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江东幻雾.书生将略

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东幻雾·书生将略

第一节 柴桑迷雾

建安二十五年,春分刚过,江东柴桑城笼罩在一层诡异的白雾中。护民阵的船队停靠在濡须口,陈果站在船头,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山峦,手中的寒蝉戟不自觉地泛起霜花——这雾气带着股熟悉的能量波动,与南中祭坛、荆州水阵如出一辙。

“先生,这雾……”柳如烟轻抚冰戟,指尖凝结的冰晶刚成形便被雾气融化,“像是被人用幻术操纵了。”

诸葛亮手持罗盘,铜针在“巽”位疯狂旋转:“此乃圣典的‘九黎幻雾’,专为困锁地脉所设。若放任不管,三日后便是月望之期,江东的地脉灵枢恐会被抽干。”

“抽干地脉?”吕蒙握紧腰间短戟,“难怪最近柴桑百姓皆染怪病,孩童夜啼不止,原来是地脉紊乱所致!”

正说话间,水面突然泛起涟漪,数十艘东吴楼船从雾中驶出,船头立着一名青衫书生,手持羽扇却不似诸葛亮的潇洒,反而透着几分肃杀之气。

“来者可是护民阵陈果?”书生开口,声音清亮如击磬,“在下陆逊,奉吴侯之命镇守濡须,今日特来领教高招。”

张飞顿时暴跳如雷:“你这书生模样,也配与俺们‘领教’?看矛!”

陈果连忙按住张飞的蛇矛,朗声道:“陆将军误会了!我等此来,是为助江东破圣典幻雾,拯救百姓于水火。”

陆逊挑眉,羽扇轻挥,白雾中突然浮现出无数恶鬼幻象,张牙舞爪地扑向护民阵战船。柳如烟冰戟一挥,却见冰晶穿过幻象毫无作用——原来皆是幻术所化。

“雕虫小技。”周瑜轻笑一声,取出焦尾琴,指尖拨出一串激昂琴音。幻象听见琴声,纷纷抱头惨叫,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雾中。

陆逊眼神微变,却仍冷声道:“仅凭一曲琴音,便想让我相信你们?”

第二节 幻阵迷踪

陈果示意周瑜停手,孤身一人踏上小船,向陆逊的楼船而去。柳如烟想要阻拦,却被诸葛亮轻轻摇头制止:“陈将军自有分寸。”

“陆将军,”陈果站在船头,任由雾气打湿衣襟,“我知你熟读兵法,可曾见过为敌者主动暴露弱点?”他解开铠甲,露出左肋上狰狞的伤疤,“这是南中之战时,为保护一名蛮童所受的伤。圣典的祭坛下,埋的是无数百姓的白骨;护民阵的军旗上,染的是我们这些人的血。”

陆逊的羽扇顿了顿,目光落在陈果身后正在救助伤兵的柳如烟身上——那女子正用冰系法术为士卒镇痛,每凝结一片冰晶,眉头便轻蹙一次,显然消耗极大。

“若你肯信我,”陈果取出吕蒙的虎符,“吕将军已率东吴水师在下游待命,只等我们破了这幻雾,便可直捣圣典老巢。”

陆逊沉默良久,忽然转身下令:“开闸放船!”又回头对陈果道:“若你敢骗我,这濡须口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雾中传来机关转动的声响,护民阵与东吴船队鱼贯而入。柳如烟趁机跃上陈果的小船,低声道:“这幻雾会随人心生幻象,一会儿若看到什么……切勿轻信。”

陈果点头,却在抬头时看见雾气中浮现出熟悉的身影——那是他在现代的恋人,此刻正含着泪向他伸手。他猛地闭眼,再睁眼时幻象已消散,却见柳如烟正担忧地看着他。

“没事。”他轻声道,“比起幻象,我更怕辜负眼前人。”

第三节 破阵玄机

船队行至石亭地界,雾气突然变得粘稠如墨,连火把都难以照亮三尺之外。陆逊的声音从前方传来:“陈将军,这是‘九黎幻雾’的核心阵眼,寻常手段破不了。”

诸葛亮忽然轻笑:“陆将军可知,幻术最怕的便是‘心灯’?”他取出一个青铜灯台,灯油竟是用南中采集的日光草所制,“当年在南中,我们便是用这灯破了圣典的‘血魂幡’。”

灯芯燃起的刹那,黑雾如沸汤遇雪般迅速退散。众人眼前突然一亮,只见一座巨大的八卦阵横在山间,每一根石柱上都刻着扭曲的符文,阵眼处矗立着一座三丈高的青铜祭坛,坛上插着九面黑幡,正呼呼作响。

“小心!”陆逊突然拽住陈果,一道凌厉的箭矢擦着他耳畔飞过,钉入身后的石柱——箭杆上刻着圣典的蛇形图腾。

“来得好!”张飞怒吼着冲进阵中,却在踏入阵眼的瞬间消失不见。关羽脸色大变,正要跟进,却被陆逊拦住:“此乃圣典改良的‘八门金锁阵’,贸然进入只会被困死。”

柳如烟凝视着石柱上的符文,忽然惊呼:“这些符文与南中祭坛的一样!他们是想抽取江东地脉,连通其他时空的能量!”

陈果握紧寒蝉戟,转头看向陆逊:“陆将军可会破阵之法?”

