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太子宣被诛

348年,太子宣与秦公韬的斗争已到了水火不容之境。

太子宣面对秦公韬的多次挑衅,终于忍无可忍,决定釜底抽薪、永绝后患!

他召来杨柸、牟成:“秦公韬凶竖勃逆,多次违逆于老子!尔等若能将其杀掉,待老子登基,必将以秦公之国邑分封尔等,秦公一死,王必亲临丧,到时按计行事,岂能不成”!

杨柸、牟成应允。

八月,赵国,东南方大片黄黑云,遮天蔽日。

秦公韬与其僚属在东明观设宴欢饮,酒过三巡,秦公韬酒意浓重,当晚便宿于佛堂精舍。

太子宣派杨柸、牟成、赵生等人,趁着夜色沿猕猴梯潜入佛寺。

秦公韬尚未醒酒,便死在了血泊之中。

次日清晨,太子宣假装刚刚得知秦公韬被刺身亡的消息,急忙派人前往邺宫禀报。

石虎闻讯悲痛欲绝,心急如焚,欲前往东明观吊唁。

司空李农、国师佛图澄反复劝阻后,石虎方才作罢。

石虎在太武殿布下严密守卫,他要在邺宫内为他的爱子举行盛大的丧礼。

太子宣率千余侍从,乘坐素车白马前来吊唁。

他在秦公韬的灵前不仅没有表现出悲伤之情,反而冷笑着命人揭开白布。

“殿下,不可”!守丧宫人阻止道。

“老子来吊唁自己的亲弟弟,有何不可”!

看着秦公韬面目全非的遗体,太子宣大笑而去。

离开邺宫后,太子宣立刻下令逮捕了平素与自己不合的大将军记室参军郑靖、尹武等人,企图将刺杀秦公韬的罪责嫁祸他们。

这个有勇无谋的储君,注定会是个悲惨的结局。

太子宣在秦公韬葬礼上公然大笑的反常行为,引起守丧宫人的不满,并将此事上报石虎。

“大王,太子如此反常,不免让人怀疑秦公之死……”,张豺小心翼翼地提醒石虎。

“逆子!来人,传旨,杜王后病重,召太子入宫”!石虎大怒。

东宫内,宦官赵生小心提醒道:“殿下,小心有诈”。

“秦公是他亲儿子,难道我不是吗”?太子宣不以为意道。

太子宣以为自己的计划瞒天过海、万无一失,并未料到他的父亲会怀疑他,更未料到他的父亲对他的冷酷绝情,因此他毫无防备、大摇大摆地进入邺宫。

崔安安假意从太子宣身旁经过,小声提醒:“速走”!

太子宣亦感知情况不妙,欲转身离宫,然为时已晚,禁军将他团团围住,软禁在了内省。

石虎迅速下令逮捕了杨柸、牟成、赵生等人,并对他们进行了严刑拷问。

杨柸、牟成二人本是武将出身,酷刑之下尚能忍受。

赵生作为宦官,身体虚弱,无法承受酷刑,严刑逼供下,将太子宣的计划和盘托出。

石虎震怒,决定用最残酷的刑罚处死太子宣,以儆效尤!

他将太子宣囚于席车,用铁环穿透其面颌骨,太子宣的哀嚎声响彻邺城宫殿。

闻此,崔安安心神不宁,她与太子宣虽没有太多感情,可见到他遭此劫难,亦有些愧疚心痛。

“公主是在为太子忧心”?代嫸问道。

崔安安点了点头。

“太子无德,咎由自取,不必怜悯”,代嫸冷冷地回应。

“可他…他不失为一个好兄长”,崔安安低头嘟囔道。

“将军,这次太子倒还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副将张温一脸得意地对石闵说道。

石闵与秦公韬素有恩怨,如今秦公韬一死,石闵及身边将士们倒有些庆幸。

经此一事,太子宣只怕与储君之位无缘了,彭城公成了最有望夺储的皇子。

“殿下,如今秦公韬已死,太子宣怕是也废了,您文韬武略,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彭城公府内,石闵兴奋地说道。

“秦公韬素来受父王恩宠,如今惨遭横祸父王必是悲痛;倘若此刻我们去争这储君之位,无异于火上浇油,庶人石邃便会是我们的下场”,阿遵无奈叹道。

“殿下,这可是天赐良机”,石闵劝道。

石遵悠悠地呡了一口茶:“修成侯,我们便尽人事听天命罢,有时候不争反而是对自身的保全”。

阿闵震惊愤慨:“天命?何为天命,殿下,我们的命运不该由他人掌控,若是臣听天命,现在只怕还是寂寂无名的膳房奴仆,任人宰割”。

阿遵笑道:“阿闵,争与不争,你可有听过你阿姐的意见”?

