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加更,用什么理由呢?祝书友们开心这个理由如何?)
攻,攻不得;
退,无路可退。
进退两难,是为死地。
童贯在沉默过后,终于仰起了头。
他只是往骚乱处淡淡的扫了一眼。
就一眼。
尔后,骚乱立刻停止。
整个队伍,鸦雀无声。
童贯在军中的威严,足可见已经达到顶点。
童贯笑了笑,伸手将武大唤道身前,
“带着你的人,冲出去。”
冲出去?从哪冲?自然不是前方,而是后退,从后路已断的乱石堆里冲出去。
武大心头一颤,欲言又止。
童贯已有死意,他要殊死一战,为武大赢得一定的时间。
他掌兵二十余载,即使已经山穷水尽,可那又如何?
童贯宁愿正面战死,因为绝对不会选择逃避。
更何况,他之所以要武大冲出去,是因为他在人世间还有太多的牵绊。
童贯一旦被定为反贼而死,他童家家大业大,他手底下那些儿郎怎么办?他的几个儿子女儿又该怎么办?最重要的是,童贯不想背负着叛国的名义而死,所以必须有人活着冲出去,有朝一日,为他平反。
而武大,是最好的人选。
他亲眼见证了武大的崛起,他相信武大只要能逃出去,总会有办法安排他的子女,而且,以武大与他童家亲密的关系,势必也会遭到宋徽宗的清洗,所以武大一定不会背叛童家。
童贯刚才之所以沉默,就是在想这些,就是在做这个决定。
“活着,冲出去,蛰伏,蓄势,如若你有确定的把握改变局势,便出击;如若没有,就猫起来。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武大想说些什么,但他发现自己已经无言以对。
而且,时间已经不容许他多做迟疑。
因为东郭太寻,已经下令出击。
首先动手的,依旧是两侧高地的弓箭手,箭雨再至。
武大一狠心,扭身,拍马,狂奔,与童贯一冲而过,就此永别。
不过,事已至此,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抛!”
与此同时,吴刚带着几名家将,翻身越过石堆,前去稳住马儿。
“嗖嗖嗖!”
这当然不是抛起马儿的声音,而是高地上的弓箭手发现的端倪,开始无差别覆盖式的射箭。
……
半晌后,所有的马儿都被抛了过去,武大等人也顺利穿过了石堆。
然而,问题也来了。
还存活着,还能继续奔行的马儿,不足而是匹,而武大等人,却足足有接近五十号人。
张良冷声道:“家主,你先走!”
先走?剩下的兄弟怎么办?等死?
武大眼都红了,他不能也不想再抛弃兄弟,咆哮道:
“想让我走,就别特么废话,全部上马!”
箭雨纷飞,此时不是啰嗦的时候,再耽误下去,全都得死在这里。
众人两两一骑,甚至有三人同骑的,就连武大的马背上,都坐着丁卯。
这势必会降低马儿的速度。
可是即使如此,那又如何?
此举看上去愚蠢,可武大实在无法做到就这样抛弃兄弟,大不了,要死,就死在一起吧。
然而,他终究小看了这些兄弟们。
此次北伐,跟随武大参战的近百人,全是精挑细选的武府心腹,他们对武府有着绝对的忠诚。
既然武大不允许抛下任何一名兄弟,所以此时此刻,他们选择了慷慨赴死!
短短的一段路途下来,所有人都变成了单独一匹马。
这不科学!
这一段路途的损失,严重超出了刚才那一段路的损失。
原因只有一个,有些明明可以躲开甚至击飞的箭矢,兄弟们没有去挡。
他们极为巧妙的选择伸开双臂,让箭矢击中自己的要害。
他们是在求死,是送死,只有这样,还活着的兄弟们,才有可能真正活着出去。
他们沉默着,平静的,投入了死神的怀抱。
武大死死的攥紧了缰绳,胸中的悲愤,已经到达极致。
然而,在他们即将冲出峡谷的时候,他们发现,出口处,依旧有大队人马在拦截!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