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武侠扛鼎之作《射雕英雄传》开拍在即。”——《北亰娱乐信报》。
“张维申确定拍摄《射雕英雄传》。”——薪浪文娱频道。
“《射雕英雄传》成大陆第一部武侠小说影视改编作品,昨日张维申、谭张在京签约。”——《信息时报》。
“射雕英雄登录荧屏,张大胡子武侠再起。”——《楚天都市报》。
“《射雕英雄传》即将改编同名电视剧,由张大胡子工作室制作出品。”——《广洲日报》。
养猪网图片新闻:“张维申将拍《射雕英雄传》,你最期待哪位明星饰演郭靖黄蓉?”新闻下方,列出了一堆男女明星照片,多是70后明星,80后新人也有几位,港台大陆都有。
“近日,由80后新锐武侠作家谭张创作,并在海内外销售近千万册的《射雕英雄传》,已经与张大胡子工作室达成了影视改编协议,将在近期开机拍摄。”
《中国娱乐报道》主持人播报着娱乐新闻:“下面,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画面切换到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大胡子正在回答一位记者的提问:“我对武侠小说非常感兴趣,当初是一位朋友送了我一套《射雕英雄传》,正好赶上疫情出不了门。我就躲在家里把《射雕》重头看到尾,第一遍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应该把它拍出来。它太优秀了,从任何方面来说,几乎颠覆了我对武侠的认知。”
接着画面切换到张谭,旁白响起:“能让张维申张大制片人觉得不可思的《射雕英雄传》,就是这位刚刚十七岁的少年张谭创作。”
有记者提问:“对于《射雕英雄传》拍成电视剧,你有什么期待?”
张谭轻松的回答:“我希望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能在电视剧中,真正的活过来。”
“你自己有特别喜欢的明星吗,如果是你来拍。你希望谁来演郭靖,谁来演黄蓉?”
“不知道。我不追星,所以没有太明显的偏好。”
一分钟之后,画面切回到主持人:“有关《射雕英雄传》的消息,我们会继续追踪……《中国娱乐报道》,广告之后继续回来。”
啪嗒。
张谭将电视关了,起身收拾行礼。”
卫雅笑说:“那可以啊。”
车一会功夫就到了三联书店门口,副驾驶的李艳先下了车,去跟三联书店工作人员沟通去了。张谭继续躲在车子里,悄悄摇下一丝车窗,看着外面。
三联书店的门口,比他想象中还要热闹。
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几乎人手一本书,浅黄色的封皮,和张谭手里面拿着的新书《神雕侠侣》一模一样。
“哇,这些都是你的书迷哎。”卫雅发出了惊叹。
张谭十分自豪和得意,不过表面上还很矜持:“也吓了我一跳,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卫雅说:“这说明你现在的人气真的很火,我本人是不太喜欢武侠的,但是我最近耳边都是《射雕英雄传》的话题。我的好几个同事,从早上一进电视台就开始聊《射雕》,最近不是要拍成电视剧吗,他们讨论的就更凶了。”
张谭附和一句:“呵呵。”
没聊一会,李艳就带着人走过来。
是书店的老板:“张谭、卫雅,你们可以下车了,先到大厅去吧,椅子已经摆好了。”
跟着老板来的,还有几个挂着书店工作牌的大妈,似乎是临时拉过来维持秩序的人。
张谭和卫雅下车后,立时引起了一些聚集在门口的读者的注意。
很快就有人认出张谭和卫雅。
“是卫雅!”
“探长!探长来了!”
探长这个外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同学之间对张谭的称呼,也成了他的书迷对他的昵称。谭张、探长,本来就是同音词。
张谭见有人认出自己,心底暗暗高兴,挥了挥手说:“大家好。”
读者们确认了张谭的身份,呼啦一下,准备挤过来。
维持秩序的大妈赶忙拦在了前面,并大声说:“都让一让,让人家作家先进书店再说。”
大妈们发威,当真是没人敢挡路,书店老板便快速带领张谭和卫雅,进了书店,来到早已经安排好的地方坐下来。
准备畅聊新书。(未完待续。)
ps:这是今天保底的第二更。
稍后还有一更加更,是首订过1200的加更。
目前首订已经1600 了,还会有两更加更,大概明天后天完成。
希望大家能再给力一点订阅。
推荐票和月票都快到了加更的数量了。
大家支持老白,老白也务求让大家看书看得爽!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