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闹剧

元旦节就是后来的春节。

这个名字也容易理解,一年之旦,一年之始。

元旦节到来,也意味着大多数官员将会迎来一年最开心的漫长假期,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元宵节结束。但有一些高级官员,会有三天例外。

第一天就是除夕,皇帝会召高级官员进宫候岁,就是吃吃喝喝,到子夜来临,大家回去。不是每一年都会有之,但十年会有七八年会是如此。

还有就是元宵节正日,正月十五那天,一些重臣会与皇帝一起登上宣德门城楼观灯。

另外还有一天,一般辽国使臣在腊月入宋,大约在除夕前来到京城,贺拜宋朝元旦节,正月初六七,宋朝会在大庆殿款待辽使一行,这一天就会有许多重要官员进殿作陪。

也不能算是羞侮,宋朝如此,辽国那边也是如此,辽国使者来京城,宋朝使者去辽国,辽国那边也会盛情招待,君臣作陪。区别就是宋朝在京城大庆殿,辽国多在长春春捺钵的场所。

闹剧便是这一天发生的。

今年这次有些意外……

许多大臣看着前面的五个空位,除了那些教条的,余下的大臣脸上或多或少有些喜意的。

因为除了两名辽使,还有三名尊重的客人。

怎么说呢?

实际两国使者相互往来,确实是利于两国和平的。然而做为辽国,可能心态要好一点,但做为宋朝,心态多少有些不同。

王巨看着大家的表情,心中冷笑一声,然后拱手与一些熟悉的大臣拜年。

一一落座后。王巨又对上首的张璪说道:“张公,我在下面漂泊了许多年,去年得蒙陛下信任。将我召回京城,也终于能再次看到京城新年的繁荣。”

“那是。论繁荣,罕有城市能及之。”

“张公,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这个新年,替我朝赚了多少钱帛。”

他现在是东府副相,已经属于顶级大臣了,在他前面的不过数人而已,就是赵顼的老师王巨的政敌孙固。只与他平起平座。

闻听这一句,孙固心中讥讽道,粗鄙!

但是其他人很好奇啊,这个新年,朝廷能赚什么钱帛?难道朝廷什么时候置立了新年税不成。

“子安,何解?”

“新年到来,家家户户欢庆新年,置办新衣,购买酒肉。做菜就要用到盐,盐用得越多。朝廷是否就能得到更多的榷盐之利?”

宋朝不是缺盐,而是榷盐政策导致盐价太贵,百姓消费不起。顶级官员之下,中层官员之上。如现在的萧伟石宗回,如担任御史时的包拯。

但萧伟不知道吗?

他知道。然而这就是有意的羞侮。

不就是拿下南方几个小国吗,有什么嚣张的。

赵顼立即会意他的想法,脸上同样堆起了阴云。

萧伟继续说道:“王公,我听闻贵国变法,连法都可以变,为何规矩不可破之?王相公,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巨嗤笑一声,说:“我无所谓,只怕陛下不同意,群臣不同意。诸位,你们谁想我出使辽国?”

还别说,真有人想王巨出使辽国。

但谁敢说出来?

诃黎三世在边上听着听着,终于听明白了。

一是规矩不可能让王巨出使辽国,如果那样,宋朝脸就丢大了,这是辽国使者有意羞辱宋朝呢。

二是若王巨真的出使辽国,以他的军事才能,多半成了汉朝的那个什么武来着,被扣留下来了。

因此他在边上说道:“萧使者,若是王少保去辽国,恐怕贵国多半危矣。”

去你们辽国成啦,是带着大军去的。

萧伟立即色变:“你以为你们占城是我们辽国啊,一个小国,不知天高地厚。”

两人争执,很不好,吕公著立即规劝:“二位,莫争,莫争,北国君主此议,也是善意,诃黎郡王不要误会啊。”

虽然是劝说两人不要争执,但吕公著明显偏向了萧伟一方,诃黎三世立即不喜了:“吕公,我不明白,以中国之实力,为何害怕辽国?”

吕公著那敢回答。

然而有的事点破了很不好的,赵顼也劝道:“诃黎郡王,两国和好,不存在谁怕谁,而是利国利民。”

赵顼发话,诃黎三世只好不吭声,然而萧伟挑衅地又说了一句:“石少卿,有人成了阶下囚,不忧反喜,奇怪来哉。”

说老实话,诃黎三世还真不是阶下囚,相反的,只要他一来到京城,立即就成了京城最尊贵的客人,这也是让他最满意的地方,所以立即恼火了,说:“一群茹毛饮血的家伙,如果来我们占城,我一定会统统将你们扫地出门!”

宋朝害怕辽国,但他可不害怕辽国,有种来掐死俺啦。

孙固立即不喜了:“诃黎郡王,你说什么啦!”

“孙相公,难道你也怕辽国吗?这太让我失望了。”

孙固还真怕,然而不能说出来哉,一说出来,多尴尬啦。而且让诃黎三世这么一整,也等于将宋朝一层遮羞的面纱扯了下来,这个宴会同样成了一个闹剧所在。(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