“阿姐如今信佛,她自是不争”,阿闵嘟囔道:“阿姐是女流之辈,朝堂政事、权利斗争她又岂知”。

阿遵会心一笑:“阿闵,你可知你阿姐此前为何常出入东宫?我想她定不是为与太子叙旧吧”。

阿闵低头沉思片刻:“难道阿姐与秦公韬的死…”。

阿闵忽然想到了什么,却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彭城公夫人张氏听闻修成侯石闵与彭城公在谈论争储一事,她虽不懂权力斗争,可她赞成修成侯之言。

彭城公若能夺得储君之位,修成侯在朝堂之中再不必受人冷眼。

“阿遵,阿闵,你们都在”,崔安安忧心忡忡地赶到彭城公府。

不过自见到阿闵的那一刻,崔安安心中的忧伤之感倒减轻不少,秦公韬一死,阿闵的仕途该会顺畅许多。

“阿姐脸色不是很好”,阿闵担忧地看着崔安安。

“昨夜太子宣哀嚎声响彻邺宫,我彻夜难眠,不知大王可否念在父子,放过太子”,崔安安忧伤道。

“阿姐,你勿要多事”,阿闵心急道。

此时的石虎已如愤怒的野兽般听不进任何劝阻,就连平日他最尊敬的国师佛图澄都劝解不了,他已经恨透了太子宣,恨不得将这个逆子碎尸万段。

此时若是有人胆敢为太子宣求情,下场不言而喻,崔安安自是明白的。

阿遵偷偷交给崔安安一瓶麻沸散,此药可让人昏迷,感受不到痛苦。

邺宫内,崔安安前来寻阿京。

彼时的阿京因工作兢兢业业、能力出众,现已升任宫人总管。

“阿京,可否帮我,让我再去见一眼太子宣”?崔安安恳请道。

崔安安想做的事阿京自然会帮她,即便是死,阿京亦不惧。

在阿京的安排下,崔安安换上宫人服饰,悄悄来到囚室。

囚室内,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太子宣听闻动静,他绝望地冷笑一声:“老东西又打算用何种手段折磨我,那便来吧,在他心里,老子的命终是比不上石韬”!

“公主,时间不多,请抓紧”,阿京小声提醒崔安安。

太子宣努力睁开疲乏的双眼,他用虚弱无助的声音央求道:“安,快救我,待我登基之日,便封九弟彭城公做太子,封修成侯石闵兵马大元帅统领三军,并赐他们加九锡、假黄钺”!

“太子,一切都结束了”,崔安安含泪哽咽道。

“结束了?父王是不是打算用最狠毒的手段处死我”?!太子宣用近乎癫狂颤抖的声音问道。

崔安安含着泪不敢看太子宣的眼睛,同情、怜悯、不舍、愧疚、心疼…各种复杂矛盾的情绪占据了她的头脑。

太子宣平复了心情,他冷冷地说:“既然你们救不了老子,那就给老子一个痛快吧”!

可崔安安不能也不敢这么做,她喂他喝下麻沸散,哭着告诉他:“喝了这个,二哥就感觉不到疼了”。

太子宣很感激,他努力挤出一丝微笑:“安是这赵国宫中最温柔善良的女子,二哥死后定会保佑安,来世与安继续做兄妹,纯粹不夹私心的那种”!

崔安安震惊地看着太子宣。

太子宣像往常一样用戏谑的眼神看着崔安安:“傻女人,你以为你装的那么真,我就信了你吗?你一直都想借我之手除掉秦公韬,但我不会出卖你,因为你对我,还有那么一点点真心”。

原来他一直都知道她的目的。

崔安安含着泪轻轻抚着太子宣憔悴的面颊:“二哥,来世我们一定还要再做兄妹,纯粹不夹私心的那种”。

阿京提醒崔安安尽快离开。

崔安安正欲转身离开之际,太子宣笑着喊道:“你这个傻女人,明日父王要对我处以极刑,你若是害怕,便躲起来,记住了,我是你二哥,来世也是”!

