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老子三连!

北宋。

赵匡胤看着天幕猛然大吸了两口气,才让自己没有一下子被气死。

脸上带着惨笑道,“亡的好啊!”

“该亡!”

“后人骂的真是太对了!”

“就该把那些个畜生全部踩进泥里!”

赵匡胤像是慌了神,左看右看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盘龙棍,拎起来对着四周一顿乱砸!

“怎么就没把你们这些胆小如鼠的畜生全部吓死呢!”

“想我赵匡胤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也自认算的上好汉一条,怎么后人就如此不堪呢!”

“都怪你!”赵匡胤双目血红的看向了赵光义!

赵光义猛然两耳光子抽到自己的脸上,声音极响,把所有人都给惊到了。

“臣弟看了心难道就不痛吗?!”

“后人懦弱至此,我看了心里面就会好受?!”

赵光义龇着牙满脸委屈,他也不理解!

怎么就能软弱到这般地步,他也不这样啊!

抛开私德不谈,平心而论他也没有那么差吧!

这一路走来,他跟着大哥南征北战,虽然不如他大哥,但也算立下了汗马功劳!

怎么后人就变成了那副模样呢?

【在后半辈子的受锤过程之中,辛弃疾也只能将他满心的抱负,一腔的豪情落在了笔上】

【有人说辛弃疾的词一半是用笔写就,另一半则是用剑刻成的,这话实在是恰如其份】

【命运的不如意硬生生将这个本该如霍去病一般,在战争史上刻下锋利痕迹的武将,硬生生的逼成了一代硬核词人】

【他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辛弃疾笔下的词,到底有多硬核!】

不给所有人反应的时间,天幕上画面一转。

一道豪迈至极的声音响彻整个天际!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满江红·老子当年》”

“老子兴不浅,歌舞莫教闲!——《水调歌头》”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沁园春·戍申岁》”

....

“啊?!”

“谁教他这么写词的?”

“一上来就是老子当年?”

这突如其来的老子三连,听的天幕前无数人都瞪圆了眼睛。

你妈的,诗词原来还能这么写吗?

但仔细一想,这词从辛弃疾嘴里面说出来好像又很对!

甚至就该是他说出来的!

“学会了学会了,以后我写词也这样,老子当年!”

“你可拉倒吧,别人这么写是因为他叫辛弃疾,请问你哪位?”

“你管我,反正写了再说!”

......

曹植双目圆睁,用力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感觉好像要长脑子了。

原来这词还能这么写!

实在是有些...不拘一格!

李白眼睛一亮,心中暗道,学会了学会了,以后写诗看看能不能也这样写一下。

别的不谈,听起来是真过瘾啊!

李清照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原来这辛弃疾跟我是同乡~”

“难怪如此有才华,不错不错,本小姐认同你了,就先不挑你的缺点了吧~”

.....

天幕中那道豪迈的声音仍在继续。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水调歌头..》”

各时空无数人笑着摇了摇头。

看了这辛弃疾的平生,再听着这一句句诗词,忽然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

难怪后人言,辛弃疾的狂不让人觉得讨厌。

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说。

反正就是很特别的那种,让人为他的命运扼腕,再听着这一句句豪放诗词的时候,就好像透过这些词看到了他的心。

看到了那个年二十三,气吞万里如虎的少年郎!

【而除了豪放派的诗词,辛弃疾的婉约词更是一绝!】

与此同时天幕的声音变成了一个大气端庄的女声。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鹧鸪天》”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

画面徐徐而过,每一句词被唱出来时,又将辛弃疾二十三岁之后的岁月播放了出来。

那个在一日日苦闷中,反复咀嚼着满腔苦意的少年在这些词中渐渐老去。

天幕前无数人此刻如闻仙乐,简直听的如痴如醉!

怎么就能写的这么好呢!

每一句都像是写到了人的心坎里面!

辛弃疾浑身的才气在这一刻像是透出了天幕,让他显得熠熠生辉!

“哈哈哈哈,词中之龙!好一个辛弃疾啊!”

“怀民,我等举杯敬幼安一杯!”

苏轼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忽然泪水从眼眶中滑落下来。

作为一名宋朝人,他如何能不为这些赤胆忠臣而伤心。

国家沦落至此,有如此多热血男儿甘愿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为何那朝廷就是看不到呢!

“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晚年杜甫端起一杯浊酒,细细品味着其中的苦涩。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王维抓起了一把红豆对着天空挥洒了出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各时空无数人默默念着这一句词,这一刻文字仿佛化作了真实的记忆涌上心头。

每个人似乎都在自己的记忆中看到了什么。

“从此以后青玉案再无人可写!”有人目光狂热的看着天幕。

“这还写什么,写个蛋!”书生苦笑一声将笔一扔。

“词中之龙,服了,某是真的服了!”

“真乃天授,怎么有人能这么离谱,这么能打不说,还这么能写?!”

服了,彻底服了,这一刻再无人对词中之龙这个评价有不满。

真如后人所言。

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

【你们说,辛弃疾在灯火阑珊处看到的那个人,究竟会是谁呢?】

【南宋那段历史真的是充满了遗憾,那一群胸中满是家国意气,民族大义的英雄们,真的不应该落的如此下场】

【他们的悲愤便是倾九天之水似乎也难以诉完】

......

就在天幕下无数人沉默无言之际,一道声音忽然响彻了整个诸天万界!

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