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谭觉得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他接到李艳打来的电话,汇报了一下《射雕英雄传》的出版进度,繁体版的出版进展很快,已经跟两家出版社定下了出版意向,都是有过合作的出版社,香巷的是新雅文化,台弯的是鲜鲜文化。
两家出版社都给了非常高的版税比例,比现在活跃的港台名家张非凡、李铁臂等人,并不差多少。
而简体版的出版,李艳倾向于跟她所在的安微文艺出版合作。
安微文艺出版社最近也在对外积极拓展通俗文学的出版业务,有李艳的牵头,合作意向很明显。而且出手很慷慨,不比煳南人民出版社给的条件差,在渠道拓展上,比煳南人民出版社还要略胜一筹。
“李姐,跟谁合作我无所谓,谁给的条件好当然跟谁签,不过,如果煳南人民出版社条件不差,我比较倾向于跟他们合作,毕竟是老朋友关系了。”
张谭如此回复李艳。
煳南人民出版社在他低谷时期,前来合作出书,张谭肯定得记得这份情谊,跟王国华也算是熟人了。原则上他当然想继续跟那边合作,此前《四大名捕会京师》就继续交给了对方出版。不过,在商言商,涉及到现实利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能被所谓的情谊左右。
张谭不是纯粹的商人,但也不是意气用事的愣头青。
并保证将八册出版完,每册最低出版数量不低于五万册。这个条约是保护条约,对出版社来说是个风险,对张谭来说是保证,防止小说销量不好,对方直接把书给砍了。安微文艺出版社正是依靠这条保护条约,胜出了其它出版社。
张谭倒也并不看重这个条约,他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他看重的是诚意。
出版社给出这么大诚意,没理由不合作。
如此。
又一本书要出版了。
张谭心情大好。
……
七月如飞梭,闪了一下,就翻到了八月。
这天。
张谭出门散心。
拿了新买的鱼竿,准备在酷热午后,躲进小池塘边的树荫下,钓鱼。
农村池塘很多,有的池塘被人承包了养鱼,但还是有很多池塘属于村里、大队里的公产,在这样的池塘里钓鱼,一点没关系。不过池塘里的鱼都不大,真正的大鱼,还得去三站那边的河里,以及上游的水库。
有摩托车的话,还能骑去吴山镇,那边有个叫魏老湖的水库,里面有一种桂鱼,没有鱼腥味,特别好吃。
不管哪个水库,张谭都嫌远,他钓鱼属于感兴趣钓的过程,所以就在家门口的池塘里钓。
刚撒下香米,给鱼钩穿上蚯蚓,手机就响了起来。
是李艳打来的。
“喂,李姐,什么事?”
“张谭,安微文艺出版社已经校对好了《射雕》第一册的稿子,也拿到了书号,准备印刷出版了。这边准备给你的书,安排一些宣传,专门请了不少记者,来采访你,增加新书的曝光量。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请记者采访我?”
“对,上几份报纸。”
张谭有点晕乎,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要上报纸了。他写作一年快到了,出了两本书,在港台、内地武侠圈子里,也算是有了名气,但也仅限于这个小圈子里,本人并没有红起来。跟韩敬明相比,差远了。
韩敬明还没出版小说呢,就因为辍学的话题炒作,红遍了全国报纸。
张谭可没人给他这个待遇,之前只有《今古传奇·武侠版》一家,为他摇旗呐喊。但武侠小说在大陆,始终难登大雅之堂,被主流文化圈斥为低俗,张谭的名气自然不受主流青睐。若是张谭身在香巷、台弯这种武侠大热区,早名动港台受到无数追捧了。
不过现在好了,轮到他上报纸,打响名气了。
“行,我随时可以接受采访。”张谭愣神之后,没有迟疑,立即答应下来。
“那好,我这就跟负责人联系,尽快安排采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