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星云工程

时间悄悄流逝着。海默蓝眼中,星空仍旧浩瀚静谧。面前,那颗黯淡的白色恒星也仍旧在静静的释放着光芒。

一切似乎都还和之前一样,但一切又都似乎不一样了。

无论如何,己方这一次的任务终于成功完成。接下来如何,已经不是自己能控制、影响到的,甚至不是自己能看到的。

该将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了。

因为那几艘空天母舰已经被炸毁的缘故,己方已经没有返航飞马座G76星系的燃料和物资了,便只能继续留在这里。

在海默蓝的命令之下,总计九艘综合性飞船一同启动推进,慢慢靠拢到了一颗静静围绕着那颗白矮星旋转、黑暗冰冷的矮行星旁边。

这颗矮行星的半径仅有800公里而已,表面重力仅有地球的10%左右。

如此之低的重力,意味着这些最长处达到了10公里的大型飞船都能直接降落到它表面,且维持着结构完整。

强核级别材料所构成的骨架足以在这种引力强度下支撑自身的重量。

当然,想要再起飞那就不可能了。

众多发动机同时启动,推动着这九艘大型飞船同时减速,于是它们便向着这颗矮行星的地表渐渐坠落。

在距离仅剩下数千米的时候,飞船彻底失去了横向速度,便开始以每二次方秒1.23米的加速度向着地表坠落。

发动机喷射方向改变,将这些重力加速度抵消,始终精密的控制着飞船的降落速度,耗费了一天多的时间,才让它最终以仅仅0.2米每秒的速度,轻轻降落到了这颗白矮星地表的一处峡谷之中。

这条峡谷极为庞大,其长度超过一千公里,深度也有600多米,宽度则有两公里左右。

停放一艘综合性飞船还是绰绰有余的。

剩下八艘飞船如法炮制,依次降落下来,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占据了大约100平方公里的面积。

在这之后,众多机械设备从飞船之中离开,总数达到了九万名的战士、工程师、工人等,也穿着宇航服来到了星球地表上,配合着元始AI,开始了下一步的工程建设。

峡谷之外,一座又一座山包被直接铲平,质量高达数十上百亿吨的土方被运到了峡谷之中,覆盖在了这些飞船之上。

原本这些简单工程是不需要人工参与的,单单依靠元始AI便能变成。但很遗憾,此刻己方仅有九艘飞船而已,没有任何基础工业生产能力不说,机械设备的数量也不足。

没办法,便只能采取此刻这种人工加AI配合的方式了。

大量的智慧生命手拿冲击镐、切割器,操纵着破碎机、越野卡车之类的设备,一边将土方源源不断的运到峡谷那里,一边采集着水冰、干冰、甲烷、乙烷等接下来要用到的化合物以及各种金属元素。

最终,耗费数年时间,那九艘飞船被彻底掩埋了起来。

停放这九艘飞船的总计约100平方公里的峡谷被彻底填满,与地表持平。

每一艘飞船上方都覆盖了厚度达到数百米的岩石层。

各项物资的采集工作也已经完成。至少短时间内,己方这九艘飞船不必担心因为缺少物资而无法运转的事情了。

海默蓝轻轻叹了口气。

这数年时间以来,海默蓝一直分派人手注意着太空之中的动静,寄希望于能再发现几艘赶到这个恒星系的己方飞船。

但他最终失望了。

这几年时间里,太空始终安静。

他便知道,极大概率,那六艘飞船……再也不可能来到这个恒星系了。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这六艘飞船出现意外,海默蓝不知道。

宇宙浩瀚,星空无垠,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实在太多太多。

可能在相互之间断开联系后,他们又被紫月舰队搜索到进而自爆,也有可能因为之前那几个小时的,80米每二次方秒的高强度加速而受到了破损,最终导致飞船无法减速无法机动,也有可能在太空之中遭遇了某一团星际尘埃,导致飞船受损,也有可能遭遇了某种未知生命……

一切都有可能。而己方永远不可能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六艘飞船,六万名同胞,便这样悄无声息的葬身星海。

“开启冬眠吧。”

海默蓝下达了命令。

一番准备工作后,被“活埋”的九艘飞船之中,九万台冬眠舱准备完毕。一名又一名同胞进入到冬眠仓之中陷入沉睡。

当亲眼看着最后一名同伴也进入到冬眠后,海默蓝知道,到了自己也进入冬眠的时候了。

冬眠仓舱盖缓缓关闭,麻醉气体开始释放。

在失去意识之前的最后一刻,海默蓝脑海之中不由自主的闪过了一个念头。

这一次冬眠……我还能醒来吗?

