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妙计在手,大局可定矣,”王珪道。
“王公何来此言?”
“飞钱司刚才来禀报,说许多人去飞钱司兑换飞钱,打算离开京城,收购丝料。”
不但王巨关注,老王也关注了。
而且老王越回味,越觉得王巨安排无比的妥当,就说这五路丝料吧,王巨将宋朝丝料切成五个大地区,广丝,浙丝,蜀丝,胶丝,朔丝。这就方便了商贾以最快速度收购。可能浙丝、蜀丝与广丝来得较晚一点,但所谓的胶丝,不仅是山东半岛,它包括了京城以东,黄河以北,淮河以南这一大片地区的丝料,最少这一片地区的丝料,很快就能收购上来了。
各地官府所做的仅仅是配合,比如以最快速度提供相关的钱帛,或者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维护其安全,但不得干涉商贾的收购,如果商贾出价出得低,百姓不愿意出售,商贾就不得强行收购了。当然,如果不顾亏本地收购,那不是危害百姓,而是造福了百姓。事实轰动起来以后,有的商贾还真出了高价,让他们产生了一些小亏空。
并且连续两年的大规模丝料收购,让绢价略略有些上扬,甚至在几年内,改善了绢帛不受欢迎的局面。这个没有多大危害的。
“王公,还早着呢,想一想那些高利贷商人的反应吧。”王巨说道。
银行司出现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请看清朝吧。
清朝所谓的康熙盛世,也不是后人所想像的那么好,百姓生活还远不及明朝呢。
而且后人往往疏忽了清朝晚期的经济繁荣,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变化。二就是低估了晋商票号在光绪三十三年前对清朝经济的推动作用。
但无论经济如何繁荣,也不够慈禧糟蹋的,仅是一个马关条约。就赔偿给倭国数亿两银子。
想一想现在,王巨费了九龙二虎之力。还有宋朝的配合,另外还想从私人手中敛出大量金银,在未来六年内,也未必能凑满一亿两银子,况且是2亿3千150万两白银!
当然,与现在这个银行司相比,晋商的票号因为是私人或小集体经营,眼光狭隘。没有大局观,资本有限。
但也不能说它没有优点。
因为它是私人或小集体经营,所以更灵活,经营也更小心,不会产生严重的贪墨。
虽然王巨让出两成契股让私人加入,允许他们参与经营,以及监督,能让银行司在未来稍稍灵活一些,*也会减少一部分,但总体而言。即便私人进入,它还是大集体。
不过只要出现了,就会对宋朝的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一件事开头总是很困难的,首先齐商税,就会遭到很多人排斥了。
还有高利贷商人的反对声音,未来这是两亿多贯交子的放贷,甚至还可以拨出铜钱、布帛、粮食用来放贷,那么最少会伤害到六成以上的高利贷商人的利益。
然后开张磨合,磨合指相关的人才,虽然王巨从彼岸带回来一百多个经济人指导,以前飞钱司与邮驿司也培养了一些人才。
但银行司的业务显然复杂得多了。
并且开始时,王巨也要小心地从中调度。以便最后能推出更完美的制度。
那么一两年后,就可以将银行司的业务推广到全国八成以上的州军。七成以上的诸县了。
几个人来到施工现场。
才开始建设,但在未来。这里将建设几道高达两人多的围墙,用于防盗,并且房屋完全用砖石结构取代木材结构,用于防火,同时又掘起几个深达一丈多的大型水池,用来紧急灭火。
这个火将宋朝烧怕了。
不仅宋真宗那次,前些年那把大火,同样让宋朝损失惨重。
因此看到这些措施,张璪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道:“一定要成功啊。”
银行司就银行司吧,不一定非得抱着王安石变法不放手。
然而还没有开始呢,青苗贷没有了。
不仅如此,屋舍税也没有了。而且屋舍不计户等不征税,必然会有更多百姓主动建设房屋,那么各地官府的屋租收入必然会严重下降。
况且还有一个更大的损失呢。
大牲畜与屋宅都不计入财产算等,大半百姓的户等必然会下降,这也意味着朝廷会严重减少两税与免役钱的收入。
但得怎么看了。
虽然房舍不计户等,可是朝廷即将下诏,所有租赁的百姓必须前去各城场务或相关衙门,交纳相当于租赁总费用百分之五的税赋。不交也可以,但产生纠纷朝廷一律不会过问,用此强逼房主房客双方去交纳这个税赋。
因为这也是交易,属于商业税范畴。
同时各个邸店仍属于财产计入户等,屋舍买卖,同样必须交纳相关的税赋,否则产生纠纷,朝廷仍不会过问。
至于张璪所担心的收入减少,其实这岂不等于宽赋于民吗?
而且未来宽剩钱也会罢免的,至于免役钱不足,正好张方平反映巴蜀许多贫困地区因为免役法产生了困扰,这不仅是货币不足导致的,同时也因为当地贫困,然而差役与衙役却不能减少很多,因此摊派下来,百姓吃不消了。那么正好用银行司所带来的利润,对这些贫困地区进行补贴,富足的州县自保,贫困的州县稍许补贴。
免役法所带来的弊病同样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这得一步步来了。
王巨说道:“能否成功,就看一些人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浪来了!(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