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应该是我的惯例了。不过这本书算是亲儿子,所以不算完全结束,以后可能会改,我感觉还是写得臃肿了,可能再删去十万字到二十万字会更好,也可能压缩掉二十万字,再加十到二十万字的新内容会比较好,哈哈。但这都是遥遥无期了。

现在可以聊聊一些幕后的事情。

这里我会以尽量不涉及剧透的笔调陈述。毕竟这是为了一个概念而写的长篇。

到了末尾,这个概念也清晰了,就是太极和无极,来源于好几年前阅读几篇科幻短篇时的设想。不过最后呈现的模样,和我一开始想的并不十分相似。

譬如说最开始这本书的第一卷是直接发现太极,第二卷发现无极的。第二卷没想过名字,不过第一卷的名字一开始好像是叫星海航行。

发现无极很难写,因为这就像从地球挖个隧道挖到比月球更远的地方一样,实际上也写不了多少内容。

发现太极的内容中则在动笔前,就去掉了星海的部分。实际上在开始执笔后,我有点后悔,开始想会不会把太极的发光也去掉会比较好,做一个更纯粹的反地球世界观。

在这个反地球世界观里,干脆把昼夜、冷暖、穿衣、食物、作息、人形、性别这些不太重要的概念全部扔掉,从头设计。但我到底本性平庸,出于各方面的畏惧,放弃了这一想法。

原本地质上我决定保留地球的概念,但最后却写成了比较特殊的分层想法。这个分层想法也导致发现无极的过程变得比较玄虚。原来其实就是往下挖土的。

发现太极与无极便是发现时代的起源。

这些是很早以前的思考,也是本书的核心。

接下来在动手执笔本书时,我认为现行通俗小说对超自然能力与现象有非常强烈的寻求,多多少少需要一点。

于是就诞生了奇物的概念。奇物于本书是个次要的附加品,是为了满足存在可以使用的超自然能力而存在的。

奇物的概念在通俗娱乐作品中非常多,上世纪初就有以“文明前遗物”为卖点的幻想小说。我个人倾向于类似于“游戏《以撒的结合》”这种使用道具组合进行战斗的种类。该游戏具有数百个道具,道具的互相组合往往会诞生许多非同凡响的结果。

至于本体的属性通常则居于次要。

这在网文中是比较少见的。

最后就诞生了一个初版的简介:

“无法用已知的学问阐述其功能的奇物,以及基于奇物而研发的奇术,是穿越者顾川所见的这片崭新的天地已经绵延数千年的主旋律。在奇物与奇术的进步积累下,现今的人间每一个地方都在酝酿变革的火苗。

自然而然,这奇物世界的历史也会降临在一些人的身上,或使一些人幸运的挺身而出,成为历史的化身,前往世界的尽头,了解天与地的道理的最深处,接着,永远改变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认知,成为历史转折的缩影。”

里面提到了奇术,不过奇术在写作前就被废弃了,但依稀留有一些影子。

人彘部分所提到的补天刑和断生刑,就是先期设想的奇术所留下的影子,总体以民俗和历史取材为主。

奇物在实际写作中,也想废弃。相对于我个人的表达,超自然能力战斗不是必要的,到了如今也失去了吸引目光的需要。如果日后修改,可能会删掉这个多余的要素。

这种删去不是说删去文中所提到的种种特别的东西,而只是不再把这个作为一个详细的特殊的系统进行描绘,换一种叙事角度,人们也不会对此也有多吃惊了,也不会刻意去提了。如今所用的更接近于现代幻想小说里强调魔法和仙术的存在的写法,但我期望的效果不是这样的,我期望的效果更接近于古人对神话民俗的态度吧。

接下来讲讲实际开始写作的内容。

我个人的习惯是尽可能多写一点东西。在几年前的概念中一开始是从献礼越狱开始讲的,这是个比较经典的开局手法。当时还设计了些特别的奇物持有者作为中途boss,类似于一般幻想作品里超能力者的存在,或者西游记里,拿着法宝打悟空的妖精。不过从武力上来讲,本书的初云是悟空,而顾川则是三藏了,哈哈。

不过实际动笔后,我受到数本描绘家族、乡土与历史变化的文学的影响,选择直接从幼年开始讲起。而发家的过程是很久以前设想过的在奇幻世界搞金融。但实际操作下来比较复杂,一方面不是我想写的主线,但要交代的内容却很多,一方面,我的认知比较浅薄,写得不够圆融鲜活。再一方面,很久前的想法放在现在也早就落伍了,总之呈现出来的结果不甚理想。

