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江弦秘事

在原本的历史上,《西游记》播出后,朱琳一跃成为全民女神,但光环之下暗流涌动。

一群无良媒体对“朱琳徐少华因戏生情”进行无良炒作,加上观众们太喜欢女王陛下和唐僧这一对,因此,尽管朱琳和徐少华多次澄清彼此“仅是同事”,但公众对“女儿国王与御弟哥哥”的CP狂热许多年都难以平息。

一直到后世,还有很多人坚定的认为,这俩人入戏了产生感情是真的,但发乎情止乎礼,并没有逾越,做个什么剧组夫妻。

此刻,随着《趣经女儿国》这一集的播出,同样的舆论也开始在现在的时间线上显现出苗头。

毕竟江弦的唐僧和朱琳的女儿国王,演的太入戏太深了,要说这俩人之间没点儿什么,那观众们实在不能接受。

建国饭店。

看过这一集以后,贝托鲁奇和龚浩翔第一时间找到江弦那里。

“可以啊江老师,你竟然演的这么好,我真的完全没想到。”龚浩翔笑道。

“非常细腻!非常感人!对这个角色的驾驭很到位。”贝托鲁奇也鼓着掌称赞说。

“呃,还凑合吧。”

江弦抿了口茶水,身体控制不住的战术后仰。

“哎呀,您也太谦虚了,这么谦虚可有点儿过分了。”

“真不是谦虚,主要是搭戏的人合适。”

江弦道:“你们看我演的唐僧和女儿国王之间含情脉脉,这其实不是演出的好,这只是我们俩真情流露出来了,再稍微克制一点。”

“对、对,朱琳老师演的也非常精彩。”

龚浩翔竖起了大拇指,“朱琳老师这个女儿国王诠释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惊为天人!真是惊为天人!”

“yes、yes!”

贝托鲁奇也给出肯定:“最重要的是她身上的那种气质,尊贵而多情,你妻子真的生来就是女王,骨子里就是女王。”

如果说之前,朱琳还和尊龙一样,在贝托鲁奇的心中有些摇摆不定。

那现在,贝托鲁奇的心已经完全坚定下来。

朱琳就是最合适的演员!

后人看以前的经典,往往会觉得拍摄的其实不过如此,但在当时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江弦当然看过《西游记》,制作足够用心,但以后世人的眼光看,仍是略显粗糙。

但放在这个年代,无论是服装、道具、布景整体的感受已经做到了这个时代能做到的极致,也做到了能让观众们叹服的程度。

杨洁这拍摄组变着法给观众们呈现一幕幕的《西游》经典场景。

观众们也没看过这个啊,过瘾,几乎每一集播完,满城都是《西游记》的讨论,《趣经女儿国》这一集尤其热闹。

“哎呀,拍活了!那女儿国国王,朱琳演得太绝了,那眼神里对唐僧的爱慕,温柔又深情,让人看了心疼。”

“唐僧演的也好啊,面对情意那纠结的模样,内心那叫一个波澜四起。”

“比我看书的时候想象得还要精彩,以后肯定得反复看!”

“画面、配乐、剧情都堪称一流!”

“.”

当然了,最多的话题围绕在唐僧和女儿国王这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上。

这对儿演员为啥演的这么好啊?

懂哥马上冒出来了。

“假戏真做了呗!”

“不是真谈上了,哪能演的那么逼真啊!”

“就是,肯定是一对儿。”

“.”

