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国库与内库还有多少金银?”王巨问。
虽然那个金矿与倭国的银矿源源不断的提供着金银,还有利用贸易差,从西方得到大量的金银,但彼岸内部也需要钱帛的。
而且撬动的是整个宋朝的经济,眼下这些金银看似多,实际真的不多。
“王卿,两库大约能调出六十万两黄金,四百多万两白银。”赵顼心中合计了一下说。
这说明两条。
虽然两战惨败,但并没有将两库消耗得一干二净,也说明赵顼将权利回收,否则不会对国库的储存那么清楚。
“看来得找几个能人进入三省了。”王巨心中想到。
大伙将公务一起处理了,赵顼想处理,都不行了。那么减少了劳累,就能多活几年。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就象张载,若按历史上走向,早死了数年。因为王巨出现,生活无忧,什么又看开了,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如此,银行司的置立更加稳妥,”王巨说。
这样一叠加起来,等于有了两百十多万两金子,一千三百两银子。
其实民间还有许多金银,《开封府状》里记载:
大金副元帅府指挥:
契勘二庶人誓约,愿献犒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先续过纳金二十四万七千六百两,用情准四万九千五百二十锭,银七百七十二万八千两,准一百五十四万五千六百锭。不欲照五十两一锭旧例,所缩已多,是依庶人续约,准折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具详别幅。仍缩金三十四万二千七百八十锭,银八十七万一千三百锭,限五曰内尽数津纳。如仍隐匿延稽,当府即纵兵大索。毋贻悔吝,须议指挥。
右下开封府准此。
大金天会五年三月十四曰。
别幅:
契勘庶人手允事目,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良家女一人准银一百锭。北方与山区是灌溉抗旱,南方圩区则是排捞。有了它,效率会比原先的水车高上几十倍。几百倍!并且一台蒸汽机的运行,就相当于节省了几十人几百人在用水车慢慢抽,无疑也节约了大量人力。
但不仅是这个作用。
王巨又示意了一下,几十人重新抬出一辆机械,开始组装。
也就是王巨从祖阳手中购买来的专利。
根据祖阳发明的新式织机,特别是那种飞梭技术,然后进行了改进,由此推出的一种新式织机。
组装好后,套上皮索。另一边又开始烧炭了。
一会儿飞轮带着织机开始转动。
一卷卷羊毛迅速绞起丝线,又迅速变成布匹。
赵顼与诸大臣看后。一起倒吸了一口冷气。
还没有完。
王巨再次示意,又有下人搬过来铁轨。不是后世的铁轨,比较狭窄。铺了二三十米后,又从船上搬下来特制的车辆,车子上面放满石头,在蒸汽机下面装上铁轮与皮带。
好了,蒸汽机拖着这十几辆大车子开始奔跑了。
其实从蒸汽机到蒸汽机车这段时间不长,不过百余年时光。从瓦特改良蒸汽机后,看到它的高效率,英国人铺设了达林顿铁路,用五列机车做试验,第一列机车由机车、煤水车、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以平均时速十三公里运行了三十几公里。
但注意,这是货车,非是火车,一辆货车载重量可能不足一吨重,非是象后来的火车,一个车皮载重量是五十吨六十吨。
想要上火车,那个技术太复杂了,就是桥梁这一关也过不去。
不过王巨也不是想上火车,它的作用与另一个时空的机车颇为相似,主要就是为坑矿服务的。
铺设一条简易轨道,那么坑矿里的工人就能以很快速度将矿石从几十米深的地下,运到地表了。
或者技术再提高一点,于三门峡那边铺设一条铁轨,如今三门峡还是沿用唐制,来往货船于三门峡上下远远地就停泊下来,然后将货物搬下来,从陆地运到彼岸,再装上船只。
仅是这几十里的山路,就消耗了无数人力与物资。所以宋朝一度设置了三门白波发运使、陕府三门发运使,就是掌管这段几十里山路调度的。
如果能推出更大的蒸汽机,那怕一次只能拉一百吨的货物,也比用小车子一车车推强哪。而且这个成本与技术要求都不是很高的。
那样就会节约更多的成本,并且以更快的速度让两地的货物往来。
特别是发起灭夏之战时,它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还真是大礼啊,”老王听后喃喃道。
王巨也自得:“陛下,以前臣著数学书,有人弹劾臣是推扬奇技淫巧,它还是奇技淫巧吗?”(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