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212上的东西都搬到爬犁上,余斌才发现,王建国准备的东西很多。
除了两箱弹药以外,还有不少补给,甚至还有一部电台。
这一看就不是一两天的东西。
以他前世的经验来说,如果只是两个人的话,这些东西在山里至少能坚持一个月以上。
虽然他们现在变成了五个人,但有他和金泰顺在,王建国带的补给就可有可无了。
办完东西,石震把车送去了林场车库。
毕竟他至少今天回不来,不可能把车放在外面。
这里可是东北,白天把车放在外面短时间还行,要是晚上,用不了多长时间车就会上冻。
到时候再想开,可是会非常麻烦的。
做好所有准备,王建国又找周铭借了三支五六冲。
有局里的介绍信,周铭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索性直接打电话给保卫科,挑了三支保养最好的五六冲给王建国。
看着他借回来三支五六冲,余斌想了一下,提出自己要回去一趟,同时让王建国再借一支最破的三八大盖。
王建国有些没明白他的意思。
金泰顺却笑着解释道。
“他这是想帮你做个伪装,林场附近的猎人打猎,三八大盖已经是不错的装备了,你没看我还用水连珠呢吗?”
说着老人拍了拍背上的水连珠。
王建国瞬间就明白了。
五六冲是用着方便,且火力猛。
但这里是林场,他们不可能人手一把五六冲,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那样只会让人怀疑他们的身份。
所以还是余斌的做法最妥当。
借一支破旧的三八大盖,算上金泰顺背着的水连珠,再带着余斌自制的弓箭,就算有王建国他们三个,也能解释为缺少武器。
这样不只合理,还能在遇到敌特的时候,防止暴露身份。
当然,要是敌特想和他们打,他们也不怕,他和石震可是带了近两千发子弹来的。
现在又能人手一支五六冲,就更无所畏惧了。
余斌驾着狗爬犁,去得快回来得也快。
他回去除了把三八大盖的子弹都带上以外,还把自己的铺盖也都带上了。
王北国看了一眼,有些好奇地问。
“你带铺盖干什么?”
“你不会真想让你哥他们两个留在山里吧?”
余斌反问。
“那我也回去取铺盖!”
“你,算了,你是知青,离开的时间太长不好!”
“可是……”
“别可是了,金大爷肯定是要回来的,大不了你有时间和金大爷再一起过去几趟。”
听到余斌的这个说法,王北国多少有些扫兴。
“余斌说得对,你今天跟我们过去看看情况,差不多就回来吧。”
王建国也支持余斌的说法。
王北国只能应了一声,想要坐到余斌的爬犁上。
没想到王建国却踢了他一脚,向着金泰顺的爬犁一指。
“坐那边去!”
说完自己就坐到了余斌的爬犁上。
王北国只能和石震坐上金泰顺的爬犁。
因为是狗爬犁,五人没走余斌常走的那条路,而是沿着大路直奔黑松岭。
一路上没什么人,所以爬犁的速度非常快。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竟然追上了王槐实的老虎伐木队。
伐木队用的并不是爬犁,而是五架马拉的大车。
看到余斌,孙育贤愣了一下。
“小斌,你干什么去?”
“妈,周场长让我带他朋友进山转一圈,你们这是去哪儿?”
余斌回应道。
“马鹿沟。”
“妈,我有时间去看你!”
“知道了,你小心点!”
“知道知道!”
余斌笑着对母亲挥挥手,就赶着爬犁加速前行。
坐在余斌身边的王建国,从孙育贤吱声,就一直在看着她。
等余斌驾着爬犁加速,还回头又看了一眼。
直到跑远一些,他才小声问余斌。
“你妈这是跟着伐木队去伐木吗?”
余斌瞥了他一眼,见他似乎只是好奇,便笑笑。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好奇,伐木队不应该都是男的吗,怎么还有女的?”
“其实女的在伐木队的人也不少,毕竟伐木队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男人的。
像是记录,做饭,安排住宿,清理现场,很多活女工都是能干的。”
“那你妈负责什么?”
“我妈啊,她什么都负责,除了我说的那些,她有时候还能帮忙拉两锯。”
听到这个回答的王建国眉头紧皱,重重地呼了口气。
如果只是刚才说的这些话,余斌还当做闲聊,可王建国的这一声呼气,他却听得有些怪异。
转头看到王建国紧皱的眉头,他就更确定了自己的感觉没错。
想了想,他才试探道。
“你认识我妈?”
王建国惊讶地看向余斌,看了好一会,忽然笑了。
“你果然是大姐的儿子,感觉和大姐一样敏锐。”
“这么说你也认识我爸?”
“你是说李大哥吗?我以前叫了他好长一段时间姐夫。”
余斌这下是彻底惊讶了,甚至都忘了赶爬犁。
母亲刚跟他说完家里的情况,并没有说过还有这么个舅舅。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再问问。
“我妈说,我只有一个舅舅,你怎么也叫我妈大姐?”
王建国轻笑一声,看向远方。
“还有多远能到?要是时间够,我看看能不能给你讲个故事。”
向着黑松岭的方向看了一眼,余斌估算了一下时间。
“半个多小时吧。”
“够了!”王建国又轻笑一声,开始给余斌讲起故事来。
他家并不是东北人,解放前住在鲁东南的港口城市青港。
他父亲当时有一家面粉厂,收入还不错,所以在附近买了个小院。
1948年的时候,他家旁边忽然搬来一对年轻夫妻。
妻子孔令玉,是医生。
丈夫李武,是商人。
那年他十二岁,刚刚上小学四年级。
余斌一听就笑了,他都不用多想,就能猜到孔令玉应该是母亲孙育贤。
而李武,则是父亲余文。
不过真正让他发笑的原因,却是他父母的化名。
两个人的化名都和家里有关。
母亲化名姓孔,是因为他姥姥姓孔,而令字又刚好比姥姥的字辈低了一辈。
至于父亲化名姓李,则是因为余斌奶奶姓李。
不过他现在倒是对自己的名字有了一个猜测。
很可能是父亲为了纪念当年,把本名和化名的两个名字加在一起,才给他起名叫余斌。
这让他多少有些无语。
轻笑一声,他继续听王建国讲故事。
王家起初和余文两口子并不熟,仅仅是认识。
但随着时间到了1949年,鲁省的形势越来越紧张,青港所有和食品相关的工厂,都被军队管控起来。
王家的面粉厂自然不能幸免。
王建国的父亲怕出事,更怕赔钱,就想方设法地找关系。
然后就找到了当时化名李武的余文。
听到这里,余斌就感觉有些奇怪,父亲当时的身份明明是商人,王建国的父亲为什么会找他?
想到这里,他好奇地问出自己的问题。
王建国笑着摇头,随即问。
“小斌,我问你个问题,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能解放吗?”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