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会不会杀人

说罢,王巨开始写奏章,将王安礼所说的写了进去,但王巨补了一句,肯定与吕公著无关。为什么与吕公著无关,相信赵顼虽然多疑,虽然异论相搅,但智商不低,只要王巨写了,赵顼便懂了。

不过王巨在后面随着写了两段话,虽然我知道必然与吕公著无关,但为什么王安礼要刻意提醒我姚畚是吕公著的门生,还有,家人因病在成都逗留了几天,却听到成都这条传言,臣杀人乃是这些人想要谋害臣,与那说唱本无关哪,即便是那个说唱先生与钱押司,臣也交还给了姚畚,但为什么成都城会有这条传言?臣想不明白想不明白……

“官人,这个王安礼好象那郑侠哎。”

“不是,王安礼对我产生排斥有很多原因,比如我的性格,出身,年龄……但主要的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在军事与经济上,我朝一统中原后,对辽对夏战争有胜有负,然因为缺马,败则大败,胜则不能大胜,又因为募兵制度,每一战成本极其高昂,就象我在庆州那一战,就是大捷了,那一战花费也十分地惊人,也确实在当时加重了陕西百姓的负担。这是胜利了,象庆历初那几年的战役,其实两国伤亡比也有二比一吧。”

庆历三大败役,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川口宋军伤亡只有几千人,对于若大的国家来说并不算多,惨重的乃是后面两场大型战役,特别是定川砦,但定川砦七万宋军并不是全军覆没了,还有不少人逃了出来。

反观西夏,伤亡率最少的乃是定川砦。但在三川口与好水川,西夏伤亡人数并不比宋军少,况且府麟路战场几大战役。西夏伤亡惨重。

真实地说,两国那几年战争下来。宋军虽然败多胜少,但伤亡比绝不会超过二比一。

以两国的经济与军队、人口数量,只要继续火拼下去,不用四年,西夏不用打自己儿就完了。

可问题是宋军用兵成本太高了,几年火拼后,西夏民不聊生,宋朝经济也吃不消了。以至前面两国和盟,京西路与关中仅因为一场旱灾,便产生了数起农民起义。

然后宋仁宗自此消沉……

还有,辽国遵守了盟誓,虽然勒索了两次,可没有真正出兵,顶多是边境有一些小型打草谷行为。不提澶渊之盟对错,可正是因为这一点,也造成了宋朝士大夫对买安产生了更大的幻想。

所以许多大臣以为忍一忍,让一让。就能避免战争发生。

那么为何还好战呢?

就象王巨发起的庆州之战,仅是这次战役的花费,便能支付西夏七八十年的岁赐了。

有一些人。

“但还有一个原因,为何大家不是那么排斥,主要是大伙是同一种族,换成交趾则是两样。”

他这句话多少有些巴结的味道,可王巨未说话,继续听他说下去。

“王公,然而普通百姓,哪里有这个眼光。所以小的以为贵小娘子康体无所妨碍,当速离成都……”

“你不相信本官是一个屠夫?”

“能让整个庆州百姓上万民书的岂能是一个屠夫?就是屠夫,那也是交趾的屠夫,与大宋百姓有何关系?”李大夫说完就离开了。

“他说的是什么?”

“他说的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王安礼想做什么?”

“琼娘,你想一想韩琦韩公吧。”

王巨说的是好水川之败后,几千秦州百姓伏于城门之外,向韩琦讨要自己子女的故事。

虽然那一闹让夏竦挡了下去,却成为了韩琦一生的污点。

王安礼不会弄什么刺杀之类的动作,不过若弄出相仿佛的动作,王巨避免不了会十分尴尬的,甚至成为言臣攻击的最好把柄。

所以李大夫劝王巨速离成都。

“难道他听说了什么?”

“不一定,可能会听说了什么,”王巨道,毕竟李大夫可是成都城中有名的高医,有一定的人脉:“也可能是他自己的猜测,大约看到我对他十分客气,从不摆官架子,于是劝了一劝。”

“那么我们还是快点离开吧。”琼娘道。

“也罢,明天我们就离开成都,不过今天晚上我要办一件事。”

夜色迅速降临,王巨带着手下来到成都城中最大的瓦子,找到一家说唱的所在。

说唱先生正在说唐朝薛仁贵征东的段子。

王巨让侍卫将这个先生喊过来,递给他一个本子说道:“你就说唱这个本子。”

说唱先生将本子翻开,脸色一变道:“这位贵客,我不敢说它。”

这个本子正是王巨从依政县缴获的那个攻击他的本子。

“说,只要你说,这些就是你的。”王巨掏出一锭银子道。

“就是有这银子,我也不敢说,你想听,可我想保命……”这个瘦瘦的说唱先生为难地说,但他看着这锭银子,眼中还是闪过了一丝贪婪之色。

“你是害怕王子安?”

“是啊,是啊,你没有听说过依政县的事?”

“我就是王子安,我让你说,看说过后,本官会不会杀死你!”(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