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猪,你看了《舌尖》吗?”
“什么舌尖?”
“靠啊,你竟然连《舌尖》都不知道,你太out了吧!《舌尖上的中国》,谭张拍的纪录片,讲各种好吃的,拍得不要太好看!”
“有这么好看?”
“你晚上看了就知道了,在中央一套,十一点半。”
“行吧,我晚上看看。”
……
“黑贝,你看了《舌尖》吗?”
“看了看了,你也在看《舌尖》啊。”
“那是当然,我是探长的铁杆粉丝,能不看吗。”
“探长就是牛,纪录片原来还可以这么玩,确实很好看。讲故事尤其讲得好,不是单调的在记录美食,还有很多食物之外的内容。”
“嗯嗯,我老爸说了,这部纪录片最好的地方,就是六分美食记录,四分人文点缀。光是记录美食算不上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但是透过美食去讲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点滴,这是最令人深刻的地方。”
……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持续播出,全中国都刮起了一股美食风。这股风潮,出乎太多人的意料之外。
韩志东意外,本来是希望能拍一部质量尚佳的纪录片,结果一不小心就点燃了激情。
张大胡子意外,他混迹影视圈几十年,自己也从事过纪录片相关工作,对国产纪录片的状况一目了然,从未想过国产纪录片现在就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结果《舌尖》还真就来了次让人瞠目结舌的高水准。
苏莎同样意外,虽然她盲目信任张谭的才华,但是也不至于第一次拍纪录片,就赶英超美了吧。
似乎一单涉及到政治、爱国之类,南方系媒体就迅速暴露出了自己的屁股。
当然,南方系的所谓思考,并未衰减《舌尖》的热度,这部纪录片的确在宣传中国,毕竟片名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然而看完纪录片,观众心里自会有一杆标尺,仍然喜欢这部纪录片,并为里面的人物故事湿润眼眶,为里面的各种美食口水直流。
“怒啊,这几天看完《舌尖》,我感觉自己长胖了十斤!”
“片子就该这么拍,为什么国产片我们不爱看,因为那些导演都在自嗨,现在只有谭张是在为观众拍片子,不是几个亿的投资就是诚意,讲好故事才是诚意!”
“看完《舌尖》,一股泱泱大国的得意之情,立马盈满肺腑。”
“喜欢《舌尖》不解释!”
“以前对谭张无感,不喜欢那些神神叨叨的武侠,现在彻底路人转粉,吃货万岁!”
“请这样称呼我们中国——大吃货国!”
“吃货的胜利,《舌尖上的中国》!”
“赶紧把片子推出去,让老外瞧瞧,让生活在黑暗料理界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食。”
中国有多少吃货,很难界定清楚,但是民以食为天,大概没有人不喜欢好吃的食物。
《舌尖》打动了吃货们,吃货们也汇报以每晚坐在电视机前流着口水支持。
所以周日这晚,尽管第二天大家要上班,还是有无数人熬夜收看《舌尖》。最终第五集的收视率定格在5.011%,比周六的收视率稍微降低了一丁点,好在,依然维持住破5的高度。
整个系列十一集正片加一集花絮,目前播放了一半不到,收视率就已经高不可攀,完全证明了《舌尖》的强大。高水准、高质量的内容,营造出高口碑,让观众看过之后,就舍不得不看下一集。
不免,央视七套的纪录片部门,最近很风光。
韩志东这个主任,也受到了记者的热情采访,在记者们询问,当初与张谭合作拍摄《舌尖》的动机时,他这样回答。
“我们总在说,谭张一次一次带给大家意外惊喜,造成一个又一个热点现象。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优质作品的基础之上,他的成功,证明了在浮躁的时代,肯用心创作的人,才真正会被大家所肯定!”
“与谭张合作纪录片,是我们的一个开始。我相信很多纪录片工作者的专业经验,不会比谭张差,而我们所欠缺的,恰恰就是把心静下来,回归到故事本身。”
“我也相信,《舌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美食纪录片,更会是中国纪录片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与转折,它为我们带来了最有益的尝试。”(未完待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