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天京城外最后一座堡垒地堡城下,李臣典的刀柄在掌心烙出红印,他望着壕沟里漂浮的断肢,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雨花台庆功宴上吃过的炖蹄髈。
那些泡得发白的指节在血水里起起伏伏,像极了浮在酱汤里的八角茴香。必
三伏天的腐臭混着火药味钻进鼻腔,他扯开领口铜扣,瞥见自己颈间挂的翡翠观音沾了血痂,这是攻破天堡城时,从某个太平军女官尸身上扯下的。
\"大人,朱把总的人头...\"亲兵捧着裹红布的托盘,腥气惊飞了落在营帐顶的乌鸦。
那畜生扑棱棱掠过湘军大营,翅膀拍打着\"吉字营\"褪色的旌旗,旗角缠着半截人肠子。
掀开红布的刹那,李臣典的胃袋猛地抽搐。朱洪章怒睁的右眼插着半截竹签,左眼眶却空空如也——方才敢死队溃退时,有个独眼伤兵硬说朱把总的眼珠能辟邪。
他认得竹签上暗红的纹路,那是太平军在紫金山毛竹上刻的十字咒,湘军管这叫\"见血封喉\"。
帐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曾国荃的亲随举着黄绫圣旨撞进来。
李臣典瞥见\"畏葸不前贻误战机\"几个朱砂字,后槽牙咬得咯咯作响。
圣旨边角沾着抹可疑的油渍,让他想起曾国荃总爱在军报上擦手的习惯。
亲随靴底粘着片指甲盖大小的金箔,怕是九帅又在用金叶子试火炮射程。
\"地堡城拿不下,李中堂的淮军可就要来分功了!\"亲随阴阳怪气地掸了掸马蹄袖,袖口金线绣的蟒纹缺了只眼睛。
李臣典抓起朱洪章的头颅按在案上,蘸着尚未凝固的血,在军令状背面画了道歪斜的箭头,直指地堡城西南角的排水暗渠。
血珠顺着\"三日必克\"的墨字蜿蜒,像条赤蛇钻进湘江舆图的褶皱里。
暮色降临时,营中飘起煮马肉的焦香。伙夫往锅里撒着从南京城外掠来的野茴香,几个伤兵围着篝火刮箭镞上的碎肉。
李臣典蹲在暗渠出口处的芦苇丛里,指尖捻着湿滑的青苔,这是今早斥候冒死带回来的,上面还黏着半粒没泡发的糯米。
\"大人您看,\"罗逢元举着火折子凑近石缝,\"糯米灰浆,掺了桐油。\"
火光映出排水口龟裂的纹路,像极了曾国荃书房里那方歙砚的冰裂纹。
李臣典忽然笑起来,笑声惊起芦苇荡里的夜鹭。三日前在孝陵卫抓的太平军细作,指甲缝里就藏着这种灰浆。
罗逢元解开缠腰的油布包时,五十斤英国甘油炸药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
这是半个月前用二十担洞庭春茶从英国人手里换来的,裹炸药的油纸上还沾着上海租界妓院的胭脂。
黄浦江上的咸腥气还凝在油纸褶皱里,混着江南制造局刚出膛的炮管味道。
\"这玩意比娘们还金贵。\"王远和用匕首挑起一撮炸药,火药细末洒在写满人名的生死状上。
名册第一个就是朱洪章,血迹盖住了生辰八字。纸角蜷曲发黄,分明是从城隍庙扯的功德簿。
七月初二的夜闷热异常,三百敢死队员在龙脖子山坳里褪去甲胄。
黄润昌给每人发了两枚墨西哥鹰洋,银元边缘特意用锉刀磨出锯齿,\"活着的凭这个领百两,死了的塞嘴里当买路钱。\"
有个娃娃脸的新兵哆嗦着想把银元塞进肛门,被王仕益一脚踹进泥坑,三日前攻天堡城,就有蠢货这么干,结果被炸开的银元削了半边屁股。
子时三刻,云层吞没了残月。李祥和打头摸向排水暗渠,腐臭的污水漫到腰际,成团的水蛭顺着扎紧的裤管往里钻。
暗渠石壁上嵌着太平军布置的竹刺阵,先锋队的尸体像风干的腊肉挂在尖刺上。王远和摸到具浮尸怀里的《赞美诗》,羊皮封面上用金粉写着\"天兄耶稣\",这定是某个两广老长毛的遗物。
身后突然有人踩翻浮尸,太平军的梆子声在头顶炸响。
李祥和反手甩出浸过鸦片的吹箭,哨塔上的圣兵栽进污水潭,惊起成群绿头苍蝇。
罗逢元趁机点燃火折子,幽蓝火苗映出渠壁密密麻麻的刻痕:\"咸丰十年,衡州刘老五到此挖煤\",这哪里是什么排水渠,分明是早年废弃的煤道。
\"点火!\"罗逢元嘶吼着甩出火折子。
王仕益怀中的炸药包引线嗤嗤作响,这个江西老表竟哼起了采茶戏:\"正月里来哟,新姑爷上门...\"他想起离家那日,新妇将浸了雄黄酒的红鸡蛋塞进他包袱,蛋壳上还画着避邪的钟馗像。
第一声爆炸掀翻了地堡城的火药库。守将吴人杰正在给洋枪装填鹿骨粉,气浪将他拍在砖墙上时,他恍惚看见幼子过年时放的窜天猴。
三日前从仪凤门运来的西洋火药,此刻化作赤龙啃噬着他的战靴。他拼命抓向腰间铜牌,那是翼王石达开赐的\"真忠报国\"腰牌,却摸到截热乎乎的肠子。
地动山摇间,李臣典在总攻鼓声中咧开干裂的嘴唇。
他看见浑身着火的太平军像熟透的柿子从垛口坠落,有个圣兵在火海中高举《圣经》,羊皮卷瞬间化作灰蝶。
黄润昌抢过弩箭射穿抱火药桶的伤兵,飞溅的血珠在半空凝成诡异的红雾,竟隐约显出弥勒佛的法相。
朝阳穿透硝烟时,地堡城旗杆上飘起了残破的\"曾\"字旗。王远和踩着焦尸堆寻宝,在炸塌的望楼下摸到个尚有余温的银锁片,正面刻着\"长命百岁\",背面是\"太平天国壬戌年制\"。
锁芯里掉出撮胎发,缠着根褪色的红绒线,这让他想起自己那未满月就夭折的长子。
突然西南角传来惨叫,幸存的太平军点燃了最后的地道。
李祥和跌进三丈深的地穴,火把照亮洞壁密密麻麻的抓痕,这是被活埋的湘军工兵用指甲抠出的最后遗言。
有处刻痕格外清晰:\"同治三年五月初七,张二狗与翠姑成亲\",旁边还画着对歪歪扭扭的鸳鸯。
硝烟散尽时,李臣典在地堡城粮仓里发现三十担发霉的糯米。
米堆里埋着具女尸,颈间挂着与他相同的翡翠观音。
尸身手中紧攥的账本上记着:正月十八,送李大人洞庭春茶二十担。墨迹未干处,赫然是他给曾国荃拜年的私印。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