崔安安含泪笑着点头答应:“二哥,来世你一定要找到我”。

“妹子,你得为自己活着”,太子宣应尽最后一丝力气提醒道。

回想起与太子宣的相识,从一开始的相互利用,到如今的惺惺相惜,他虽骄纵残暴,不是个合格的储君,但他或许是个好兄长,至少在崔安安面前是;

他们在一起互相调侃时,真的有过轻松快乐不夹私心的时刻。

石虎囚禁太子宣后仍不解气,他命石韬生前亲信刘霸拔其发须,剪其舌头,砍其手足,挖眼剖腹,再积柴于邺城北,四面纵火,将其活活烧死,再将其骨灰分撒于邺城各门,任人践踏。

石宣的母亲杜氏贬为庶人,石宣的妻儿亲信等皆被斩杀,东宫将士数十万人被贬谪戍凉州。

多年前这个残暴君王“司马氏父子兄弟相残以致国灭,我父子兄弟齐心,定能横行天下”的豪语犹言在耳,如今他竟如此狠心以非人手段残害自己的亲子,国灭只是早晚之事!

听闻宫人谈及石宣之死时的惨状,崔安安浑身颤抖,是害怕是心痛。

她将自己关在屋内,吃不下睡不着。

她独自来到太子宣被行刑的地方,望着那片被烧焦的尘土,竟不自觉落下泪来。

曾经那个高高在上呼风唤雨的赵国储君,如今却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折磨的这般下场,最后落得尸骨无存,崔安安心中惶恐,这宫城内果真人情凉薄!

伴君如伴虎,在这乱世,小人物们的命运全都掌握在权利者手中,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人会为了权利斗的你死我活、兄弟反目。

崔安安亦暗自庆幸阿闵与阿遵都未卷入这权利的漩涡之中。

“安安,此地不宜久留”!

阿遵不知何时出现在崔安安身旁,他悄悄将崔安安拉走。

彭城公书房内,崔安安欣赏着阿遵的文墨。

她收干眼泪,调侃道:“世人皆赞彭城公有文德,果真不假”!

阿遵欣然一笑。

崔安安走到一幅女子画像前驻足。

阿遵笑着说:“这画中温婉俏皮的女子,是阿遵一生挚爱,每每想她之时我便会独自坐于书房,静静地看着她”。

崔安安欣喜地取下那幅画比在身旁,调皮道:“像吗”?

阿遵一脸宠溺地看着崔安安,笑道:“何止像,简直就是画中仙子本人”。

他轻轻地将崔安安搂在怀中:“今生能有安安的爱相伴,足矣”!

“阿遵,以后我们远离这些权利斗争,你做个闲散王爷,我做个无忧公主,这样相伴到老,也挺好”,崔安安笑着说道。

“好,都听安安的”,阿遵满眼宠溺道。

朝堂之上,苻洪上奏赵王石虎:“公主安与庶人石宣关系密切,又常出入东宫,只怕此事与公主安脱不开干系”。

苻洪,崔安安向来与他井水不犯河水,何故对她这样一个小小女子紧咬不放,定是与十公主璞玉相关!

自璞玉嫁给苻洪三子苻健之后,备受苻家宠爱。

然此时一个更重要的消息传来,国师佛图澄圆寂于邺宫寺!

崔安安趁此时机,请求赵王石虎,于邺宫寺内为佛图澄守佛塔,算是躲过一劫。

邺宫,皇后杜氏,一下失去所有至亲,她万念俱灰,宛如行尸走肉。

郑王妃幸灾乐祸地看着杜氏如今这副凄惨模样。

她假意怜悯道:“妹妹,姐姐早就提醒过你,莫要得意太早,早晚有一天你会摔得比我更惨,哎,如今看来妹妹是要孤独终老了,姐姐真是同情呐”。

杜氏面无表情、未有言语。

郑王妃自知无趣、索然离去。

不久邺宫内便传来杜氏撞墙而亡的消息。

石虎只冷冷地回应让宫人草草掩埋便是。

乱世之中的人情是何等难能可贵!

北朝三世之我是崔安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