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势在必行的义务教育

辽东,昌黎。

关羽等人回归,北方近乎全部人口,尽数迁移到辽东一地。

好在早先积攒的粮食足够用了,各项发展条件平稳。

大批的百姓前往北方三江郡开荒,其中汉民涌入,地区的稳定性更为增加。

时间来到7月,蒙古西征时间早就过去,段尘亲自前去,将张飞和太史慈迁移回归,随行的还有大批早先北宋的文书典藏,乃至于一批愿意跟随的儒者。

当然,他也不忘将一批立功的蒙古将士子女带回来。

这批儒者数量达到了两三万,其中三阶居多,四阶五阶无数,虽然其没有胆气,但却也达到了在辽东生存的条件。

段尘的某项计划,或许也迎来的开展的时候。

【义务教育】

当这个话题再次的摆在众人面前时,文臣一方一言不发,武将却基本表示认可。

简雍、郭嘉、徐庶等心腹重臣表示支持,但北境世家,辽东世家,甚至新从并州迁移的部分并州豪族,就有些心情复杂了。

反对吗?

或许可以,但段尘并非所谓的良善之辈,先是屠杀辽西,而后屠杀辽东,关羽在并州之时,不仅仅杀鲜卑,投奔鲜卑的北方豪族,也基本全部斩杀,那叫一个凶狠。

如此雄主,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反对。

可是不反对呢?

【文士】这道传承了几百年的体系,自光武开始,一直掌控在各大世家手中,现在所谓的义务教育,可不仅仅是培养寒门那么简单,而是要给庶民百姓读书。

其中代表的政治寓意,可就更为浓厚了。

培养庶民人才?培养之后呢?必然是要重用的,但资源就这样,庶民得到了,世家就没有了。

早先的辽东,或许还有些所谓派别,大多数官员都是察举而来,而之后呢?

世家都明白的所谓隐性规则,察觉差谁呢?

所谓: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如今推行【义务教育】那察举制真的就又继续推行下去的可能吗?

谁也说不出来。

但现在很显然的一点是,这位主公的盘子够大,基本盘够足,世家或许构成了他的基础骨架,却并非其血肉和关键器官。

辽东的经济基础来自于自耕农,来自于华夏工业,来自于屯田异族,但就偏偏不来自于世家庄园。

辽东的上层建筑有段尘心腹,有华夏探索者,也有寒门士子,甚至有辽东书院的,辽东工业大学的,辽东军校的。

但偏偏,两派世家占据的越来越少了。

这是局势,是新的经济基础取代上层建筑的趋势。

到了这个时候,近200万百姓迁移,段尘手中掌控的民众力量达到了大多数,工人、市民百姓、自耕农、异族自耕农,军队这些新兴的力量,需要一个上升通道。

所谓另起炉灶的好处,便是彻底的抛去世家的根基,重新的构建起来辽东的一整套经济基础。

而等到世家发现了,却悔之晚矣,辽东的力量在底层,辽东的民望在底层,而不是他们了。

【义务教育】在如今的大汉各地都是不可能出现的词汇,因为其代表的意义太浓重,这是跨越了几个时代的产物。

按照历史演变,他会从学在官府,到私学教育,到各地书院,各种族学为基础的庶族地主教育,进而再到义务平民教育。

从来都没有平民识字的道理。

辽东的以往,也没有,仅仅是世家族学,充其量来一个豪族学校,再到城市工人教育。

而如今推行的,则是义务教育···

商谈结束了,最终在段尘强烈带动,探索者为主要力量支持,加上一众重臣的拍板确认下,确立了下来。

一众人远去,将军府中又空荡了几分。

“主公或许还需等等的,终究太快了一些。”

郭嘉叹息一声,到了现在,他已然无话可说,只能跟着段尘向前走了。

“等不了了,奉孝,你真的认为,等我们征服河北,支持此事的力量会变的多吗?”