己方任务已经成功,那么,元首能借这一股援兵之力,战胜紫月文明吗?

如果仍旧无法战胜,那自然一切休提,再也不会有人来解救己方,己方这几万人便只能被困死在这荒凉死寂的星球之上。

要依靠这几万人完成自救?

不可能的。人数实在太少,连基本的科技传承都完成不了。就算有元始AI在,它也没办法从此刻堪称“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发展出全套工业体系来。

被困死是唯一的结局。

如果元首能凭借这股助力战胜紫月文明,那么,元首能完成后续引爆超新星的任务吗?

如果能的话,己方倒是不太担心超新星爆炸的影响。

此刻己方距离飞马座G76星系毕竟有几十光年的距离,超新星的能量传达到这里已经大幅削弱。

再说己方飞船上面还有数百米岩石构成的防护层。

只是,一旦成功引爆超新星,元首必定要提前带着主舰队全速逃亡,根本没时间来解救己方。

想要等到解救,至少也要到超新星爆炸的影响过去之后。

那时候,主舰队可能距离这里已经有了上百光年的距离。

元首他……肯为了这区区几万人,大费周章的远航上百光年,且还要冒着遭受毁灭者文明报复的风险,到这里来吗?

不要忘了,一旦赤星国度逃离,毁灭者文明的计划被破坏,其必定会极为愤怒。

捏死我们人类文明就像是捏死一只虫子一样。

这种情况下,不竭尽全力的逃亡、隐蔽,反而返回“作案地”附近解救己方?

元首他……会这样做吗?

海默蓝细细的思索着,一会认为会,一会认为不会。

当然,之前面对同伴们的时候,他总是极为坚定的说,元首一定不会放弃己方的,因为完成了此次任务的己方是整个文明的英雄。

元首不会放任英雄被困死。

但他内心深处其实始终无法确定。

直到此刻,即将进入冬眠,他都想不清楚这个问题。

一直到彻底失去意识进入冬眠,他都没有想清楚。

此刻,总计九万名各种族人员已经全部进入冬眠状态。往日热闹的船舱已经彻底安静了下来。

星河浩瀚,满是静谧,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唯有元始AI仍旧在保持着运转,时刻仰望着星空,等待着那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飞船减速尾焰所释放出的光芒的到来。

……

“统一力场!”

飞马座G76星系,G76d行星战场,在那无数战舰纠缠的浩瀚星空周边,李青松悍然下达了命令。

百亿名克隆体在这一刻同时因为大脑过载而死去。太空之中,十多亿台统一力场组件也因为能量过载而瞬间炸毁。

汹涌澎湃的,携带着毁天灭地力量的X和Y玻色子如同洪水一般涌出,以光速将这一片星域完全覆盖。

下一刻,猛烈至极的爆炸便接连涌现,其光芒连接起来,甚至将如同一座山峰般庞大的恒星的光芒都掩盖了下去。

片刻的等待之后,光芒消散。统计了一下战果,李青松心中便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叹息。

统一力场笼罩范围太大,平均杀伤力降低;

在搭建统一力场框架的过程之中,己方遭受了紫月舰队的拼死进攻,导致约有40%的统一力场组件被毁,未能发挥出威力。

两种因素结合,让统一力场未能发挥出原定的威力,对于紫月舰队的杀伤幅度便也大幅降低。

总的加起来,仅仅只造成了紫月文明约6万艘战舰的毁灭而已。

而依据近期战况计算,这6万艘战舰的毁灭,仅能为自己带来不超过两年的喘息时间。

“紫月文明已经大概清楚了统一力场的杀伤方式和对抗方法。

他们无法对抗X和Y玻色子组成的洪流,但可以通过摧毁统一力场组件、扩大战场区域、干扰我方搭建框架的方式,来降低己方遭遇的杀伤。

最近以来的4次统一力场,其杀伤力一次比一次低。等到我再攒出一次统一力场,其对紫月文明造成的杀伤,恐怕会降低到5万艘战舰以下。”

统一力场,是李青松能在掌握了重力炮的紫月舰队的围攻之下,能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最重要倚仗。

但现在,这一倚仗的效力也在不可逆转的减弱。

再这样下去……

看了一眼远方的星空,那里仍旧静谧而浩瀚。

距离任务舰队突围出去已经快要百年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自己所期望的援兵应该已经到了。

但现在……没有任何援兵到来的迹象。

海默蓝,在这浩瀚星空之中,你们究竟遭遇了什么?

