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武大抽空入了次宫。
可惜,他没能见到皇帝陛下。
如今朝廷****都在议事,宋徽宗很忙,没时间搭理武大一位小小的县子。
送钱都送不出去?而且似乎还不受待见?你妹啊!
武大表示很悻悻。
不过,宋徽宗的确发话了,他不会收武大十万贯,更不会要武大散尽家财。
户部拼了命的在调拨粮草,另外,百官由于武大的出现,倒了血霉。
宋徽宗没收武大的钱,却毫不留情的搜刮了百官的一层肉。
当然,按照常理来说,百官拿出来的这些银钱,势必是他们从下面的地方官员以及商贾手里“借”来的。
至于何时奉还,您只要肯拜府前来要账,这些朝廷命官肯定会把钱还给您。
当然,等过去了三俩月的,等所有人都把这件事给忘却的时候,估计前来要账的全家,会出现在乱葬岗。
“剥削”这个玩意,向来都是一级压一级,难道不是吗?
皇帝对百官伸手,百官自然就会对下面的人伸手。
受苦的,永远都是底层的可怜百姓。
不过无论如何,都没人会对武家名下的产业伸手。
只要您敢伸手,武大与童贯肯定都不会反击,但势必会在陛下面前吹吹耳旁风,到那时,宋徽宗自然会把这些伸向武大的“爪子”,全部都剁下来。
自从武大在殿上要散尽家财支援朝廷,如今的武家,就绝对动不得。
……
又是数日后,朝廷终于准备就绪,聚将点兵。
李师师亲自为武大披甲。
这身甲胄乃是特制的,极为坚实,至于是从何而来,总之朝廷还没有这等手艺。
包括跟随武大出征的众多家将护院,也纷纷披甲。
李师师身份特殊,不宜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武大在房内与她对视了许久,突然把她拥入怀中,温声细语道:
“等我回来。
营中大军,早已蓄势待发,方才两道鼓声传过,三军便已集结完毕。
放眼望去,汴京城前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
汴京号称有八十万禁军,而今日,除了禁军之外,还有各方府兵,足足有二十万大军在此集结。
其中十万“忠勇军”于数日前赶至汴京,驻扎在汴京不远处。
他们是童大将军从西北紧急调遣而来的,是由皇帝陛下亲自赐下的封号。
这些将士,个个盔甲铮亮,面色肃穆,刀枪剑戟,寒光烁烁,是此次北伐的主力。
而右翼,则是最为让人闻风丧胆的骁骑营。
战马入行,骑士入列,手中的马刀长枪闪着幽幽寒光,令人望而生畏。
这些骁骑营人数并不多,但他们是大宋传承已久的骑兵,骁勇善战。
虽是兵多将广,整个点兵场上却是鸦雀无声,连那战马的嘶鸣,也听不见一声,其驭马之术足可见绝非寻常。
兵马集结完毕,台上的童大将军中气十足的呼喊道:
“众将听令!”
轰!
一阵剧烈的兵甲撞击声后,众将士齐声喊道:
“诺!”
“本将领北方行军大总管,明言军律!”
“骑营当先,步营紧随其后,日行六十里!”
“每日驻营,依山傍水埋锅造饭!”
“沿途不得扰民,不得毁坏农田,不得聚众喧哗!”
“违令者,斩!!!”
众将士再次轰然应诺。
尔后,礼部侍郎宣读出兵诏书,痛陈北辽之祸,残害我大宋无数百姓,觊觎我大宋万顷沃土,狼子野心,直令天怒人怨。
陛下顺应天意民心,百万雄师群起而发,定要大破北辽,扬大宋天威。
“誓破北辽,卫我大宋!”
二十万大军汇聚成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个个都是脸膛通红,手中刀枪高高举起,齐齐呐喊起来。
那滔天的热浪,就连这绵绵的冷意,也似被覆盖了下去。
宋徽宗亲自登台训话道:“进者重赏,退者斩杀。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朕便在此点将台,恭候诸位将士凯旋归来!干!!!”
言罢,宋徽宗将大碗烈酒一饮而尽,又将那海碗重重摔落。
二十万将士同时高举海碗,齐齐饮尽烈酒,瓷碗摔碎的声音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