出逃后,天象的变化是一个隐含的主线。

本书只描绘了“太阳、少阴、太阴、少阳”四个阶段。其实中途设想过更多的阶段,比如满月、日当正空和日食。但这未免太长了。

被不同的光亮所照亮的不同文明的世界,看上去很超现实,但在我在写作的时候,却突然想到地球不正是如此的吗?而发现时代正是从中而生的。

不说相对论这么远离日常的东西,单说天体运行里:

北半球在夏季,南半球就是冬季。

东半球在白天,西半球就在夜晚。

有趣的是,或者基于地理形成的必然,现代的北半球代表了先进的文明方向,而南半球往往落后一筹。南美的雨林,太平洋的孤岛,或者黑非洲,都还充斥着原始的部落人。这些部落人把飞机当做神明崇拜,与文明世界唯一的联系,是文明世界的人们对这些落后人的研究、审视与娱乐。往历史上追寻的话,东半球在封建的长夜时,西半球却在轰轰烈烈的搞工业革命。后者更残忍地撬开了原住民的身体,把他们的土地收为己用。

尽管现代的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但空间、还有时间所营造的庞大的距离感仍然叫人窒息。

纵然身处相同的时间,不同地方的人们却好像完全处于不同的世界。所以世界需要探索者们,也需要文字。前者打破了空间的距离,后者打破了时间的距离,留下了历史的唏嘘和过去人的感慨,好叫未来的人知道我们的感慨原来是一样的,而我们都不是孤独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论语里我最喜欢的话。

在第二卷的开始,是换脸的异族人,是没有收走的伏笔。

如果对最后两卷看得比较仔细的话,应该可以猜想到他们的来历。在很早前的设想中,换脸是一种对抗齿轮人的方式,会干扰齿轮人的判断,后来这些都弃置了。

第三卷中,阿娜芬塔有几段没有写的剧情,因为主角团已经离开了,所以听不到她的话了。

第四卷中,有个支线没有明写,只是隐含了,是关于虫子的事情,来自幽冥的洗油虫,对于琼丘而言是一场彻底的外来生物入侵,也是玄鸟王朝所面临的最严肃的问题之一。这种虫害在后来稳定了下来。只有存在虫害的世界线,使用洗油的齿轮人才会诞生,地井才具有很少的可能被铸造出来。换而言之,必须要有探索客穿越代表世界已经寂灭了的幽冥区域。

结局是早就想好的,不过实际写到第五卷时,其实我觉得停留在新生的龙在无极中看清了面前的所有道路,最后静静地在太空中凝望地球为止,也不要再沉入“人的梦乡”与“庄周梦蝶”,这样可能会更好。那时候我的脑海里是心经的一句话,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去吧去吧,去彼岸吧)。不过尾声还是必要的,需要直接交代一下尾声里关于好奇心和动物的起源与变化这两个本文的重点。

还有些林林总总的小细节,点破了不是很好,就不多说了。

可能还有值得一提的可以点破的东西,但一下子也想不太起来,所以就到这里吧。之后可能会删改一下正文的内容,还有修饰第五卷,短时间内只是可能。

如果有人关注新书的话,这个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原本说的要发在猫那边的、具有**感觉的都市文,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写了。

如果写的话,可能是写一本以假想的地球历史为题材的奇幻小说,但具体写不写也不太清楚,但就算写,应该也不会更得很勤快。

写这本书后半的时候,我的注意力很不集中,总是写一点,就切出去发一会呆儿,看一会儿视频,做一点别的事情,循环往复。

这种不集中,让我有些怀念很久以前的某个下午,因为兴到意起,所以偷偷藏起一本作业本,用一支笔写了一个下午的故事,有人喝彩,自然欢欣鼓舞,没有人喝彩,自己也要写得快乐。写到开心的时候,在地板上砰砰乱跑,难过的时候就倦在床上一动不动。不过想来,这样的日子也是不会再现的了。

最后,给看到这里的读者送上两首从前的人在从前写的诗,也是本书重要的概念来源之一,聊以相藉。有缘的话,希望能在新的世界里相会。

附录一·《大路之歌》

我轻松愉快走上大路,

我健康自由,世界在我面前,

长长褐色的大路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从此我不再希求好运气,我自己就是好运气,

从此我不再抱怨,不再迟疑,什么也不需要,

消除了闷在屋里的晦气,放下了书本,摆脱了苛刻的责难,

我强壮满足,迈步走上大路。

空气,你给了我谈吐的气息!

