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雾像浸透的棉絮,粘在滂沱山的褶皱里。
沈力手中的羊皮灯笼,在雾中画出摇晃的光圈。
二十步外的巨岩,化作模糊的灰影。
宋焱第三次看见那株扭曲的老松时,靴底碾过一块菱形鹅卵石。
石面上的青苔被踩出新鲜的裂痕,与半炷香前的印记完全重合。
“我们一直在绕圈子。”宋焱朝着沈力喊道,指尖按着改良安州弩的木质握把。
“从亥时到现在,走了近五里路,山的高度一直没变。”
他抬头望向雾中闪烁的“星斗”,北极星的位置明显偏移。
接着说道:“这是古法迷阵,用天然地势混淆方位。”
小宗师徐长风的目光扫过地面,“脚印有重叠,我们至少围着这里绕了三圈。”
姜伯言蹲下身,用枯枝拨开落叶,露出底下排列成三角的鹅卵石:
“猎户走山最怕遇‘鬼打墙’,没想到真让咱们撞上了。”
他抬头望向宋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信任,问:
“记得公子曾说读过《河岳图经》,可记得破阵之法?”
宋焱颔首,记忆中拼凑出原主书房里那本厚厚的地理典籍:
“‘河岳九阵’中,贪狼阵借地势化形,需寻‘天枢位’——”
他指向右侧三座呈等腰三角形的巨岩:“中间岩石的阴影与地面石笋重合处,便是阵眼。”
沈力握紧佩刀:“该如何确认?”
“用弩箭试。”
宋焱扣动扳机,三连发弩箭破空而出,钉在中间岩石的第三道裂缝上。
轰然声响中,地面浮现出蜿蜒的磷火。
勾勒出巨龟般的轮廓,龟首正指向东南方的云顶山。
“跟着磷火走,每七步踩在龟甲的凸起处。”宋焱示意肖兰留意树冠,“阵中机关多藏于高处,肖姑娘的透骨钉正好派上用场。”
话音未落,头顶传来弓弦轻颤。
宋焱猛地拽住姜承玉向后翻滚,三支淬毒弩箭擦着少女发梢钉入地面,箭头刻着庆国狼首卫的标记。
他迅速举弩反击,三连发精准射向雾中黑影的下盘。
这是他根据现代战术改良的“低姿破袭”,专克居高临下的伏击。
徐长风的长剑如游龙出海,配合宋焱的弩箭将三名杀手逼入死角。
沈力趁机点燃松明火把。
火光照亮处,可见岩石上刻着模糊的兽纹,与《河岳图经》中记载的古代图腾暗合。
“阵眼在龟首方向!”宋焱发现磷火汇聚处的巨石,其形状与星象图中的贪狼星位吻合,“徐师傅,砍断龟首前方的枯枝!”
长剑闪过,枯枝断裂的瞬间,山壁发出闷响,露出隐藏的石阶。
石阶尽头的岩石上,青苔自然退开,露出箭头指向云顶山,岩石底部刻着两行小字:
“雾起循光,遇岩分三”,显然是前人留下的破阵口诀。
“看来有人早来过。”姜伯言摸着刻痕,声音低沉。
沈力盯着宋焱:“你竟如此精通古阵!”
“你应该知道,我从小爱读书,曾经在书斋读过很多杂书,记下了些奇门遁甲。”
他指向石阶尽头渐浓的雾气,接着说:“根据图经记载,贪狼阵后必有无底峡,需用松明火把探路。”
众人刚踏上石阶,宋焱忽然停步,从背上取下复合弓。
这是他结合现代力学改良的武器,弓弦用牛筋混合麻线制成,射程比普通弓箭远三成。
他搭箭瞄准二十步外的雾团,箭矢尾部的羽毛在风中轻轻颤动:
“前方有落石机关,箭射之处,便是配重绳所在。”
弓弦骤响,箭矢划破雾气,精准切断隐藏在岩缝中的青铜锁链。
千斤巨石轰然坠落,在山道上砸出深坑,却恰好避开众人行进的路线。
沈力看着眼前的险象,几乎快要惊出了眼珠子:“宋公子究竟是文是武?”
“没什么,我学的有点杂,接下来每十步,地面会有三枚地刺,需踩在两块鹅卵石中间。”
宋焱接着朝后面说道:
“姜叔,劳烦用枯枝探路。
肖姑娘,注意两侧岩壁的凹槽,可能藏着弩箭。”
晨雾渐薄,东方泛起淡青。
宋焱摸着复合弓的弓臂,此刻的破阵智慧,对外只能归为杂学旁收,而非任何势力的秘传。
毕竟在这个节度使割据的年代,暴露过多学识只会招来杀身之祸。
转过一道急弯,众人终于看见刻在巨石上的“鬼哭峡”三字。
肖兰忽然凑近,低声道:“宋公子对古阵的造诣,怕是连江湖上的‘遁甲门’弟子都不及。”
“姑娘过誉了,都是雕虫小技。”
“我师傅曾说,破贪狼阵需懂‘天地人三才’,您刚才的方位判断……”
“不过是依图索骥,听姜叔说峡内有恶匪,专在雾天设伏,用滚木礌石对付过往商队,这让我有些担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肖兰腰间的透骨钉:“肖姑娘的暗器手法出神入化,待会儿怕是要多劳烦了。”
山风掠过,吹散最后几缕雾霭。
宋焱将安州弩重新上弦,复合弓斜挎在背,莫非剑剑鞘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
他知道,没有周王府的秘传作为依托,自己必须更谨慎地隐藏身份,用看似普通的“杂学”解释所有机变。
毕竟在这个江湖与朝堂交织的世界里,真相往往比迷雾更危险。
而他的每一步,都可能牵动多方势力的神经。
远处,峡口传来隐约的狼嚎。
宋焱深吸一口气,踏出破阵后的第一步。
……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