人向来是喜欢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他人的。

加上这会儿信息也不发达,随着《趣经女儿国》这一集的火爆,关于江弦和朱琳的声音迅速增多。

一些媒体见风使舵,趁着当下这把热度跟着开始撰文。

这天,江弦跟着贝托鲁奇一块儿上紫禁城里转了一圈。

紫禁城可不让机动车进入。

即便是来自意大利的大导演,贝托鲁奇也只能步行。

而随着跟贝托鲁奇越发熟悉,江弦知道的电影内幕也就越来越多。

比如贝托鲁奇之所以能让各部门对他大开绿灯,《末代皇帝》之所以能成为第一部准许在故宫里拍的电影,那是因为得到了大长老的亲批。

没办法,这两年和意大利关系非常紧密。

因此在今年,中国一下子来了两个重量级的意大利人,一个是贝托鲁奇,另一个是震惊世界的男高音帕瓦罗蒂。

另外在后世很多人说,《末代皇帝》这电影的三观“不红不专”,是一部放在后世绝对无法过审的电影。

这其实是没道理的。

贝托鲁奇是gc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电影配乐坂本龙一同样是坚定的日本左翼青年代表。

对年轻时候的坂本龙一来说,中国就是他心中的“红太阳”,他曾在上学时期模仿中国组织学生罢课,还决心要创建“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音乐”,戴过红袖章,穿过红腰带,甚至戴过解放军军帽。

所以《末代皇帝》这电影拍的其实很客观,根本没去故意呈现什么所谓的“黑暗”。

且《末代皇帝》这电影从来就没被我们禁过,甚至没有删减过,只有在伊浪上映时删了些色情镜头。

而在中国上映的版本,和在意大利、美国上映的版本,连一秒钟区别都没有!

至于院线上映后有一个3小时的版本,这个版本不是“原版”而是“电视版”,是增加了一些戏份给电视台放的,这一点被许多无良媒体拿来反复造谣。

如果真按照这些媒体的说法,那《末代皇帝》这部电影,就是我们特批一位“意共”导演,带着“日共”配乐师,一起拍摄了一部黑他们这群人自己信仰的电影,然后再把这部电影禁了。

这种解读的搞笑程度,就像出土了一本乾隆年间的书,一群人解读出这个作者愤恨文字狱,字里行间都在内涵清朝政府,结果发现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乾隆。

江弦和贝托鲁奇在紫禁城里考察一圈,也是沾了贝托鲁奇的福,好些平时根本不开放的屋子,那些工作人员连钥匙都找不着的屋子,都给他俩打开了门。

踏入其中,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不论是对贝托鲁奇还是对江弦来说,这都是一种非常玄妙的感觉。

“想象一下,一百年前,不、不用那么久,几十年前,这里还有一群属于清朝的人,生活、起居.”

“和现在比他们就像是外星人。”

江弦说,“现在的世界和那时候真是不同了。”

“历史的迷人正在此处。”贝托鲁奇唏嘘着感叹。

贝托鲁奇拉着紫禁城的负责人掰扯很久。

虽然几乎所有部门对贝托鲁奇都是一路畅通,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矩是死的,是不能放松的。

比如,太和殿里绝对不许架设备,也不能拉电线,更不能放推车。

贝托鲁奇一琢磨。

好家伙,那我就只剩下斯坦尼康能用了啊!

这一点对于野心勃勃的他来说,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可惜,和故宫的负责人交涉良久,仍是无法得到许可。

不许开车进紫禁城,不许在太和殿里架设备。

这两条铁律,哪怕是贝托鲁奇,也没那么面子打破。

从紫禁城里出来的时候太阳都快下山了,江弦和贝托鲁奇道别,坐进自己那辆伏尔加之中。

徐晨辉赶紧把冷气调大一些,顺手塞一份报纸给江弦。

“江哥,您看看这个,乐死我了。”

“啥东西?”

江弦接过看了一眼,只见这份报纸上赫然写着一篇《“女儿国国王”朱琳:情陷“御弟哥哥”江弦》。

“嚯。”

“好家伙。”

江弦扫了一眼,其中对江弦和朱琳在《西游》剧组的拍摄细节大书特书。

“.在拍摄《趣经女儿国》时,剧组里弥漫着朱琳与江弦之间别样的氛围。

朱琳望向江弦的眼神,满是剧中女儿国国王般的柔情,那绝非单纯演技可诠释。

私下里,两人常避开众人交谈,分享拍戏心得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亲昵,让周围工作人员都不禁侧目。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场务回忆,有次在片场休息,朱琳贴心地为江弦递上自己准备的点心,眼神交汇间,似有千言万语。

剧中女儿国国王与唐僧那克制又深情的情感,似乎悄然延续到了戏外,朱琳对江弦的这份爱恋,虽未宣之于口,却早已在剧组中成为公开的秘密。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场务”讲的八卦那叫一个精彩。

说江弦和朱琳两人从第一次见面就互有好感,一起谈文学、聊见闻,还相约爬山,朱琳高跟鞋坏了,江弦就背她上山看银杏树。

浪漫!

