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是公心,一颗是私心。做为士大夫,都想升官加爵,我也想,天觉,你也想吧。”
不想才怪。
“然而区别就出来了,公心的想升官,则是想手中拥有更多的权利,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上辅君王,下安黎民百姓。私心则是升官发财,官做得越大,自己就会拥有更多的富贵。比如李林甫,他没有才华吗,他不勤政吗?为了处理政务,将被褥都搬到了政事堂,在政事堂过夜。然而他这种勤政乃是不放手权利,用以满足自己富贵的**。因此,让胡人为边将,至于危不危害国家,他不会管的。就是明知道会有危害,为了拥有更多权利,他还会这么做。”
乖乖,蔡京难道是李林甫这样的人物?
张商英吓了一大跳。
事实还真是,与他平级的不过李林甫、严嵩、秦桧数人而已。
贾似道、和坤、魏忠贤等人都不行,是同样的奸臣,但他们有蔡京的才华吗?
文笔、书法、见识、学问、处理政务能力,那一样蔡京不是佼佼者?与他相比,贾和魏等人就象一个暴发户与贵族相比一般。
“王公,可庶民吗?”
“庶民同样有两颗心!
赵顼无言以对。
王巨又说道:“诸位,如果让你们重活一次,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古怪。
王巨又说道:“我最想做的事,那就是少年时修复与文公的关系,最好能向文公展现我的才华,让文公将我收为门下,那么我现在就不会那么困难了,至少孙公不会对我进行种种刁难。”
少年时王巨无论通过程勘这条线,还是后来竹纸的润笔费,都有可能搭上文彦博这个关系的。
但这句话说得太重了。
孙固几乎咆哮起来:“陛下,此子嚣张跋扈,请陛下必须处执。”
“好了,两卿勿争,”赵顼不悦地说:“散吧,散吧。”
不过他在心中想,老师,你干嘛总是找王巨的麻烦,这不是给朕添麻烦吗?
他想的也只是这个了……
但是王巨不会这样想的。
到了这个时候,王巨已经基本上决定接下来他该怎么去做了。
下值后回到家中,王巨将韩韫与张铨之叫到书房。
“韩兄,张兄,接下来两年内西夏可能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
来到宋朝,韩琦、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王巨是知道的,但李承之兄弟,王震,他知道吗?
宋朝伐夏王巨是知道的,但具体的时间王巨能知道吗?
不过根据去年韩韫打听来的情报,王巨估猜着不在今年,就在明年,西夏国内就会发生重大的变故。
王巨将西夏可能发生的变故说了一遍。
“这是好机会啊。”韩韫欣喜地说。
“错也,这只是一种假像。”
“假像?”
“我朝开国之初,平灭蜀国、南汉、南唐,这三国国内有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没有。但太祖第二次伐太原,北汉国内是不是平稳的?”
赵匡胤三伐太原,第二次伐太原时,正是北汉国内动荡不休之时,并且还有权臣郭无为里应外合,可是赵匡胤都没有拿下太原城。
“辽景帝去世,辽国是孤儿寡母掌政,于是太宗二伐幽州,最后是什么结果?还有,真宗即位后,务内虚外,辽国以为真宗好欺负,因此在他即位六七年后,就立即大军南下,但他们有没有成功?”
“子安,可是大理哪……”韩韫不解地说。(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