陆逊羽扇轻挥,在地上画出阵图:“此阵虽诡谲,却脱不了八卦本质。陈将军率骑兵走‘生门’,烟姑娘以冰系法术冻住‘伤门’石柱,我带弓箭手压制‘惊门’,至于‘死门’……”他目光落在诸葛亮身上,“便请诸葛先生用奇门遁甲引开阵眼火力。”

“妙极!”诸葛亮抚掌大笑,“陆将军果然精通韬略,某家甘拜下风。”

第四节 书生锋芒

战斗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展开。陈果一马当先,寒蝉戟划出两道冰痕,硬生生将“生门”石柱劈出裂缝。柳如烟紧随其后,冰戟点地,冰晶如蛛网般蔓延,瞬间将“伤门”五根石柱冻成冰雕。

“杀!”陆逊的号令声中,东吴弓箭手万箭齐发,“惊门”处的圣典教徒纷纷中箭倒地。就在此时,阵眼祭坛突然爆发出刺目红光,九面黑幡无风自动,竟在空中拼出一个巨大的时空漩涡。

“不好!他们要开启时空通道!”柳如烟惊呼,冰戟脱手飞出,直取祭坛中央的水晶球。却见一道黑影闪过,水晶球被一名黑袍教徒握在手中,那人抬头,竟是失踪已久的圣典左使!

“陈果,别来无恙啊?”左使阴恻恻地笑,“你们以为毁了几个祭坛就能阻止圣典?实话告诉你,每个时空的地脉都是相连的,只要抽取足够的能量,我们便能——”

“住口!”陈果怒吼着掷出寒蝉戟,短戟穿透左使肩膀,将他钉在祭坛石柱上。与此同时,诸葛亮的火攻之计奏效,八卦阵的石柱纷纷倒塌,时空漩涡开始剧烈震荡。

“快走!”陆逊一把拉住险些被漩涡吸入的柳如烟,“阵眼要塌了!”

众人拼尽全力冲出阵外,身后传来山崩地裂般的巨响。陈果回头望去,只见石亭山的半边山体已被炸毁,清晨的阳光穿透烟尘,照在陆逊苍白的脸上——这位年轻的书生将军,此刻正握着染血的羽扇,眼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光芒。

第五节 归心之谈

战后的柴桑城,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向护民阵和东吴将士献上酒水和食物。陈果坐在临时搭建的医帐中,看着柳如烟为陆逊包扎手臂上的伤口,心中忽然生出几分感慨。

“陆将军此战锋芒毕露,日后必成大器。”诸葛亮微笑着走进帐中,手中捧着一卷兵书,“当年在隆中,我曾推演过江东局势,唯有将军这般心怀百姓又精通韬略之人,方能担起保境安民之责。”

陆逊低头看着手中的护民阵臂章——那是陈果方才送给他的,用鹿皮和孔雀翎羽制成,中央绣着个小小的“民”字。

“诸葛先生过誉了。”他抬头看向帐外熙攘的百姓,“此战之后,我才明白‘护民’二字,从来不是空谈。只是……”他目光落在陈果腰间的寒蝉戟上,“吴侯待我恩重如山,恐怕……”

陈果摆摆手,从怀中取出孙权的密信——那是吕蒙暗中转交的,信中写道:“若陆逊愿随君护民,孤当成人之美。”

“江东百姓需要你,”陈果将密信递给陆逊,“但天下百姓更需要你。圣典的阴谋横跨多个时空,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智者,在不同的时空中筑起护民的防线。”

陆逊握着密信的手微微发抖,忽然想起方才在阵中,陈果为救一名东吴士卒,硬生生用身体挡住了乱石。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所谓“护民”,从来不分地域,不论时空。

“好。”他终于点头,将羽扇郑重地交给陈果,“从此后,这把‘惊鸿扇’便随陈将军征战四方。只是——”他看向正在给伤兵喂药的柳如烟,“烟姑娘的冰系法术与这扇子倒是相得益彰,日后怕是要多劳烦她了。”

柳如烟闻言轻笑,指尖凝结出一朵冰莲,轻轻放在陆逊掌心:“陆将军肯加入护民阵,便是我等的福气。至于法术……”她看向陈果,眼波流转,“自然是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第六节 时空之约

三日后,护民阵船队再度启航。陆逊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柴桑城,心中虽有不舍,却也充满了新的期待。陈果走到他身边,指着远方的天际线:“下一站,该去许昌了。听说那里有位叫郭嘉的谋士,精通预言……”

“且慢。”柳如烟忽然指着水面,只见一道金色的光芒从漩涡中射出,落入陈果手中——那是一枚刻着星图的玉简,玉简中央,“护民”二字正隐隐发光。

诸葛亮接过玉简,瞳孔骤缩:“这是……时空护民录!看来,我们在各个时空的努力,早已被天地所记。”

陈果握紧玉简,感受着其中澎湃的能量,忽然想起柳如烟曾说过的“多个时空”——原来,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这个三国时代,更是为了所有时空的百姓。

“不管前方是哪个时空,”他转头看向柳如烟,陆逊,以及正在船头忙碌的张飞、关羽等人,“只要我们初心不改,便没有过不去的坎。”

江风拂过军旗,“护民”二字在阳光下猎猎作响。远处,雾散云开,露出一片湛蓝的天空。新的征途,就在这希望的晨光中,缓缓展开。而他们,这群来自不同时空、不同阵营的人,终将携手同行,为了那句“护民”的誓言,战至天地尽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