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父子罪罚

“你……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赵佶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跳了起来,脸上血色尽褪,指着赵桓的手指剧烈颤抖,声音因为极度的惊恐和愤怒而变得尖利刺耳,“什么图纸?什么火油?什么意外?!朕……朕久居深宫,一心礼佛,何曾知晓这些军国大事?!你……你休要血口喷人!往朕身上泼脏水!”

他极力否认,试图用愤怒来掩饰内心的惶恐。但他那躲闪的眼神,苍白的脸色,以及微微颤抖的身体,早已将他出卖。

赵桓静静地看着他,看着这位曾经高高在上、掌握亿万人生死的父亲,此刻如同一个被戳穿谎言的孩童般,色厉内荏地狡辩着。心中没有愤怒,只剩下一种深深的悲哀和……冰冷的决绝。

“父皇,”赵桓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事到如今,您觉得,再狡辩还有意义吗?”

他缓缓踱步,目光扫过大殿内奢华的陈设,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军器监副使刘延庆畏罪自尽,提举官王霖私通金贼、证据确凿,梁太尉安插在城中的死士张三已被拿下,招认奉命灭口、销毁罪证……这些,父皇难道真的……一无所知?”

每说出一个名字,每揭开一桩罪行,赵佶的脸色就更白一分,身体也晃动得更厉害。梁师成更是早已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儿臣再问父皇一句,”赵桓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重新锁定赵佶,“那本记录着军器监与福宁宫之间,诸多见不得光交易的账册,现在……又在何处?”

“账……账册?”赵佶眼神闪烁,强自镇定道,“朕……朕不知道什么账册!”

“是吗?”赵桓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或许……儿臣该请梁太尉来回答一下?”

他的目光投向瘫在地上的梁师成。

梁师成浑身一颤,如同筛糠般抖动起来,拼命摇头:“没……没有账册……奴婢……奴婢什么都不知道……冤枉啊官家!冤枉啊!”

“看来,梁太尉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赵桓语气平淡,对身后的陈过庭道,“陈卿,看来,需要请梁太尉……去诏狱里,好好‘清醒清醒’了。”

“遵旨!”陈过庭一挥手,两名如狼似虎的皇城司校尉立刻上前,架起瘫软如泥的梁师成就要往外拖。

“不!不要!太上皇救我!太上皇救我啊!”梁师成吓得魂飞魄散,发出杀猪般的惨嚎,拼命挣扎。

“住手!”赵佶猛地厉喝一声,脸色铁青地看着赵桓,“赵桓!你要干什么?!梁师成侍奉朕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敢动他?!”

“父皇,”赵桓迎着赵佶愤怒的目光,毫不退让,“看来您还是没明白。如今,这大宋,这汴京,是儿臣说了算!”

“国有国法,军有军纪!”他的声音陡然转厉,“梁师成身为内宫总管,却勾结外臣,贪墨军资,私通敌国,甚至……意图弑君!桩桩件件,皆是灭族之罪!儿臣今日不杀他,如何对得起城外战死的数万将士?!如何对得起这满城浴血的军民?!”

“你……你……”赵佶被赵桓这番话顶得哑口无言,气得浑身发抖。他知道,赵桓说的是事实,但梁师成是他最后的依仗,一旦失去梁师成,他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官家!官家饶命啊!”梁师成还在哭嚎,“奴婢……奴婢招!奴婢全招!是……是奴婢一时糊涂……都是奴婢的错!不关太上皇的事啊!”他试图将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保住太上皇这棵大树。

“哦?”赵桓看着他,眼神冰冷,“看来,梁太尉是想一个人扛下来了?也罢。”

他转向陈过庭:“既然梁太尉肯‘配合’,那就带下去,好生‘询问’。朕要知道,所有参与此事的人员名单,所有被动过手脚的军械详情,以及……那本账册,和神臂弓图纸的真正下落!”

“是!”陈过庭一挥手,梁师成绝望的哭喊声渐渐远去。

大殿内,只剩下赵桓和脸色惨白、摇摇欲坠的赵佶。

“父皇,”赵桓看着这位曾经让自己敬畏,如今却只剩下可悲的父亲,心中五味杂陈,“事已至此,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赵佶嘴唇哆嗦着,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儿子,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愤怒、恐惧、不甘,还有一丝……难以置信的悔恨?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颓然地跌坐回椅子上,闭上了眼睛,仿佛瞬间苍老了二十岁。

“罢了……罢了……”他声音嘶哑,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绝望,“成王败寇……朕……认栽了……”

他知道,从赵桓撕毁那封“国书”开始,他就已经输了。之后的所有挣扎,不过是加速了自己的败亡。

“只是……桓儿……”赵佶再次睁开眼,看着赵桓,眼中竟流露出一丝近乎哀求的神色,“看在……看在父子一场的份上,给……给朕留个体面吧……”

赵桓沉默地看着他,心中没有丝毫波澜。

体面?城外那些被悬挂示众的百姓有体面吗?战死沙场的将士有体面吗?历史上被掳北上、客死他乡的自己,又有体面吗?

“父皇,”赵桓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您既已禅位,便当颐养天年,不问政事。这福宁宫,以后……您还是安心住着吧。”

这是……软禁!彻底的软禁!

赵佶惨然一笑,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他挥了挥手,仿佛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你走吧……朕……累了……”

赵桓深深地看了他最后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大步离开了这座曾经象征着无上权力,如今却只剩下阴谋和绝望的宫殿。

走出福宁宫,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赵桓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与父亲的这场对峙,看似平静,实则凶险万分。他知道,自己彻底斩断了与过去的牵绊,也彻底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解决了内部最大的隐患,接下来,就是如何应对城外那数十万虎视眈眈的金军了!

他抬头望向南薰门的方向,那里,象征着大宋不屈意志的黄龙旗,依旧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