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刘挚、梁焘、安焘进殿。”
一会三人被带了进来。
大伙都好奇地看着这三人,安焘三人除了脸色在海风吹拂下,略有些黝黑外,余下都还好。
这不是早朝,而是在延和殿,王巨说话了。
“祖宗惩戒前朝之败,故节制兵权。”
不仅是安史之乱,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更替,多是由武将发起的,但这一点王巨就不用解释了,都是士子,都读过很多书。
“就象货币,先是由金属货币取代贝壳等落后的货币,现在由绢币逐步取代铜币,都是大势所趋。但是祖宗是如何节制兵权的,那就是武将不得掌管国家财权与政权,以免我朝又象前面某些朝代那样。但是三位,请翻看当年的边境诸州,有几个文臣,领兵作战的有几个文臣?正是因为如此,尽管太宗两次伐辽,先后失败。可在随后的自卫战争中,除了君子馆失误外,余下那一点败给了辽国。满城之战、遂城之战、唐河之战、徐河之败、雁门之战……”
有人将宋朝之败,全部归罪于宋太宗。
其实这真太冤枉了。
即便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也不能真的全部怪罪宋太宗,非是宋太宗无能,而是当时的辽国太强,最强!
甚至辽国之初都不及当时的辽国三驾马车牛鳖!
或者说宋太宗的制度不好,且看后来的各国情况吧,有几个武将管理国家政权的,有,但这些国家都十分地落后!
也就是宋朝的这两个祖宗发明的制度,整整领先于世界*百年!
但问题出在哪儿了。也就是下面王巨所要说的:“但后来呢,同样是自卫战,好水川、定川砦、三川口。打一场败一场,何故?文臣治军也。或说三川口领兵的乃是刘平。定川砦领兵的是葛怀敏,然而刘平是谁在调动,范雍!葛怀敏经过战场考验吗?没有,还是吕夷简公等文臣推荐,由是立为主将。嗯……如同高遵裕也。”
“如果由狄青取代韩公掌管泾原路,种世衡取代范公掌管泾原路,王信取代其他人掌管鄜延路,那会如何?有人说张亢是武臣。就算是武臣吧,且看庆历战争中府麟路的表现!”
“国家需要士大夫,确实,正是士大夫的治理,我朝内治胜过了历朝历代,即便前面有的朝代在某些时候获得大治,但不会象我朝这样绵延不绝。
其实这真是一件好事,西夏弱就弱在经济上,所以王巨暗中发起了经济战……只是郭成不知道啊,他只有苦笑,如何回答。
在虎踞炮的掩护下,在藤盾帮助下,很快西夏就在四面城墙外壕沟上填起了几十道宽阔的堤坝,离这边堤岸越来越近,郭成下了命令。
三军开始放箭。
实际夏军这时候威胁有限,不过郭小四胆子小,加上他身体瘦弱,力量有限,每一箭都落空了,不是落空了,而是落在壕沟内,根本就对西夏将士产生不了威胁。
但他边上的黑子哥放了三箭,终于击毙了一名西夏士兵。
黑子哥欢呼起来。
监督战功与指挥的刘都头说道:“将头缩下去。”
杀死了西夏人,刘都头会替他记录战功的,但不要将脑袋冒出来太多。不要搞错了,西夏人也在放箭。没烟峡已经折了两千士兵,没必要牺牲更多的人,那怕是民夫。
实际上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城墙修好,护城壕宽一点问题不大。
就算宽一点,远一点,那怕象南京的秦淮河那样,最犀利的弓箭也威胁到彼岸那一边了,但现在不行,城墙根本就没有时间来修砌完备,那么无论兵士或者民夫,只站在城墙下面反击,那射程肯定是两样的。
还有,平夏城修好了以后,大战也早结束了,它是未来伐夏物资的重要中转站,而非是前线的重要堡砦,想一想,平夏城之战结束后,败,宋朝只能退回熙宁寨,胜,难道只是平夏城?
因此壕沟离城墙比较近,也不是很宽阔,可以此战结束后,稍稍拓展一点,但现在不是。
所以当西夏人将壕沟填到了一半之时,郭成下令放箭,尽管西夏兵士有藤盾掩护,还有许多兵士被射毙。
射毙一人,那就是十贯钱,黑子哥如何不激动?
刘都头走了,郭小四艳羡地说:“太远了,我射不中的,黑子哥,十贯钱哪。”
“你小子平时嘴巴子无人能敌,关健时候怎么不管用呢?记住了,真要力气不够,不要那么拼命地射箭,力气攒足了,放上一两箭,说不定这十贯钱就拿到手了。”黑子哥与郭小四是来自一个村寨的人,因此耐心的教导着。
战斗在继续着,天色又到了黄昏之时。
一天一夜下来了,余下的等于只有四天四夜。
但是西夏各条堤坝渐渐快要蔓延到岸这边……
ps:今天是除夕了,老午是一个古板与汉皇的人,也是一个愤青,对春节十分看重……呵呵。不过在这里提前贺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了。
至于宰执天下的什么,如果宰执天下扑到我这本书的成绩,还有心思象我这样耐心的写下去,才怪呢。各位,别比高,以我的成绩,比我同成绩的历史架空书吧。否则要求太严格了。成绩真的影响心情啊,心情真的影响书的质量啊。啊啊,哈哈,再祝大家新年快乐。(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