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可以是一篇介绍文,介绍本书创作缘由、经历;也可以是一篇传记,自己或者友人给予的评价;可以是一篇说明文,介绍阅读的正确方式,等等。
张谭写的自序,差强人意,半文不白,牵强附会,毫无亮点。
不过总算是结尾处,稍稍点题,告诉了读者,整篇故事说的是什么。
陶老三倒是觉得这篇序,写得有点味道,看完了序,对小说也略略有了期待,一个大侠的成长,应该是很有意思的故事,新意不错。
随即。
陶老三,略过目录页,直接翻开了第一回。
《风雪惊变》。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
《射雕》的故事,就这样缓缓地在陶老三眼前展开。
风雪之夜,奸诈小人段天德,在金国赵王完颜洪烈的授意下,血洗了临安郊外的牛家村。
不过,心疼钱的同时,陶老三又觉得很满足。
刚才要放下时,内心如刀割,现在不需要放下了,安稳舒畅多了。
便得意一笑:“回去慢慢看!”
……
陶老三在痛并快乐中,捧着《射雕英雄传》回去了学校。
而《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张谭。
现在也正龇牙咧嘴的痛并快乐着。
快乐的是,《射雕》几次加印后,终于售出了八十万册的超级数字,能挤进2002年大陆小说市场畅销榜前十。比起韩敬明的最新小说《像骚年啦飞驰》,销售已经过百万册,要略微逊色一点,但武侠本身就不是大众化的读物。
有八十万册的销售量,张谭满意,李艳满意,出版社同样满意之极。
但满意、快乐的同时,痛也免不了。
李艳打来电话,就是跟张谭说了一件痛心的事:“现在全国已经大面积出现了翻版盗印本,就我从各地书商那边了解的情况,证据确凿起码有四家大的出版社,盗版了《射雕英雄传》的前一二册。还有不少小出版社,也在盗印销售。”
盗版,这是每个作者都避不开的话题,从写书的那一刻起,张谭就预料到这事。
毕竟他在未来2016年时,盗版依然没有多少收敛,不管实体书还是网络小说,都充斥着大量的盗版。
“能告他们吗?”
“很难。”李艳叹了口气,郁闷说,“盗版案的判罚本来就不重,而且不一定能告赢对方,出版社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躲避直接证据。即便是告赢了,对方交的那点罚金,说不定还不够打官司的钱,我们也没有充足的人手,去一家一家跟他们扯皮打官司。”
张谭听了也郁闷,但事实如此,人力难以改变,只好说:“发函过去警告警告他们。”
“嗯,出版社已经在着手联系对方,让这几家出版社,停止盗版了。不过这只能算尽人事听天命,能减少一点盗版,就减少一点盗版。不过你要做好准备,后面几册的销量,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盗版书商看到了甜头,我们新书一出,他们就会跟风盗版的。”
“我知道了,尽量减少盗版影响吧,真没办法就少赚一点。”张谭无奈说。
挂断电话后,张谭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在没办法遏制住盗版的情况下,他只能发挥阿q精神,想着盗版书比较便宜,能够更快的普及市场,让读者知道自己的大名。
早点养成名望,早点引起影视圈的人注意,早点改编小说。
也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好处了。
“但愿盗版书能校订好一点,别缺页少页排错版,影响我书的阅读质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