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古城天京在炮火中颤栗着。
被湘军和淮军围攻了大半年,城内的太平军已经死伤十几万人,虽然还有十几万人依然再抵抗,但士气已经越来越弱,城破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
李鸿章春风得意,身为北洋大臣的他,如今掌控着整个北方的财政大权,虽然奕欣从中作梗令他不能全部调用北方各省钱粮,但比起已经搜刮不出银子的安徽来说,还是得到了不少的,足够支撑淮军继续猛攻天京城了。
另一边,曾国藩变得越来越急躁,说他不嫉妒李鸿章那是假话,哪个人活着不为了争一张脸面,他曾国藩也是肉眼凡胎,跳不出凡尘。他一开始还能沉住气,但随着淮军屡屡在攻城中占据上风,湘军反而因为财力跟不上,弹药补给越来越困难而令攻势减弱。
整天听着淮军那边的枪炮声强过自己这边,曾国藩终于也坐不住了,也学着李鸿章去联络英法列强,寻求洋人支持。就算不为了争夺那个王位,也要争一口气,争一个面子。
李鸿章是跟法*方合作,训练出一支常捷军,里面还有法国士兵,使得战斗力非常强大。曾国藩于是向英国方面寻求帮忙,而英国也对曾国藩控制的湖广地区非常感兴趣,随后在曾国藩的治所汉口设立领事馆,开始跟曾国藩谈判。
法国支持李鸿章,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在华培植代理人,即为了对抗李卫国,也为了更好的侵华,扩大权益。
同样。英国也不甘落后,紧随法国步伐,将曾国藩确立为英国在华代理人。开始大力支持湘军。
英国人显然比法国人有钱,在远东的势力也比法国人强得多。尤其经过三个月的对日战争后。英军攻陷德川幕府首都江户(今东京),洗劫了德川家康皇宫(今东京皇宫),最后为掩盖侵略行径,一把火将延续了几百年的皇宫烧光。
德川幕府遭到英军重创,最后被迫跟英国签署了《江户条约》,规定将对马岛割让给英国,赔偿英国8400万日元(约合250万英镑),允许英国在江户设立公使馆。并派兵驻扎,还有开放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日本开设工厂、租赁土地、招募工人等等。”
这倒是提醒了众人,擒贼擒王,否则破了天京城也无用。
苏三娘顿时道:“林参谋说得对,不能放走洪秀全。”
陈亮和海明泽等人对视一眼,前者道:“那这样,反正太平军全力突围了,城内应该没有多少兵力了,第四镇独自攻城,应该问题不大。十七镇和十八镇留下,一旦发现洪秀全的踪迹,全力围堵,不论死活决不能让他跑了。”
这个安排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肯定,当即发布命令下去,吴军迅速动了起来。
这时,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已经杀到吴军第二道防线附近,顿时遭到吴军猛烈的炮火打击。
战场上枪炮齐鸣,震耳欲聋,密集的火力射击,顷刻间照亮了天空。
吴军战士们趴在战壕内,向迎面冲了的太平军进行射击,一道道流光射出,带走一条条生命。
李秀成悲催了,本以为突破吴军的寨墙就大功告成了,却不料吴军营寨只是个幌子,真正是杀招却是在这里等着他。
太平军突围,全部都是轻装上阵,火炮等重武器都被集中用在攻击吴军第一道防线上了,当成功突破后,太平军自然不会再带着笨重的火炮了,便迅速放弃了所有的火炮,全力向外奔跑突围。
当然,就算太平军将他们的火炮带过来对付吴军阵地,其实也是没什么大作用的,因为太平军的火炮都是直瞄直射,适合攻击地面以上目标,可吴军的阵地挖在地面以下,太平军的炮弹便难以发挥威力了。
反过来,同样藏在地面下的吴军炮兵阵地,五九式步兵炮向外曲射,却可以将炮弹射到太平军中,大量杀伤太平军士兵。
看着一片片倒下去的太平军将士,李秀成的心在滴血,这才意识到吴军的强悍战斗力不是吹得,能够打败二十万英法联军,果然不是一般军队。
只是,突围在即,不成功则成仁,李秀成已经没有了选择余地,更何况洪秀全就在他后面。
“给我冲!”
“夜间战斗,不用怕火枪!”
李秀成大喝一声,下令全军再次冲锋。
这是经验,太平军能够坚持这么久,早已经知晓火枪的战斗优缺点,到了夜间,火枪的威力就大打折扣了,白天太平军被压着打,但是夜间他们就会报复回来,利用冷兵器夺回白天失去的阵地。
然而,李秀成再次悲催了,对面的吴军非常狡猾和精明,只见他们的阵地上突然打开了数百个探照灯,瞬间照亮了前方,太平军的身影看得一清二楚。
夜间战斗,明打暗困难,暗打明容易。
吴军藏在战壕内,处于暗处,不受光线影响,反观太平军却被探照灯照的两眼一片白花花,瞬间啥都看不见了,一个个的站在那等着挨吴军的枪子炮弹。
一时间,太平军血流成河,李秀成的三万精锐顷刻间伤亡过半。(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