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焘事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大多数大臣只是认为安焘耍了一个小性子,不算严重的错误。
中书的处理也几乎等于是平级调任,同样不算严重的处罚。
但大家都知道,这才是一个开始。
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还有的人准备搬来小板凳看热闹……
王巨却当什么没发生一样。
有商贾将丝料运到京城了,还有一些人加入到新机械联盟公司。
这个古怪的名字就是王巨起的,也不能说不妥,它们确实是新机械,确实是一个超级联盟,朝廷占了一半,各个私人占了一半。
并且王巨让彼岸做示范的人还详细地讲明了它的利害关系。
不用担心朝廷侵占这些钱帛,它有很多投入的,比如进一步的研发,还有各个作坊的建设与改造,这个改造动作可不小,它几乎将原来所有的冶炼与铸造工艺全部推翻,必须建设若干新的大型作坊,也就是工厂了,以及后面材料费用,推广费用,运作资本等等。
所以先前得要一千多万贯成本的准备。
不过有一条,一旦它们的工艺进一步成熟,朝廷会采用这些新技术,用于器甲制造或者其他方面,但不会另外开设作坊,制造这些新机械投入到市场上,争抢这个“公司”的利润。
另外这些技术,朝廷同样有义务保密。
同时也讲明了,它开始时,因为价格高昂,技术还不完善等因素,利润有限,真正的利润是在未来。
关于这一条。露布上也刻意写明了。
所以虽然一些人感到神奇,被这些示范的人几句话吓跑回去。
但还有不少人动了兴趣。
大家都不是傻子,做了示范。岂能不了解它的未来。
不仅是灌溉排涝,还有纺织呢。实际这两年,有人利用祖阳那个新织机,已经织出棉布了。即便彼岸未找到那种适合北方种植,质量更好的细绒棉,棉花也在一步步向北方普及,如今已经普及到几乎整个福建路,与江南西路、荆湖南路的中南部。
民以衣食为天,占到一个布。前景会有多大?
况且它还有其他用途呢,比如运输、印刷等等。
而且它加入的门坎也比较低。
因此陆续开始有人参加,事实也证明朝廷并没有想通过它,变相地从诸商贾身上谋利,前面得到这些投入的钱帛,后面朝廷开始于京城郊外汴水与五丈河畔建设诸多作坊。
随后又请这些商贾与乡绅派出管事,参与建设与账目管理。
接着朝廷又下了一道诏书,两条明确规定,第一条是一两黄金相当于十两白银,一两白银相当于两千文绢交。整整三营禁兵,还有数营厢兵。非是密州可以相比的。
所以这次船队到了杭州市舶司停泊下来,张睦一再嘱咐手下,勿要惹事生非。
我们不惹事,可你老文若是主动找上门,我们也不怕。
总之这一次杭州船上的人很老实很低调。
不过张睦在城中某个青楼里有一个相好的,不是**,只是相好。
这个相好叫秀秀,是城中一个颇有名气的行首。
张睦去了秀秀的小院子。
秀秀看了张睦来到,也十分欢喜,两人刚刚准备说话,外面又有狎客来了。
这是很正常,行首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花魁,妓子。
不可能只有张睦一个客人。
秀秀就让**通知外面的人,奴身这儿有客人了。
然而外面的客人非要见秀秀,**劝也劝不住,反而劝了几句后,那客人大声谩骂起来。
人与人相处,先是一个熟悉的过程,熟悉后,就开始注入情感了,或好感或恶感。如果是恶感,两人很有可能越来越陌生,如果是好感,两人交往有可能越来越深入。
不过随着交往深入,往往因为志趣想法不同,又会产生新的纠纷,不理智的做法就是分手,理智的做法就是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学会尊重对方的想法,通俗一点的说法,叫磨合。
因此无论是夫妻或是朋友,相处的时间越长,感情会越好,所以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至于七年之痒的啥,纯粹是为出轨找理由的,如果七年相处下来,必会厌倦对方,那么你有没有真正考虑或尊重过对方的意见?
张睦与秀秀也交往好几年了,岂能没有感情?
甚至张睦打算将秀秀赎出来纳为小妾……
这也说明了两人的感情,因此这个客人在谩骂,张睦便带着两名手下走了出来,然后看到一个公子哥带着几名家奴,正在哪里撒泼。
张睦便指责了几句,谁知那个公子哥下令他手下的家奴,让他们过来揍张睦。
两相就打了起来,谈不上谁吃了谁的亏,不过那个公子哥是无理的一方,看到围观的人多了,带着手下家奴也就走了。
秀秀连忙喊大夫过来,给张睦三人疗伤,然后说出那公子哥的来历,是城中李员外家的次子。
姓李的人很多,张睦问那个李员外,秀秀说叫李赫。
张睦皱了皱眉头,这个李赫乃是杭州城中一名奸商,开始双方还有些合作的,因为此人不老实,后来双方就断绝合作了。但张睦也没有多想,真不行就将秀秀赎出来吧。
不算是太大的冲突,然而过了几天后,杭州府突然派衙役前来抓捕张睦,说是那天殴打之下,可能张睦三人将那张二郎手下的家奴脾脏打破了,扶回家中,当场倒下,嘴中喷血,到了第二天,就死掉了。(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