比肥皂剧都浪漫!

江弦看完,自己也觉得可乐。

“小徐,你可真别说,他写的还真没太大毛病,我都找不出什么可以反驳的点。”

“江哥,那您也不能让这些人乱写啊,还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场务呢,嘿,丫这不是胡说八道嘛?”徐晨辉气愤的拍了一把方向盘。

“是得澄清。”

“您说现在这些报纸也够胆肥的,您这样的身份,这样的文章他们也敢乱登,真是无法无天了!”

“哈哈。”

这也是江弦这名穿越者对所经历时代的最明显体会:

人心不古。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思想得到解放的同时,胆子也迅速肥了起来。

出现各种乱象是必然的。

实际上,这种乱象在几年前就有苗头了。

马季的《宇宙牌香烟》里面不就嘲讽过么?一些无良商家为了销量,弄虚作假,夸大其词。

讽刺归讽刺,这种苗头还是无法阻挡的,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嘛。

文学界如今也是这样。

话说从今年开始,传统文学就有种颓废劲儿。

没错,颓废劲儿。

别看先锋如今风光无限,风头无两,但相比于80年代前期那种文学井喷的势头,如今这种传统文学宛若泄了气的皮球似得一泻千里,还是被很多嗅觉敏感的文学工作者所觉察了出来。

没办法,传统文学的黄金年代就这么一阵儿。

从现在开始就慢慢萧条,80年代初是黄金年代,90年代初是白银时代,2000年初是青铜时代,到了10年以后就是黑铁时代,20年以后就进入了“传统文学是否会没落”的恐慌之中。

江弦稍微回了回神,瞅一眼眼前的这份报纸。

哟,还是一份山东的小报。

“山东啊”江弦微眯双眸。

遥想当年,他把《高山下的花环》版权给了山东文联,给了山东文联那么大一份人情。

这不就派上用场了么?

“主编,您今天来的挺早啊。”

“嗯。”

主编钟德辉朝编辑笑笑。

《山东每日话题》是一份由济南文联负责的报刊,发行量比较固定,体量也不算太大。

不过最近编辑部里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前段时间,他们灵机一动,趁着《西游记》《趣经女儿国》这一集的播出,刊发了一篇揭秘文章《“女儿国国王”朱琳:情陷“御弟哥哥”江弦》。

没想到这篇文章精准的戳到了老百姓的味蕾,迅速爆火。

老百姓的感情是很单纯的。

这年头也没见过那么多坏人啊,再加上纸媒的公信力很高,所以对纸媒的信赖还是很高的。

就别说这年头了,一直到网络时代全面到来之前,甚至网络时代到来很久之后,公众还是非常信赖纸媒上的话。

本来就对朱琳和江弦这一对儿CP充满感情,这时候看到这篇文章,那更是相当之激动。

因此,这篇文章迅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他们《山东每日话题》也跟着发行量大涨一次。

当然了,在推出这篇文章之前,钟德辉也有过顾虑。

和淳朴的老百姓不一样,他是混文学圈的,当然知道大名鼎鼎的作家江弦有一位娇妻夫人,就是演员朱琳。

不过编辑的一番话打消了他的疑虑。

“他俩本来就是福气,咱又没说错,有什么好追究的呢?”

如今再看,报纸取得了这样好的发行成绩。

说明这样的险,还是值得冒的!

钟德辉正得意于自己的魄力非凡,结果下一秒就被叫去谈话。

1978合成系文豪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