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金庸那个年代,写小说因为匆忙赶稿,有非常多的疏漏,虽然金老爷子前后修改过几次,但很多小地方的疏漏,还是没有解决。
譬如断臂的杨过,依然可以“双手微微颤动”、“抱拳”等等。
类似这样的bug,在《神雕侠侣》中是非常多的,一些譬如独孤求败到底什么时代的人,从哪冒出来的,杨过小时候就去过铁枪庙,但是长大后再去又变成第一次去了,还有小时候的杨过竟然能找到玉米,这分明是明代才传来中国的植物。
等等。
这都是无伤大雅的小bug,小说一百万字,写的时候又是连载,不可能不出现一些疏漏。
最大的疏漏,其实是历史的疏漏,因为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也有北伐壮举。但金庸可能是演义传本看多了,受到影响,在他的小说中,很多历史的事件前后时间颠倒了,变得似是而非。一旦按照真正历史来写,所有故事就乱了。
当然,小说创作本就是真真假假,虚构的故事掺杂进一些历史事件,以增加真实感。文学是对历史、对生活的一种再加工。
同理,张谭创作的《神雕侠侣》自然也是一大堆疏漏。
好在有出版社的人员,一起帮忙校订,查漏补缺,让作品更加完美。参加这个会的大部分人,都是文联下属的各团体成员,有作协的,有曲艺协会的,有书法家协会的,还有电视艺术家协会的。
捐款会举办的挺隆重,还特别从省里请来了两位男女主持人过来主持,这两位主持人张谭都认识,都是在安微卫视播新闻的。
还有记者过来采访,场面很热闹。
大部分文联下属,都是捐了三五百,也有捐一两千的。
张谭准备了十万块钱,是当晚所有人当中,捐款最多的一个。主持人在他捐款时,还特意拉着张谭说了几句话。
“你今晚捐了十万,是所有人当中最多的,非常感谢你的善心,捐这么多对你的压力大吗?”
张谭回答说:“不算什么,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写作赚了一些稿费,想要回馈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再次感谢你的捐赠,你这么年轻就加入了作家协会,有什么感想?”
“呃,非常感谢作协的前辈们提携,我会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作品。”
露个脸,下台。
对于张谭一次性捐了十万这么多,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觉得张谭这是在炫富,因此看张谭的眼神都不太友好了。不过张谭不在乎,他捐多少是他的一份心意,跟别人无关。况且他只是在作协挂个名,不怕别人给他穿小鞋。
人有底气,就无需看别人脸色。
从慈善捐款会回来,张谭再次接到出版社打来的电话,跟他讨论新书上架的宣传工作。
无非就是找记者过来专访一下。
或者举行几次签书会。
上一次的元一时代广场签书会特别成功,让出版社见识到了张谭的人气,因此早早就想在其它城市安排几场签书会。
只是忽然爆发了*,打断了这个节奏。
也让不可一世、热得发烫的《射雕英雄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后面的销售数字,大打折扣。否则的话,《射雕英雄传》大结局本,绝对能卖出破纪录的单册一百万本。而且也正因为*,才让《射雕》热度大减,损失了很多人气。
须知在*之前,《射雕》一度成为了度娘年度十大搜索关键词之一。
不过,好书就是好书,不会被埋没。
《射雕英雄传》在各大论坛bbs、网站,都拥有着很大的话题度。各路专家教授们的评鉴,读者的观后感,情节的讨论帖层出不穷。也就是现在网络还没真正发展起来,没能形成大火的ip,否则早就被抄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了。
当然就凭《射雕》现在的热度,以及吸引了许多有心人的注意。
这一天。
张谭正在跟安微文艺出版社的领导,讨论如何安排暑假期间的宣传工作。他的助理李艳,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张大胡子工作室”的总经理,想要求购《射雕英雄传》影视改编权。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