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咱们家菜吃不完,放着也是坏,不如拿到镇上赶集日去卖了,换点油盐钱,或者能换点布票也好。”苏晓晓一边麻利地将豆角掐头去尾,一边对李桂香说道。
李桂香正在纳鞋底,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眉头蹙了起来:“去镇上卖菜?这……抛头露面的,再说,供销社那个钱串子,能让咱们好过?”
她想起上次闺女买农具时受的闲气,心里就犯嘀咕。
苏晓晓放下手里的活计,挨着母亲坐下:“娘,时代不同了,自留地的东西拿去集市换点零用,政策是允许的。
至于钱串子,咱们光明正大,他还能吃了咱们不成?总不能因为怕他,就眼睁睁看着好东西烂在地里吧?”
李桂香看着女儿清澈又带着股韧劲的眼神,心里松动了几分。这些日子,家里的变化她是看在眼里的,女儿确实有主意,也争气。
“那……那就试试?”李桂香还是有些不放心,“我陪你一起去。”
“好!”苏晓晓甜甜一笑。
赶集日这天,天刚蒙蒙亮,苏晓晓和李桂香就挑着两担子水灵灵的蔬菜出发了。
扁担一头是翠绿的黄瓜、油亮的茄子,另一头是红彤彤的番茄和嫩生生的豆角,上面还盖着几片大大的南瓜叶保鲜。
镇上的集市已经人声鼎沸。这是苏晓晓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做“买卖”,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李桂香也是头一回,拉着苏晓晓的胳膊,在拥挤的人潮中找了个不起眼的墙角,把菜篮子放下。
“晓晓,能行吗?”李桂香小声问,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有些局促。
苏晓晓深吸一口气,给自己鼓了鼓劲:“娘,您放心,咱们的菜好,不怕没人要。”
她把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那鲜亮的颜色和饱满的品相,很快就吸引了过往主妇们的目光。
“哎,这黄瓜怎么卖啊?”一个挎着篮子的大婶停下脚步。
“婶子,您尝尝,自家种的,甜得很!”苏晓晓拿起一根黄瓜递过去。
大婶接过,掰了一小段放进嘴里,眼睛一亮:“哎哟,是比供销社的脆甜!给我来两斤!”
开了第一单,苏晓晓的心定了大半。
她家的菜确实出挑,很快,摊子前就围拢了些人,问价的、称菜的,渐渐热闹起来。
李桂香看着女儿落落大方地跟人介绍、称重、收钱,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都让让!让让!市场管理,检查!”
一声尖利的吆喝传来,人群被粗鲁地推开。苏晓晓抬头,心头一沉。
只见供销社的售货员钱明,也就是钱串子,带着两个戴着红袖章的市场管理员,趾高气扬地走了过来。
他一眼就盯上了苏晓晓摊位上那些品相极佳的蔬菜,三角眼里闪过一丝贪婪和嫉妒。
“哟,这不是苏家丫头吗?胆子不小啊,敢在这儿搞投机倒把?”钱串子阴阳怪气地开口,目光轻蔑地扫过苏晓晓和李桂香。
李桂香一听“投机倒把”四个字,脸都白了,紧张地抓住了苏晓晓的胳膊。
苏晓晓却稳住了心神,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钱同志,我们这是自家自留地产的蔬菜,吃不完才拿到集市上换点零用,符合政策,可不是投机倒把。”
“符合政策?”钱串子嗤笑一声,指着苏晓晓的菜,“你这菜长得也太好了点吧?谁知道是不是从哪里倒腾来的?按规定,这些都得没收!”
他上次在苏晓晓那儿吃了瘪,又听了姑妈张翠娥添油加醋的一番哭诉,早就憋着劲儿想找回场子,眼下苏晓晓送上门来,他岂能放过。
“你胡说!”李桂香气得发抖,“这是我们家晓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辛辛苦苦?”钱串子翻了个白眼,“谁知道呢?我看你们就是扰乱市场秩序!”
他使了个眼色,旁边一个管理员就要伸手去拿菜。
“住手!”苏晓晓厉声道,“钱同志,凡事要讲证据。你说我们投机倒把,证据呢?就凭我们菜种得好?这是什么道理!”
她声音清亮,条理清晰,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也开始议论纷纷。
“这小姑娘说得对啊,自家种的菜,怎么就成投机倒把了?”
“就是,我看这菜水灵得很,不像是倒腾来的。”
“这钱串子,平时在供销社就牛气哄哄的,现在又来欺负人了!”
钱串子听着周围的议论,脸色有些难看,但依旧强硬道:“少废话!今天这菜,我说没收就没收!”
就在这时,人群里挤出一个人,急切地说道:“钱同志,你可不能冤枉好人啊!这位苏晓晓同志,是我们红旗村的大好人!”
苏晓晓循声望去,竟是前些日子她帮过的刘寡妇刘招娣。
刘招娣拉着一个管理员的胳膊,大声说道:“苏晓晓同志心善得很!前阵子我们村修水渠,还是她出的好主意,让大伙儿都省了不少力气!
她家的菜,就是她自己一点点种出来的,我们都看着呢!她还经常帮衬我们这些困难户,怎么可能是投机倒把的人!”
“没错没错!苏家丫头能干着呢!”另一个红旗村的村民也站了出来,“她家的自留地,打理得比生产队的还好!”
有了人带头,几个买过苏晓晓菜的镇上居民也帮腔:
“这姑娘的菜确实新鲜,我刚买的,不像是孬货!”
“市场管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欺负人吧!”
钱串子被众人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有些骑虎难下。
他没想到苏晓晓在村里竟然还有这等名声,连镇上都有人帮她说话。
正僵持着,市场管理所一位看起来像是管事的干事闻讯走了过来,皱眉问道:“怎么回事?吵吵嚷嚷的!”
钱串子恶人先告状:“周干事,这两个人在这里搞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我们没有!”苏晓晓立刻反驳,将事情原委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又指了指刘招娣等人,“这些乡亲都可以作证。”
周干事听完,又看了看苏晓晓摊位上那些确实品相不凡的蔬菜,再看看周围群众的反应,心里有了数。
他瞪了钱串子一眼:“钱明!国家政策是鼓励社员利用自留地发展家庭副业,改善生活的!只要是自家产出,合理售卖,就不算投机倒把!你下次调查清楚再说话!”
钱串子被训得面红耳赤,却不敢顶撞,只能狠狠地剜了苏晓晓一眼,带着人悻悻地走了。
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因为这么一闹,苏晓晓的菜反而更出名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能干又善良的小姑娘种出来的好菜,之前犹豫的也都纷纷上前购买。
不到一个时辰,两篮子菜就卖得干干净净。
数着手里带着体温的毛票和几张珍贵的布票,李桂香激动得眼圈都红了:“晓晓,你真行!”
苏晓晓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只是,钱串子临走时那怨毒不甘的眼神,像根刺一样扎在她心头。这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这个睚眦必报的小人,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利用供销社的便利,会不会在其他方面给自己下绊子?
这次卖菜虽然有惊无险,还小赚了一笔,但苏晓晓明白,更大的麻烦,或许还在后头等着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