万物,你召唤我迷茫的思想并赋予它们形象!

光,你包裹了我和一切,美妙宁静地沐浴我们!

你们这些城市里悬挂旗子的人行道!

你们这些渡口!这些码头上的舢板和桅杆!这些木材堆积的河岸!遥远的船!

你们这些一排排的房子!

你们这些无尽道路上的灰色石头!这些踏平了的十字路口!

我相信你们从接人待物中获取了什么,现在要把同样的秘密传授给我,

在你平静的路面上生者和死者曾熙来攘往,他们的灵魂于我清晰又亲切。

大地向左右扩展,

生机盎然的图景,每个部分都光彩夺目,

悦耳的声音在需要的地方响起,在不需要的地方沉寂,

公众的大路上声音愉快,大路上的情感鲜活欢乐。

我想英雄业绩都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自由的诗篇也是如此,

我想我可以在此停住脚步,干出奇迹,

我想在大路上不管遇见什么,我都会喜欢,遇见我的人也都会喜欢我,

我想我看见的人必定幸福。

从此刻起我规定自己摆脱羁绊和虚构的限制,

来往随心所欲,做自己完全绝对的主人,

倾听别人,仔细琢磨他们的话,

停顿,探索,接受,沉思,

我性情温和但意志不可抗拒,要摆脱那会束缚我的束缚。

我把广大的世界揽入胸怀,

东部和西部属于我,北方和南方属于我。

我比我过去想的更伟大更卓越,

我不曾知道自己具有这样多的美德。

我看一切都很漂亮,

我能对男男女女反复说,你们这样善待了我,我要同样回报你们,

大路上我要使自己和你们恢复健康,

大路上我要加入到男男女女之中,

我要在他们中注入新的快乐和豪爽,

不管谁拒绝了我,我都不会烦恼,

不管谁接受了我,他会得到祝福并祝福我。

现在假如有一千个完美的男人就要出现,那不会使我惊讶,

现在假如有一千个身材漂亮的女人出现了,那不会使我诧异。

现在我洞悉了造就完人的秘密,

那就是在阳光里成长,和大地同餐共宿。

走呀!不管你是谁跟我同行吧!

跟我同行你将发现什么永不会疲倦。

大地永远不会疲倦,

起初大地是粗犷、沉默、深不可测的,起初大自然是粗犷、深不可测的,

别丧气,继续走,那里隐藏着圣洁的东西,

我向你发誓,那里的圣洁之物美得超越了语言所能描述。

走呀!前面还有更大的诱惑,

我们将扬帆在那没有航道的蛮荒大海,

我们将去那风狂浪猛的疆域,美国式的快船要满帆加速。

走呀!带着力量、自由、大地、风雨雷电,

带着健康、反抗、快乐、自尊、好奇;

走呀!抛开一切陈规俗套!

走呀!可是要当心!

跟我同行最需要热血、肌肉、坚韧。

走呀!跟着了不起的伙伴,做他们的一员!

他们也走在大路上──他们是矫健伟岸的男人──她们是最伟大的女人,

他们是宁静之海和狂暴之海的欣赏者,

他们驾过千条船、行过万里路,

他们是许多遥远国度的常客、遥远住处的常客,

他们是城市的观察者、孤独的劳动者,

他们停下脚,对着花草树木和岸边的贝壳沉思,

他们在婚礼上跳舞,亲吻新娘,热心帮助、抚育孩子们,

他们是旅行者,走过四季,走过岁月,走过年复一年的奇妙岁月,

走呀!走上那无始无终的旅途,

去饱经历练,白天跋涉,晚上休息,

你遇到了人们,要从他们头脑里获取智慧,从他们心里采集爱情,

要知道宇宙本身就是一条大路,是许多大路,是走上旅途的灵魂之路。

永远生气勃勃,永远向前,

他们在走!他们在走!我知道他们在走,但不知他们走向何处,

但我知道他们走向最佳──走向伟大。

附录二·《没有上锁的门》

过了许多年时光

突然听见敲门声响

我想起门没有锁

我无法把它锁上

我随即吹灭了灯

悄悄走在地板上

同时我举起双手

对着门祷告上苍

但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我的窗户黝黝洞开

我轻轻爬上窗台

一纵身跳到窗外

我转身隔着窗台

喊了一声“请进”

管他敲门的是谁

门后会出现什么情景

就这样,一声门响

使我跳出自己的樊笼

从此投身广阔的世界

随着岁月漂流浮沉

奇物与发现时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