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在《四大名捕会京师》中看到如何精彩的特效,如何炫酷的打斗场面,张谭会直接翻白眼,别想太多。
声波影业投资出品的第一部电影,总成本,包括拍摄、宣传加一起,不超过2000万人民币。
虽然2006年人民币略有升值,对美元汇率已经跌出了8点,但这个成本,依然属于中等偏下的成本。这两年,自《荆轲刺秦》开创了国产大片时代,第五代大导演们,都是按照亿元来计算电影成本的。
没有精彩的特效和炫酷的打斗,《四大名捕会京师》就是靠一个曲折的故事来支撑着。
张谭在思考剧本的时候,觉得武侠片明显不适合玩深度,就是要拍成节奏明快的商业电影,才能让观众看完后觉得爽。
他的记忆中,那些喜欢玩文艺、玩内涵的武侠片,最终都光荣的扑街了,譬如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九千万的制片成本,票房回收才六千万,扑到姥姥家了。
不过很令张谭郁闷的是,这部在他看来,十分钟就能睡着、快进都懒得看的电影,竟然拿到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难道这就是文艺片的高冷?”
“如果文艺片都得这么拍,我觉得我以后还是不要拍文艺片装逼了。”这是张谭穿越后,想起这么一部片子时,最直观的心声。
总之,他给自己定下的导演目标,拍出来的电影,要么大卖、要么很酷、要么就是有口皆碑。
而这部《会京师》就是按照大卖的标准,参与创作的剧本。
当大荧幕上,一帧一帧的呈现了电影的全貌。各地的影院调查报告,也证明了这部电影,并未遭受到冷场。
很多地方的电影院,上座率都还可以,特别是在北亰、广洲的上座率,十分高,丄海的上座率稍微低一些。
四天过后,对于电影首周的票房表现,终于有了初步的统计数据。
声波影业立刻广邀媒体。将这个数据对外公布。
“上映三天,《四大名捕会京师》豪取3000万人民币票房。本年度第三部破亿大片即将诞生!”
标题很有冲击力,很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个成绩。确实很不错,有破亿卖座之相,只要下一周不跳水,应该能稳妥进入亿元俱乐部。
观众的口碑,也渐渐的扩散出来。
“我觉得这部电影一般般,没有太多惊喜的地方,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原著党,我还是很满意这一次的改编,感觉场面有点小,但是故事很吸引人。”北亰的一名大学生这么说。
一位白领女士接受记者采访说:“我和同事一起去看的,票要三十块钱,感觉值回来了。我平时多是看一些国外的片子,国产片和外国片差距还是有的。”
还有一名中年老师说:“很热闹。”也不知道他是在夸电影呢,还是在骂电影。
不管怎么说,《四大名捕会京师》在首周末三天,取得3000万人民币后,让投资方和创作者们,都觉得满意。张谭也觉得满意,这是他第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只要没赔,就是赢了。
毕竟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一年大概也就十来部电影能赚钱,其它都是在赔钱。
只要看到赚钱希望,就不会缺有钱大老板,被忽悠进电影圈子,使劲的砸钱投资拍电影。未来的十来年,都是中国电影高速发展时期,涌进来无数热钱。这一次改编电影大赚,张谭可以想象,自己的其它小说电影版权,该涨价了。
……
又一个星期后。
电影没有令大家失望。
第二周,《四大名捕会京师》稳住了脚步,没有跳水,再度拿下了4500万票房,将总票房累积到7500万人民币。
一鼓作气冲到了2006年全国电影票房的第三位,前面两位是今年目前为止唯二两部破亿电影《霍元甲》和《达芬奇密码》,都是一亿票房刚刚出头,《会京师》再给力一点,冲到榜首也不是不可能。
“四大名捕破亿在即,声波影业开门大吉!”媒体很快拟好了标题。(未完待续。)
ps:原谅我今天只有一更。我从上午开始码字,到了晚上,大概码了有七八千字,全推倒了又重头码……这两天书评很多人抱怨我水、章节质量差、节奏太慢,导致我现在都没勇气发布新章节了,写好了、总不满意,只能推倒重来。我现在在重新整理大纲,相信很快就能调整过来,这本书是老白我写书两年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本,我一定会用心对待的!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