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收网

赵清虎这次过来不用通报,宋天赐也早就等候在衙门堂口。

“县尊大人气色好了不少,病大好了”

“咳嗽风寒而已,无妨的,两贴药下去就好了,赵农令请入座!”

赵清虎穿了官袍过来,他是正七品,跟宋天赐是一个级别。

所以,他坐在了大堂内第一个太师椅,对面就是负责记录的典吏。

今天来的人多,不仅是宋天赐、赵清虎。

还有县丞、主簿、通判,算是维持县衙运转的几个头目都到场了。

“啪!”

赵清虎刚刚入座,宋天赐手中惊堂木拍了下来,把他吓一跳。

这也太突然了,好小子,你是懂吓人的。

“带犯人!”

宋天赐一声令下,立马就有人把胡媚娘,还有另外一个中年妇人押了上来,是戴着手铐的。

“狗官!草菅人命的狗官,你们不得好死。”

好家伙,那中年妇人刚刚进来,立马就破口大骂。

“啪!”宋天赐虽然年轻,但是脸上并没有显露怒火,只是再次拍了一下惊堂木,“大胆朱李氏,胆敢咆哮公堂,来人,掌嘴二十,让她闭嘴!”

“狗官,你不得好死的,吃着民脂民膏,背地里藏污纳垢,官官相护,我就是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啪啪啪---”

赵清虎微微皱眉,这朱李氏有点不对劲啊。

就四十板子,正常也打不死人,还要流放三千里呢。

知道自己给孙安打过招呼,要她们的性命了

可你上来,不应该是求饶喊冤吗,不按套路出牌啊,竟然直接就开骂,激怒宋天赐,这是自寻死路啊。

四十板子也就罢了,还多挨了二十嘴巴子。

衙门掌嘴,衙役可不是用手打,而是拿着木牌子抽,好家伙,三两下下去那朱李氏就彻底闭嘴了,没办法再开口,脸颊都肿了起来,嘴里面血水不停往外淌。

二十个嘴巴子抽完,朱李氏连站都站不稳,一张脸也彻底成了猪脸,只能趴在地上从喉咙里面发出一声呼呼声,似乎是还在咒骂。

“行刑!”

宋天赐也没犹豫,直接抽出了签牌扔了下来。

衙役们立马就搬了条凳进来,押上胡媚娘两人便开始打板子。

四十板子下去,两人屁股上也没了好肉,衣服都被鲜血染红,看上去挺凄惨的。

期间,赵清虎为了做戏做全套,还给孙安使了个眼色。

孙安回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在场都是混官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无人能及,大家都看到了。

四十板子下去,胡媚娘两人已经彻底晕死了过去,像是死狗一样被人拖了出去。

赵清虎跟着宋天赐去了后衙,知道了一些事情。

根据衙门的人暗中探查,已经掌握了另外四人行踪,收网就在今晚,就看看是否还有隐藏的人没跳出来。

赵清虎没在县衙等结果,他就是来演一场的,任务完成,便走了。

去豆腐店看了看,门庭若市,来买豆腐的客人不少,大姑娘小媳妇,挎着篮子,离开的时候,篮子里面都有一些豆制品。

豆腐依旧是两文钱一斤;老豆腐有两种,一种跟正常豆腐一样大小,就是紧实一些,用的料多,三文钱一斤;一种是彻底压实的,五文钱一斤,用来炖红烧肉的;腐竹是三十文一斤,毕竟是干货!

豆干十文钱一斤,豆皮千张也是。

最贵的是豆腐乳,一小坛子,大概就是两斤,需要二百文一坛。

没办法,这豆腐乳放的盐多油多,买回去可以当盐用,自然要贵一点。

寻常十口人家,买回去一坛,能吃一年呢。

“爹!”

三郎正在盯着二牛算账收钱,见赵清虎来了,立马走了过来。

开店后,这还是赵清虎第一次来店里面。

“老爷!”

二牛跟几个小厮,连忙也喊了一声。

赵清虎摆了摆手,跟三郎来到了后院。

后院有两个房间,一间是二牛的卧室,另外一间是给三郎准备的,也当做库房用。

“生意怎么样”

“嘿嘿,爹你也看到了,咱家这个店开对了,特别是早上的豆浆、豆花,还有腐竹、豆干、千张这些,都是陈氏豆腐坊没有的,卖的很好,一天有二三两银子的营收。”

赵清虎满意了,县城就是县城,市场比清水镇大。

“对了爹,刚才来了一个客商,说是想要大量采购腐竹,往外面贩售。”

这么快沿河县不愧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他们家的腐竹,这么快就吸引了客商过来。

“听那客商说,他是在酒楼吃了,感觉不错,这才找上门的,要往南边贩售。”

“他想要多少”

“两千斤。”

两千斤,正常价格是三十文,六十两银子啊。

“有谈价格吗”

“我没降价,他也同意了,就是货要得急,三天后他们的船就要往回走了。”

“三天时间可不够啊,咱家准备的腐竹也不多,只有一千多斤!晾晒肯定来不及,要弄一个烘干房。”

“可以吗爹,这可是大买卖,有了第一次若是卖得好,肯定有第二次。”

“可以,你去谈吧,我回去就让你大哥弄,后日送来店里面。”

“好嘞爹。”

三郎兴奋了,这也是他谈成的第一笔大买卖。

两千斤腐竹啊,对比这些,以前送豆腐去清水镇,那都是小打小闹。

“你盯着点,我回去了。”

到了码头,有两个小子正在等着。

“清虎叔!”

是赵大清的两个儿子,都是自己的堂侄。

“走吧,快点回去,还有事情。”

坐船比坐马车舒服多了,没有颠簸不说,一路上还能欣赏一番竹溪的沿岸风景。主要是赵清虎试过,他不晕船。小船在溪水上走的也稳,竹溪水也没有什么大浪,不会左右摇摆,自然不容易让人晕船。

就是春寒料峭,竹溪之上还是有些冷的,赵清虎紧了紧身上的官袍。

好在出门的时候,在里面穿了棉衣,否则真扛不住。

秦老爹打造的小船,就是很常见的渔船。

左右有两个船桨,固定在船舷上的木桩上。

那船桨足够长,尾巴能左右交叉在一起。

行船的时候,摇桨的人,双手左右把着两个船桨尾部的横柄,往前一推,经过杠杆原理,探入水中的船桨就会往后动起来,对溪水形成推力,反作用力让船往前。

力道用老,刚好浆叶翘起来脱水而出,摇桨的人往回收身子,船桨贴着水面往前,阻力小。

船桨再度落水的时候,人也刚好直起了腰,浆叶入水,重复往前推。

这还是个技术活呢,几个小伙子,也是学习了好几日才能直线行船。

赵清虎也试了试,原地打转的就是他。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