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冀州阴霾·义旗招贤
第一节 暗流北涌
许昌之战的捷报尚未传遍中原,一封加急密报已送至陈果案前。羊皮纸上染着暗红血渍,徐庶手指微微发颤:“袁绍次子袁熙暗中与圣典余孽勾结,欲在冀州重启‘地脉血祭’,以百姓生魂打通幽都之门。”柳如烟展开泛黄舆图,冰棱指尖划过太行山脉:“此地地势险要,若血祭成功,整个北方恐成人间炼狱。”
此时,曹操麾下荀彧不请自来,锦袍染着征途风尘:“孟德公听闻冀州异动,愿与护民阵再度联手。只是...”他目光扫过帐中众人,“青州孔融近日遭公孙瓒部将赵云袭扰,刘备亦派诸葛亮前往调解,三方联盟恐难齐聚。”陈果将护心绳上的齿轮轻轻拨转:“兵贵神速,先取冀州再说。传令下去,让甘宁率水军沿漳水北上,黄忠镇守粮道。”
第二节 易水寒盟
护民阵行至易水河畔,却见对岸旌旗招展。白马银枪的赵云单骑而出,身后燕云十八骑如黑云压境。“陈果!”赵云长枪斜指,“公孙瓒将军命我截下粮草,你若交出半数辎重,可放你等过河。”话音未落,柳如烟已踏冰而来,袖中飞出绣着百姓祈愿的锦帕:“子龙将军可还记得,当年在常山,有位老妇用最后一碗粥救过你?她如今在护民阵治下,正教孩童识字。”
赵云瞳孔骤缩,往事如潮水涌来。陈果趁机高声道:“圣典在冀州以百姓为祭品,袁熙的铁骑已踏破中山郡!子龙若执意阻拦,对得起易水河畔望眼欲穿的百姓吗?”忽有探马来报,袁熙部将高览正屠戮河间,百姓尸骸填满沟渠。赵云紧握长枪的手青筋暴起,突然调转马头:“赵某人愿借道!但战后,我要亲见那些被护佑的百姓。”
第三节 雪原智斗
冀州城外,袁熙的“霜狼军”布下“北斗冰阵”。七座冰雕巨狼口吐寒气,将方圆十里化作冰原。柳如烟望着狼眼处闪烁的咒文,轻声道:“这是圣典的‘锁魂咒’,需同时摧毁狼眼,阵法才会瓦解。”徐庶铺开冀州地形图,羽扇点向西北角:“那里有座废弃的烽火台,可居高临下。只是...”他看向陈果,“守阵的是袁绍麾下名将张合,此人用兵如神。”
当夜,陈果率轻骑佯装攻阵,柳如烟则带着甘宁的水鬼营绕道敌后。张合果然中计,将主力调往南门。当柳如烟攀上烽火台时,却见张合早已在此等候。“柳姑娘的冰系咒术,在下仰慕已久。”张合横枪而立,“但若想破阵,需先过我这关。”柳如烟冰戟轻颤,冰晶在月光下流转:“将军可知,那些被冻在冰阵里的百姓,还有婴儿在啼哭?”
第四节 阵前交心
激战正酣时,赵云率燕云十八骑突然杀到。他一枪挑飞试图偷袭柳如烟的咒术师,对张合喊道:“俊乂兄!我在护民阵治下见过真正的太平!老弱有粥,孩童有学,这才是我们该守护的!”张合望着远处被护民阵士卒用身体护住的百姓,想起自己幼年随父躲避战乱的惨状,握枪的手微微松动。
陈果趁机跃上冰狼,战锤砸向狼眼。柳如烟的冰戟与赵云的长枪同时刺出,七座冰雕轰然倒塌。“开城门!”袁熙的怒吼从城头传来,却见城门已被徐庶策反的守城将士打开。混乱中,张合突然调转枪头,架住袁熙射向陈果的暗箭:“袁公待我不薄,但某不愿再助纣为虐!”
第五节 帐中长谈
战后,陈果在冀州刺史府设宴。张合解下佩剑,郑重行礼:“昔日在袁绍帐下,只知攻城略地。今日见护民阵以百姓为根基...”他望向窗外正在分发粮食的士卒,“若将军不弃,张合愿效犬马之劳。”陈果双手扶起:“俊乂兄能来,如虎添翼。只是公孙瓒那边...”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爽朗笑声。诸葛亮摇着羽扇步入:“亮已说服公孙瓒,他愿与护民阵共抗圣典。不过...”他看向赵云,“子龙将军想留在护民阵,亲眼见证‘护民’二字如何书写。”柳如烟取出一卷《冀州民生策》:“此乃元直与当地耆老所拟,开义仓、修水渠,还需公孙将军相助。”
第六节 暗流再起
正当众人商议民生之时,荀彧面色凝重地送来密信。曹操在信中提及,吕布受圣典蛊惑,正率并州狼骑南下,扬言要踏平许昌。信末附言:“孟德公问陈将军,护民阵的军旗,能否再添一员虎将?”陈果将信递给徐庶,后者望着地图上并州方向:“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其麾下张辽、高顺皆忠义之士,或许...”
柳如烟忽然想起许昌之战中高顺的陷阵营,轻声道:“陷阵营虽为死士,却从未伤害百姓。若能晓之以理...”她看向陈果,“或许能从内部瓦解吕布军。”窗外,冀州百姓自发点燃篝火,照亮护民阵新立的石碑。陈果知道,每一次战斗,都是为了让这样的火光永不熄灭,而前方,还有更强大的敌人与更艰难的抉择在等待着他们。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