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木是木头,也不是木头,它是白木香或沉香等树木的树心,因为受到外伤或真菌感染,然后分泌出带着香味的树脂,再经过几十年上百姓的积淀,才产生的香料。
也就是不病变,就不会有香料产生,即便病变,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积淀,并且只是树心的那一小点部分。
因此产量极低,价格昂贵。
但这不是王珪说难办的地方,老王说难办,因为它是内藏库的经营项目,不但与中书无关,就连三司都不便插手。即便提议,往往也会让皇帝不悦。无他,内藏库乃是皇室的小金库!
王巨叫来一名堂吏,说道:“你去三司,将李司使请来议事。”
一会,李承之被带来,王巨将这道奏折给他看后,又将他准许海船进入朱崖港补充供给,以及整顿公使钱的想法说了一遍。
中书有这个权利,但也要三司配合的。
李承之蹙了一下眉头,前面的建议比较容易通过,大不了拨出一些款项,在那港口边境上修建一个交易的小坊市就可以了,或者再多拨出一些款项,将周边道路修葺一下。
然而后者就比较繁琐了。
不过公使钱也确实到了不整顿不行的地步。
他最终额了额首,又说:“余下的,盐政征税的不标准等问题,我回去查一下,若真严重,朝廷可以派官员下去处理。但沉香之事,与三司无关。”
“这个我可以向官家上书。请示处理,但我喊你来,还有一事想要商议,就是整顿科配。”
朝廷养了许多人,官员官兵外戚皇室。因此除了税赋之外,还需要拿钱购买一些必须的物资与粮食,因此产生了科配与和籴。科配是指各类商品。和籴是指专门从南方或者一些产粮地区购买粮食调度。
一般来说,朝廷都是根据市价制订科配与和籴的价格。但层层克扣,因此不管那一个商人或百姓,被和籴与科配摊派到了,也就必然悲催了。
比如以前的端砚,端州百姓没有因为端砚获益,反而成了最大的弊政,所以包拯才上书,取缔了相关端砚的科配。
但王巨倒没有太惊讶,因为他忽然想起了前世的一个传奇金矿。
记得前世他上学时课本上写着中国地大物博,长大后才知道中国虽地大,但物博嘛,还真不大好说。首先比地形,中国平原面积只有百分之十二,而美国平原面积则是百分之七十!
可能大洋洲条件要差一点,虽地势比较平坦,可多是沙漠戈壁半干旱平原,然而比矿藏呢。
中国除了少极矿藏外,包括不值钱的煤矿,当大白菜卖掉的稀土,其他的矿藏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
就象黄铁矿吧,在后世人家澳洲都不会开采,但在中国依然当成了宝贝。
并且澳洲金银矿藏资源同样很丰富,因此出现了一个传奇金矿——卡尔古利金矿,又名为金色一英里,就在这个一英里的方圆,前后共开采了一千三百吨黄金!折成宋朝的两,是近七千万两!
面对妻子的不相信,王巨做了解释。
自然界中的金子根据形成的不同,可分成两种,一种产于砂矿中,比如河道中的金子,宋朝的金矿多是这种金子。
还有一种产于热液成因于石英矿或黄铁矿脉中,并且往往成为一个金矿脉带,这就是罕见的脉金。如果幸运地找到这种金矿,少则能开采出上万两黄金,多则会多得让人无法想像。
“少保说得中的啊。”张铨之敬佩地说道。
这次发现金矿正是开采铁矿时发现的。
后来人家澳洲将黄铁矿不放在眼中,但在现在,还是好东西。
原因很简单,技术太落后了。
能开采的都是些浅矿,一旦深度达到了四百米以下,即便用了黑火药,也望洋兴叹了。但看看王巨的后世,南非的一个金矿深度达到了四千米以下!
因此工匠找到那片黄铁矿后,立即筹备人手开采,结果开采出来后,才发现里面有大量黄金。
张铨之闻迅后赶来,一边将这个金矿派人手警戒起来一边派人继续开采,同时又让工匠做了进一步勘探测估,随后就匆匆返回宋朝。
王巨听他讲完,有些啼笑皆非:“我让人在倭国找银矿没有找到,却没想到在彼岸得到了一个大金矿。”
但这也是好消息。
想要上马银行,一是完善的运转制度,二是相关的人才,三就是足够的储备本金。
这个储备本金不一定是银子,黄金也行,并且比银子效果更好。
而且与倭国相比,它完全是自己的,不用费那么多脑筋。
王巨喜悦地站了起来,走了几步,忽然说道:“不好。”
脉金倒也罢了,他想到了脉金,忽然想到了澳洲还有另外一种储藏量丰富的矿藏,一种能杀人的无比美丽的矿藏。(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