你们的任务执行成功了吗?你们……还活着吗?

李青松此刻没有任何获取海默蓝一方信息的办法。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继续坚持,继续等待。

时间悄然流逝着,紫月舰队的攻势一如既往。

距离下一波统一力场攻势攒出来,还需要大约5年的时间。而以当前己方战舰损毁速度和补充速度计算,自己最多只能再支持一年多的时间了。

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一年多之内,援兵能到来的话,那么此刻自己应该就已经能察觉到一些迹象了。

李青松再一次展开了最为详尽的深空观测。

但他最终再一次失望。

星空仍旧静谧浩瀚,没有任何意味着援兵到来的迹象出现。

情况似乎已经真正进入到了绝境。

但李青松心中仍旧沉稳,没有丝毫慌乱。

因为李青松筹备了近百年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一直动用了相当一部分极为宝贵的工业实力,始终在坚持进行着的一项工程,此刻已经真正完成了。

“星云工程,启动!”

这一刻,编号为G76d-6的那颗大卫星斑驳绚烂的地表之上——那些五彩斑斓的颜色其实都是硫化物,而这些硫化物则来自这颗卫星之上那数量众多的火山。

这颗大卫星是一颗地质极为活跃的卫星。在大行星的引力拉扯之下,它就像是一团面团一般被反复揉捏,内部便具备了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当压力高到极限的时候,便会通过火山喷发出来。

李青松星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在这颗大卫星之上。

伴随着李青松命令的到来,下一刻,依据这颗卫星地质节点而提前埋设的,最深处达到1600公里,最浅处则在地表的总计200万颗大当量氢弹同时引爆。

这一刻,整颗星球似乎都颤抖了一下。

200万颗大当量氢弹同时引爆的威力完全不足以将这颗星球炸毁。但在它原本就活跃的地质条件下,让它的地质再活跃一些,甚至活跃到自然因素根本就无法达到的程度还是可以的。

于是,这颗原本就暴躁的卫星在这一刻愈发暴躁了起来。

它上面原本就有的数万座活火山在这一刻彻底被激活,同时开启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超级喷发。

无穷无尽的含硫化合物通过星球内部的脉络,从具备极大压力、极高温度的星球内部被挤压出来,汹涌澎湃的从火山口喷发到了天空之中。

这一刹那之间,便有总计亿吨级以上的物质从火山口涌出。

而这一次喷发,李青松预估将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时候,总计喷发出的物质质量甚至能达到亿亿亿吨以上!

而因为喷发实在过于猛烈的缘故,这被喷发出来的物质之中,大约有百分之一以上,也即大约100-200万亿亿吨的质量会被直接喷发到太空之中,逃离这颗星球的引力场。

整颗地球,其上拥有的所有水量加起来,约为140万亿亿吨。

此刻这一次波及全球的全面火山喷发,便将等同于地球所有水量的质量喷发到了太空之中。

这一刻,整颗G76d-6星球似乎都被笼罩上了一层迷雾,变得影影绰绰。

之后,这些“迷雾”便在自身的巨大动能之下,开始向外扩散。

G76d行星周边的引力环境极为复杂。在这一片空间中不仅有庞大的行星,十几颗大卫星,数百颗中小卫星的引力以及磁场影响,还有G76这颗庞大红巨星的影响。

于是,便像是有无数把扇子在扇一团烟雾一般,一旦脱离原来的卫星引力场,这团“烟雾”便迅速蔓延到了整个行星战场。

但这,只是李青松“星云工程”的一个部分而已。

在其余星球之上,李青松同样在进行着规模极为庞大的工程。

G76d-5这颗几乎全球都被海洋所覆盖的大卫星之上,在那总面积达到了约六千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海燕之中,1000万座“水塔”已经耸立了起来。

