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三个要求

“张卿、葛卿,为何王子安还没有回来?”赵顼看到他们三人回来,却没有看到王巨,心情没由来一阵烦躁。

“陛下,太保回来了,但人在密州。”

“在密州,”赵顼脸色立即缓和起来。

永乐城之战后,实际西夏消耗同样很严重,但他们没有甘心,无他,虽然两次让宋军惨败,然而无定河以东几乎全部沦陷给了宋朝,就连大里河北岸的细浮图寨也被宋军占领,改成了克戎寨。这还好一点,若大的兰州也被宋朝占领了。

于是从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西夏对这两处发起了多次进攻。

双方各有胜负。

实际这还是国力的原因。

宋朝虽然两次惨败,但因为庞大的国力支持,特别是熙宁变法后,国库与内库敛来大量储存,并没有象宋朝二伐辽国那样,产生全国经济危机。西夏虽然大胜了两次,却似强弩之末。

但宋朝不知道啊。

因此宋朝君臣面对着西夏一次次强势的反扑,心中多是惶惶不可终日。

只要王巨来了,那就好办了。

真不行,派人将王巨生生捉回来!

于是他问:“那他为何没有进京城,难道他还不满意吗?”

“非是,太保说,如果陛下想让他回来,请陛下务必答应他三个要求。”

“还要提要求啊?”

“这三个要求并不过份,”张商英道。

“说。”

其实这一条很重要。

许多人为韩琦隐。实际赵顼才即位时差一点让韩琦架空,对赵顼一生心路影响颇是深远。

赵顼为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熙宁,二是元丰。

熙宁变法时,赵顼不知道王安石重要吗?

知道,然而偏偏在朝堂上保留了许多旧党,甚至自始至终用文彦博对王安石掣肘。

这就是帝王心术,或者宋朝的异论相搅,或者是所谓的制衡术。

但这一条,几乎没有任何砖家提到过。

所以王巨才开始也发生了误判,不然会做得更好。

这是熙宁,再到元丰,这一时期又叫铁腕强硬时期,或者叫独裁时期,最主要的表现有三条,原来负责新法的部门乃是司农寺,但元丰时下诏,凡涉及到新法的大事,不得随便交所属部门讨论,必须先奏取旨,一下子将司农寺权利收回去了。

第二条便是乌台诗案,虽然是苏东坡大嘴巴自找的,但如果不是赵顼有意识的封杀士大夫的胡说八道,那么李定提议能得以通过?

第三条便是元丰改制。

其实王巨所说的害怕新旧两派大臣排斥,不是真害怕新旧两派大臣排斥,而是害怕赵顼本人排斥。

赵顼也没有深想,问:“为何是六年?”

“陛下,臣也问过,太保说如果陛下给予六年的信任,还不能替陛下实现,那么是他有负陛下的重托,还有何颜面呆在朝堂。但如果实现了,那么他的功劳将是我大宋诸臣中赵普以下的第一人。为了避免其他大臣有什么想法,只能学习郭子仪了。如果到了这时候,他又何必在朝堂上。到时候退隐岂不是更好?还会成为史书上君臣相宜的佳话。”

也就是到时候必然功高震主,没办法在朝堂上呆下去了,只有退!

“朕是这种心胸狭隘之人?”

还真不好说,张商英心想。

但他那敢将这个想法说出来,道:“陛下,以臣之见,先行应之,毕竟两次惨败,须王子安回来稳定人心,稳定士气。”

“恩,那么第三条呢?”

“第三条有点古怪。”

“有何古怪。”

“他说若想他回来,陛下必须按照每天饮食按照这份食谱来,若不然,他还不会回来。”张商英递了一道食谱。

食谱上写了许多肉食菜蔬以及水果名字与份量,特别是一些橙桔类,刻意标明,每天多食之。另外还有一个嘱咐,那就是不得饮酒,任何时候都要不能喝酒。而且刻意说了一句,什么时候赵顼饮酒,什么时候王巨就会立即离开朝堂。

“为何让朕这么做?”赵顼奇怪地说。(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