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香囊后,姜末仍意犹未尽,兴致勃勃地拉着王煜南的衣角继续往前走。王煜南低头看她拉着自己的衣角的手指,眸中浮起一抹浅笑,却不作声,任她牵引着自己走入人流中。
白露和霜降悄悄对视一眼,也没说什么,赶紧跟上他们。
两人边走边看,忽见前方围了不少人,只听得锣鼓咚咚作响,喝彩声连连不断。
“是杂技!”姜末眼睛一亮,快步走到人群边缘张望。
只见场中一名艺人头顶叠着几只陶碗,一手舞扇,一手抛球,竟还能让头上的碗纹丝不动,引得众人连声叫好。
接着又有踩高跷、喷火、转碟的艺人轮番登场,技艺娴熟,场面热闹非凡。
姜末看得入神,忍不住拍掌叫好,不时回头与王煜南交换眼神,眼神笑意盈盈。王煜南站在她身后,默默替她挡住周围人群的挤靠。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他唇角也不由轻轻扬起。
演出告一段落,艺人向围观众人作揖谢场,提着铜钵挨个走过来讨赏。姜末从腰间荷包取出几块碎银,微微弯身投入钵中。
艺人见她大方,连连作辑致谢:“多谢姑娘打赏!”
王煜南在姜末身后,也将一锭银子投进去。那艺人见是银锭,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连连弯腰作揖:“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很快,围观的人群开始慢慢散去, 热闹声也渐渐远去。两人也随着人流离开。两人慢慢往前走,从街头逛到巷尾。白露和霜降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手里抱着小姐一路买下的玩意儿,不到一个时辰,两人手中已是满满一堆,连松竹也未能幸免,肩上手上挂了不少。
姜末见几人气喘吁吁,心里过意不去,忙道:“王大哥,我有些累了,我们先找个地方歇一歇吧。”
王煜南见她鼻头冻得微红,点头:“前边那条街有茶楼酒肆,吃食也不少,我们到那儿去。”
刚拐过街角,姜末便听见不远处传来铿锵的说书声:“话说那文定年间,镜川进贡一匹神驹,蹄下生风,毛色金红,名曰赤兔......”
姜末循声望去,见茶棚边上支着一座评书摊,下头几张木桌已坐得满满当当。
说书人着一身青衫,手执折扇,声若洪钟,语调抑扬顿挫,时而拍醒木,时而挥折扇,说得绘声绘色。
王煜南见姜末感兴趣,便领她到一旁的茶摊,寻了一处背风的位置坐下,又唤来小二,点了一壶热茶。
姜末一坐下便听得入神,几乎不动分毫。王煜南见她听得高兴,低声交代了松竹几句就转身离开。
再回来时,他手中提了几样吃食,油纸里隐约透出热气。
姜末闻到烤肉的焦香与芝麻、梅酱的味道,才从评书中回过神来。
王煜南打开包裹着蜜汁酱饼的油纸,取了一块切好的酱饼给她:“逛了两个时辰饿了吧,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我看那酱饼摊排了好长的队,味道应当是不错的。”
姜末接过,咬了一口,果然酥香四溢,梅酱微酸,解腻又开胃,她点头笑道:“好吃。”
王煜南给她斟了杯热茶,又将剩下的小食分与她尝。
“王大哥,你也吃些。”
王煜南也不推让,拿起一块酱饼,三两口就吃完了。
姜末每样小食只尝了一口,便觉得足够了。快到午饭时辰,王煜南也不劝他多吃,将剩下的都分给白露、霜降还有松竹。
一壶茶喝得见了底,评书先生也说到了尾声,落下最后一句时,场下一阵掌声响起,茶棚内外皆是喝彩声。
姜末仍兴致未尽,轻笑道:“这评书说得真精彩,早知道就早点过来了。”
王煜南应声道:“你若喜欢,金茗轩的说书也不俗。那儿的先生功底深厚,常常让人听时忘倦,听后忘饥。姑娘们去还有包厢可坐,清净舒适,不必挤在人堆里听,最适合你们女子。”
“真的?那可太好了!”姜末满面欢喜,“多谢王大哥告知。改日若闲着烦闷,我便去那儿听上一回。”
这时寒风渐起,卷着尘雪穿街而来,吹得衣角飞起,裙摆轻扬。
王煜南见她披风略有松动,担心她受寒,便开口道:“时辰也不早了,快到午膳时候了,你还要接着逛吗?“
姜末将披风拢了拢,笑着点头:“我在王家酒楼订了包厢,我们现在慢慢逛过去,正好能赶上午膳。”
王煜南应下,陪着她一路慢慢往王家酒楼的方向逛去。
途经集市外围时,耳边嬉闹声更盛,人群欢呼声接连不断,一浪高过一浪,好不热闹。
姜末远远望去,只见这一整片区域都是玩乐的。斗鸡、斗蟋蟀、射箭、角抵、套圈、投壶、猴戏、侏儒幻术、吞刀吐火……通通都在这里了。
靠近一投壶摊时,听得年轻的摊主吆喝着:“投壶!投壶咯!三箭一文钱,中了有奖!”
此时摊前已经围了不少人,空地上摆着一排彩绸包裹的壶身,壶口处插着几支细箭。
投壶者大多是年轻的男女与孩童,一个个屏息凝神瞄准壶口,偶有命中,周围便欢声四起,掌声不断。
姜末看得兴致盎然,脚步一偏,拉着王煜南的手,笑道:“王大哥,我们也去玩一玩罢。”
王煜南任她拉着,脚步随她而行。
摊主见二人模样出挑,笑容满面地招呼道:“姑娘公子,要不要来试试?三箭一文钱,中了便有奖,输了也不亏,图个好彩头!”
姜末本就手痒,闻言笑着点头:“好啊。”
前头还有几人未投完,她便站在一旁静等,顺手将袖子挽起,露出手腕来。
王煜南站在她身旁,见她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轻声道:“别急,投壶贵在心静手稳。”
姜末眼带笑意:“我晓得。”
说话间,几名异域装束的年轻男女也凑了上来。他们服饰华丽,用色鲜艳,五官轮廓略深,神情姿态间也自带几分异邦风情。看着众人投壶,几人也来了兴致。
其中一名佩红缎披肩,眉目间透着英气的女子打量了姜末与王煜南一眼,嘴角一挑,忽然道:“听说你们元翼国的人最擅投壶,不如我们也来比上一场?”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