这些水塔一座便有十万米的高度。以这颗卫星的大气层厚度计算,这个距离可以视作已经延伸到了它的大气层之外。

原本李青松的打算是建造1000万条太空电梯,而不是1000万座水塔。

但没有办法,太空电梯实在太长,需要延伸到距离星球地表一万公里之外才行。而那个地方,在己方被紫月文明全面压制的此刻,已经脱离了李青松的防守极限。

就算能建成太空电梯,也必定会被摧毁。

李青松便只能将其造成了每一座高有100公里,将将延伸到大气层之外,仍旧还处于己方防护范围之内的水塔。

但这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太空电梯的话,便不需要考虑高度维持问题了。因为太空电梯的本质是用远方的高速重物,将自身拉起来。

虽然这颗卫星的引力相比起地球可以算作极低,但想要将水塔延伸起来,不至于因为星球自身引力而塌陷,仍旧极为困难。

便连强核级别的材料都无法达到预定的强度。

李青松通过一种略显笨拙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这条高有100公里的水塔之上,每隔500米距离,李青松便会安装一圈“推进带”,每一条推进带上俱都有20个推进发动机。

采取高速离子喷射方式,这些推进发动机一旦启动,便能贡献出源源不断的向上的推力,硬生生的将这一条水塔“拉”起来,让它不至于倒塌。

至于这1000万座水塔,总计400多亿台推进器时刻启动需要消耗多么庞大的能源和工质,李青松完全不在乎。

大型核聚变电厂,我造了很多。如果不够,我还能造出来更多!

不要说400多亿台推进器,就算4000亿台,对我来说都不算什么!

此刻,这1000万条水塔已经真正建成,进入到了工作状态。

在多级强力水泵的抽吸之下,浩瀚海洋之中的海水以一种惊人的速率涌入到了水塔之中。

以一座水塔管道直径60米计算,其截面积便有约2800平方米。以管道之中海水流速每秒钟200米计算,平均一秒钟,被抽入到水塔之中的海水便有56万吨!

1000万座水塔,每秒钟便是5.6万亿吨,每天便是约48.4亿亿吨!

以这个速度抽下去,只需要仅仅不到80年时间,整颗地球的海洋、湖泊、汹涌奔腾的河流,等等等等,一切水源都会被抽干。

纵然此刻这颗大卫星上的总水量高达地球的三倍,如此速率的抽水,也为这颗星球造成了极为明显的影响。

浩瀚的海洋之中,基于行星潮汐力的作用,千米高的巨浪随处可见。

它们就像是耸立在海洋之上,可以随时移动的大山一般,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威势横扫一切。

这是天地自然的威能,人力不可匹敌。

但在这总计1000万条水塔的抽取之下,情况发生了变化。

李青松看到,无数个千米以上的巨浪还未来得及横扫这片水域,便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之内塌陷了下去,消失于无形。

因为一个巨浪所搅动的总水量仅有约2000到5000亿吨海水而已。相对于李青松所建造的这些巨型水塔来说,仅仅只需要4到10天的时间便可全部抽完。

如果有6000座到1.5万座水塔的话,一个巨浪的所有水量只需要一分钟时间,便可以被全部抽取。

而此刻,李青松投入运转的水塔总数有1000万条!

看似人力不可匹敌的天地自然之威,在李青松面前却仅仅只是小意思而已。

此刻,不仅巨浪消失了,便连之前贯穿整颗星球的巨型洋流也消失了。

那些汹涌的海水不再遵照原来的路径流动。此时此刻,所有海水拥有了1000万个核心,所有的海水都要向着这些核心流动。

这巨量的海水便被硬生生的抽到了100公里高的高空,然后在那里如同巨型喷嘴一般,将这巨量的海水喷到了太空之中。

这一刻,整颗G76d-5星球如同化作了一个巨型花洒。

因为G76星极度膨胀的缘故,纵然间隔10亿公里远,G76d行星这里所接收到的恒星辐射也极高。

在那里放置一块钢板的话,对着恒星的那一面的温度甚至能升高到一百多摄氏度。

这些海水涌入到太空之中完全不会结冰,反而会被极度加热。

温度升高,又处在没有大气压的真空之中,这些水会变成什么?

很显然,它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变成水蒸气,又分解为水分子。并且在极强的恒星辐射之下,组成水分子的氢氧元素有极高的概率被打断化学键,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进而在复杂的引力环境、磁场和恒星辐射的影响之下,与之前G76d-6卫星上喷射出来的火山灰尘混杂在一起,扩散到整个行星系统。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