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星,龙战大陆,万兽荒原。
夕阳早已落下,只是在夜火明月的照耀下,天空依然蒙蒙发亮。其实,夜火明月并非烽火星的卫星,而是狼烟星系里的一颗恒星,即次级主序星。因为主序星,即狼烟星是一颗巨大的超新星,所以这颗较小的红矮星被引力场俘获,成为了星系里的次级主序星。只是因为距离烽火星实在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像是一颗发出明亮光芒的卫星。至少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始终认为那是一颗卫星,还给它取了一个漂亮的名字,甚至将它当成守护夜晚的神灵。
土著居民早已灭绝,现在生活在这里的是大约一百万人类殖民者。
其实,那是几个月之前。
在那场惨烈战斗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居民侥幸逃脱,而且分散在各个地方,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严格说来,只能算苟且偷生。
如果不是那个人,恐怕这些躲过大难的殖民者也活不长久,更别说组织起来跟入侵的强敌斗争。
活下来的都是幸运儿,可是这也意味着要与强敌战斗,意味着要经历更多的磨难。
在以往,对任何人来说,几个月都不算漫长。可是在这种过了今天,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明天太阳升起的景况之下,别说几个月,哪怕只是几天也是万分漫长,而能够坚持到现在还没崩溃的,绝对是有着顽强的意志。不只需要坚持活下去的意志,还需要跟敌人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
能够在绝境中坚持下来的,绝不是平凡之辈。
只是,威克知道,他们都是平凡人。真正不平凡的是他们的领袖,是那个在危难时刻来到他们身边,率领他们度过难关。然后带着他们奋起抗争,并且让大家在绝境中看到希望的领袖。
只不过。与所有幸存下来的殖民者一样,威克并不了解领袖。
他见过领袖,只知道在那张普通的相貌下面,有着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以及绝不动摇的信念。
此外,领袖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不管遭受了多么巨大的失败,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领袖依然满怀希望。而且总能让大家重新看到希望。
也许,幸存的殖民者能够坚持下去,也就是领袖说的希望吧。
问题是,希望到底在哪?
与所有幸存者一样,威克一直觉得,领袖说的希望只是为了让大家坚持下去,而不是真的存在。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在绝望的时候,如果连希望都没有,还怎么坚持?
关键就是。烽火星只是一颗无足轻重的殖民星球,即便是整个狼烟星系也没有足以让联邦派来援军的价值。
狼烟星系是人类联邦最初拥有的几个殖民星系中的一个,也就是历史最悠久。不对其进行控制,烽火星肯定会成为野生硅兽的乐园。
显然,没人希望在自己的地盘上出现一个行星级的兽穴。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千多年,期间爆发了两次格林尼治战争。所幸的是,在接下来的两次格林尼治战争中,银河系联盟都做好了充分准备,顶级文明率先参战,所以人类联邦受到的冲击并不大,狼烟星系也没被硅魅大军攻占。要不然的话,烽火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甚至早就不存在了。
在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之后,烽火星迎来了第二春。
当时,人类联邦已经是北四区实力最强的文明之一,而且得益于在第二次格林尼治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获得了更多的殖民星系,也承担了更多的防御任务,并且首此获得了进驻格林尼治防线的资格。按照银河系联盟当时做出的决议,人类联邦接管了一段格林尼治防线。虽然只占整条格林尼治防线的百分之一,但是人类联邦也由此获得了在格林尼治防线后方建立军事基地的特权。更重要的是,人类联邦接管的那段防线就在狼烟星系北面,狼烟星系也就成了建立军事基地的理想地点。
在地位提升的同时,人类联邦也获得了更多的先进技术。
当然,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人类联邦的科技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
可以说,改造烽火星的环境不再是难事,而且在烽火星上建立一座庞大的军事基地也绝对算不上是麻烦。
其实,这也是人类联邦最初的计划。
这就是,首先对烽火星进行环境改造,然后将烽火星打造成人类军团在这一区域,甚至是整个辖区内最坚固的军事要塞。
一座行星级的军事要塞!
如果这个设想变成现实,那么烽火星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说不定早就不存在了。
很简单,一座行星级的军事要塞,而且离格林尼治陨石带仅仅五光年,还扼守着贯穿整条陨石带的唯一的航线,别说是对面的硅魅联盟,即便是银河系联盟的顶级文明,也绝对会眼馋。
在对烽火星进行勘察,也就是为建造军事基地做准备的时候,一个重大发现,让人类联邦改变了初衷。
这就是,烽火星上有大量极易开采的贵重资源,特别是稀有金属。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烽火星迎来了第二波发展浪潮。
其实,这也是因祸得福,因为这些几乎暴露在地表的稀有金属原本都在地核里面,是在地壳被硅魅联盟打穿之后才流到了地表上。因为环境极为恶劣,所以在此之前,人类联邦并没发现这些稀有金属。
对当时的人类联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更重要的是,人类联邦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急需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且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刚刚结束,暂时没有什么威胁,建造军事基地的事情可以拖一拖,而发展需要的资源却不能拖。
正是如此,人类联邦没有把烽火星建设成军事要塞,而是进行了再殖民。(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