此言说出,众人沉默。

扪心自问,大汉终究是世家的大汉,所谓的义务教育,仅仅是在辽东局部地区,段尘掌控的力量大过了世家,进而形成压制。

如果不能尽快以此确定,等待河北世家,真的牵扯进来,那就彻底晚了。

“主公英明!”

郭嘉躬身赞叹。

谁都无法想象,段尘心中的某种执念有多么强大,义务教育,必须推行,哪怕有风险,也必须要。

····

段尘回到了后院,此事他已经安排心腹负责,如今辽东各地百姓安定,他的后院也一样。

一走进门,便看到了阳微又来这里和甄宓玩耍,自从段尘答应让阳微来后院后,这个女孩三天两日往这里跑,不仅仅是陪伴甄宓,也是对一些来自华夏的文娱产品心生好奇。

此时在他眼前,一宽松衬衣的少女,挺着大肚子,在一红裙少女的陪同下赏花。

二女皆是极美,甄宓从嫁之后,一举一动更添媚态,虽然怀孕,却容貌不减,衣着朴素简单,却别有一番气质,好似一朵白莲,纯洁美好。

而阳微相比之下,容貌更添艳丽,远远望去,好似多了一番色彩,一颦一笑,别有滋味。

见到段尘过来,也不稀奇,纷纷行礼,相互走近。

段尘上前搀扶住甄宓问道:

“算算日子,也快要到时间了,这些时日好好休整,我会派医者过来调养的。”

仔细想来,段尘的第一个孩子也将要出生了。

“夫君,不知想好名字了吗?”

甄宓一见到段尘,便是问名。

这些天他们想了很多名字,可段尘都不满意,最后干脆按照习俗,让段尘来取名了,只是真的让他来说,还是想不到。

“这倒是不急,你的安全更为重要,这些天要好生注意,等待孩子顺利降生,我们在取名不迟。”

段尘扶着甄宓来到一处亭子坐下,此时旁边阳微也找了理由告退。

这些时日,容她进府关照甄宓,但段尘却并不显别的心思,具体种种,倒是让她不由多想。

只是如今,却不是时候。

“阳微很好,如今妾身不能服侍,夫君为何不趁势将其纳入府中?”

甄宓抬起头,大眼直愣愣盯着段尘。

不知为何,自此怀孕之后,甄姬傻了许多,或也是段尘宠溺,让她长期的不安全感消退的缘故吧。

“宓儿可知为何?”

段尘并不直接回答,只是反问。

一时甄宓愣神,却见段尘轻拍其身,笑道:

“别楞了,我等夫妻恩爱,为什么要多想呢?后院少些人,我也乐得清净不是吗?况且宓儿就这么想将我推走?”

甄宓不言,还是呆呆看着段尘,绝美的面容露出无辜神情,一时间看的段尘心脏怦怦跳。

“妻子果然貌美,饶是老夫老妻,却也总是心动。”

终于,此话说出,甄宓这才脸色微红,反应过来:

“夫君难道是顾忌华夏的礼仪吗?我看那些电视,华夏好似都是一夫一妻,有妾室是引人不喜的。”

谈论此话题,她却有些小心了,整个人看起来怯生生的,倒是让段尘抱的更紧了。

一夫一妻,华夏一贯如此,但妾室这个问题,从来都存在,只是说代价不同罢了。

段尘扪心自问,从始至终,真正的凭借容貌和性情让他心动的,只有怀中的妻子,至于说其它,那是政治妥协的产物罢了。

还是那句话,进入秘境,融合体系,那就是秘境人,段尘现在先是大汉人,而后是华夏人,所谓观念有影响,但不多罢了。

至于说为何不纳妾,只是时机尚未成熟罢了,等待义务教育推行,真的需要安抚辽东人心之时,阳微必然风风光光入府。

但他娶阳微,是辽东决定的,而非个人情感,如是而已。

(给孩子取个名字吧,我猜是男孩)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