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的宋军行军作战,稳得怕人,那么王巨于平西堡前这个措施,无疑是很冒险的。
可能阿里骨与梁乙逋不会联手,那就没有平西堡这一战。不过那也没有关系,还有下一步计划。但这一步是王巨不希望看到的,别的不说,且看渴驴岭往西,一直到宗哥城青唐城的道路吧。
可能会联手,这个联手正是王巨所要的,也就是他所说的反转,但就怕的就这个堡墙不“耐操”,还有担心的就是廓州各部能被阿里骨策反,如果一两个部族被策反问题不大,就怕好几个大部族皆被策反,那么很可能都带动了积石军那边发生意外,到时候真的是乱战了。
眼下平西堡岌岌可危,但这两个意外还没有发生……
反转开始。
韩绪带着王巨的手信,找到了禹藏花麻,信上什么也没有说,只说了大略的作战计划。
禹藏花麻看后大惊失色,吐蕃完了……
但完就完吧,他与唃氏的关系就那么一回事,否则当年也不会背叛吐蕃投奔西夏,更不要说阿里骨了。
他看完信问:“太保让我做什么?”
“发兵洮州。”
“洮州不是平定了吗?”
“发兵西海陇逋部。”
禹藏花麻明白了,他又问:“能否让我儿子率领族人前去参战。”
韩绪自然知道这个老家伙的用意,他老了,也不是老得不能率兵的地步,不过这次由他儿子率兵,立功后朝廷自会再有赏赐,禹藏一族才能在定西城这里长久不衰。
不过这是好事件。韩绪不会排斥的,他额首表示同意。
但这个小城太难攻打了,王文郁将军中一百门小炮全部搬出来,都没有起作用,然后又强行下令,让军中的战俘做炮灰,顶在前面冲锋,还是不管用。
整整攻打了三天,牺牲了近两千将士,才将它拿下。
王文郁气坏了,他从盖朱城(卓啰军司所在地)一路攻打到会州,伤亡也不过一千余人,但在这个小城下,伤亡了两千人。一怒之下,他下令将所有战俘一起绞死,挂在古龙骨城外树干上。
在宋朝以前有一种古怪的风气,动不动讲仁道,人家西夏人与你讲仁道吗?不要说西夏,也不要说这是冷兵器时代,就说美帝吧,多少人因为美帝入侵而残死,就是这样,人家还天天讲“仁道主义”,讲“人权”精神……
直到王巨下令让刘昌祚将十万几尸骸一起挖掘出来,一路展示到京城,这才让三军暴戾之气觉醒。
这个举措,将随着的那些俘虏们吓坏了。
王文郁没有管他们,而是将姚雄与苗履两员大将叫来,说道:“你们立即带领一万五千名骑兵,只带五天干粮,轻装出发,迅速袭击猫牛城。”
不再慢吞似水了。
但要的就是这效果,原来温吞似水,所以忽然派前行军以最快速度发兵,才会使吐蕃人有所疏忽。
而且这次行军乃是关健中的关健,从这里到青唐城或宗哥城,有许多峡谷,从湟州到宗哥城青唐城同样有许多峡谷,所以号称湟川三峡,能与长江那个三峡好相比了,可见地形其恶劣。
一旦让吐蕃军及时扼住猫牛城,然后徐徐分兵来援,以这一带地形的险恶,几万宋军就困在这里了。当然,也不可能象梁乙逋所想像的那样,里外夹击,天知道瓜州的援兵什么时候到达,而且那群临时点集来的回鹘百姓,又能发挥多少战斗力?不来则罢,来了,多半是送菜的。
但问题是这一行就失去作用了。
即便阿里骨从平西堡撤军回来,那么宋军只好节节进攻,那样,以这一带的地形,宋军还不知得伤亡多少。
只有提前拿下猫牛城,才是这一系列战役的真正转折点。
但是想拿下猫牛城,很难很难,从这里到猫牛城不足两百里路,不过有许多道路崎岖难以想像,甚至近半道路,必须人下马,牵着战马顺着崖道走。就是这点道路,可能得花两天时间才能到达。这是指姚苗轻骑军的,如果换成大军,恐怕得有六七天才到达!
并且又想起到奇兵之作用,故此,王文郁只让他们带了五天干粮,至于攻城器械的什么,军中有,但不可能让他们携带了。那么只好带着一些抓钩,强行去攻打当年让李元昊十万兵马都头痛的猫牛城!
然而两人没有犹豫,说了一声:“喏。”
随着下马点集兵马,离开古龙骨城,王文郁站在城头上眺望着,绕了一个大圈子,实际就是为了姚苗这一行!就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了。
胜负的扭转点……阿里骨与仁多保忠能不能将平西堡提前攻陷,只要攻陷,无论王巨能不能平安逃出去,战局都会对吐蕃与西夏有利。如果姚苗二将攻下猫牛城,王巨还能守住平西堡,战局也就彻底扭转了。(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