到宋朝,可能一斤还不足十文钱,然而运到大漠上,天知道变成了什么成本?所以辽国渤海幽州的盐一斤只有几文钱,但辽国西山那边的白达旦部却因为盐价高,不得不用马向西夏人交易青盐。

这种情况下,即便幽州有大量粮食,也不易运到大漠,因此大漠各部族的食物仍是肉类,如以肉类为全部食物,一年一个人得吃掉多少羊?

然而大漠那边水土开始恶化,因此一旦人烟略有些稠密,往往一场雪灾到来,冻死了大量牛羊后,一个部族就会死上一半人。

但这个问题大澳洲这边不会出现,一是如今各定居点都在海边,盐价很低,二是各定居点所占领的牧场虽多是半干旱牧场,但最少比大漠的牧场好得多,三是这边人口数量太少了。

然而就是这样,王巨来到这边后,仍下了一道命令,各牧场按照面积限制马牛羊的数量,少没关系,多了就不准养了,然后实施轮牧与定牧政策,并且组织了一些水利。

这是王巨感到自豪的地方。

前世澳州以一大群欧洲罪犯后代为主以及一些少量土著,构成了早先的澳洲百姓。

就是仗着地利,地广人稀,但这些人总体是生性疏散的,可以说一千年澳洲是什么水利情况,一千年后还是什么水利情况。

若大的大陆,几乎看不到什么大型水利。

但自从大量宋朝移民到来,几乎不用官府组织,就开始自发地兴修了一些水利。特别是丰收河的中游,因为施工难度低,再加上各官员的指导,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用有限的人手兴修了一个相当于郑白渠一半规模的水利,两条主渠,五十多道支渠,七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水库,生生地将丰收河的河水引到西北一百多里处,用于灌溉。

这意味着可以出现更多优良的耕区与牧区。

关于这一点赵念奴就没有说了,但大约意思也说了出来。

“所以殿下说少保正在发明一些武器,甚至完全可以抵消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这才能一劳永逸。”

“哦。”赵顼感兴趣了。

如果这样,不但西夏,辽国也可以完全打败了。

实际黄和刻意说出此节,意思分明是,皇上,那个文彦博有什么好,让他致仕吧,将王巨请回来才是对大宋真正有用的。

看看,人家去了彼岸还没有忘记宋朝安全呢。

不过接下来才是最难说出口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