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终抵福地!

昨晚一场暴风雨,让这个世界的植物,开启了最后的‘狂欢’。

黑湮风灾固然给万物带来伤害,可是在它的逼迫下,万物也在争命。

相比其他的树木植物浑浑噩噩,一切只能依靠本能,余安更能清晰的感受到天地间的那种剧烈变化。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经历黑湮风灾,所以并不清楚往年的黑湮风灾是什么模样,但他却从余老汉一家口中知晓,今年的黑湮风灾,不同于往年。

也将会更加的残酷。

幸好他在之前成功抓住冥冥之中,烙印在天地间的那一抹律动,并踏入胎动,开启了自身进化之途。

通过自身的对比跟猜测,余安觉得,这个世界的植物,在生死危机下,凭借着本能进化,日久天长,甚至一代又一代,终于打破原身的枷锁,拥有了一丝不凡之相。

这便是稀有种!

余安很幸运,因为他穿越后,醒来便是稀有种,让他直接跨过最难的阶段。

而稀有种的不凡之相,可以看做是一种简单的意识,类似于点化开窍,在这种状态下,或主动,或被动,最终感知到天地间那抹律动,让自己开启新一轮的进化。

别的稀有种如何,余安并不清楚,因为除了他自己,他还没接触过任何一棵稀有种。

但他自己,光是幼生期就分成三段。

一段对应着普通人。

二段对应着胎动。

三段对应着炼气。

如今,他正处在二段,并且在余家的喂养下,仿佛没有瓶颈般突飞猛进。

只不过想到自己那第二门神通,他就感觉眼前仿佛被浓浓的黑暗遮住。

人类需要仙缘才能突破到炼气境,那么他呢?

也需要仙缘吗?

尤其是他本身就能结出仙缘,无非就是时间比较长,或者直接消耗寿命。

但他结出的仙缘,他自己能炼化吗?

还有结缘神通最后的那段话:榆钱为因,缘落为果,凡结缘之生灵,死后反哺,可加速己身成长。

所以,他自己炼化自己神通结出的仙缘,岂不是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循环?

可那些由高境界修仙者凝练出来的仙缘,他敢炼化吗?

除此之外,就只有每年黑湮风灾过后,由天地凝结出来的仙缘了。

这种仙缘也叫先天仙缘。

但论里面凝结的神秘气息,反倒是不如由高境界修仙者凝聚出来的仙缘效果强。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优势,大概就是利用这种先天仙缘突破的时候,往往会更契合自身。

只不过,这种先天仙缘实在太稀少,而且往往不起眼,很难发现。

时间一久,先天仙缘也会慢慢消散,重新回归天地。

九成九的炼气境,都是利用高境界修仙者凝聚出来的仙缘,才得以突破。

在余安看来,或许这种由天地凝聚出来的先天仙缘,才是正途。

至于别的,不管是高境界修仙者凝聚的仙缘,还是他结出的仙缘,往往更容易掺杂一些别的‘东西’。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权,永远都被那些高境界修仙者所掌握,别说普通人,就算是低境界的修仙者也未必知情。

或者说,这里面有某种隐秘,有的仙缘有‘毒’,有的仙缘没‘毒’。

如果余安没有结缘神通,恐怕打死他也不会联想到这些。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苦苦求得的仙缘,又怎么可能去怀疑?

自身结出的仙缘,余安觉得大概率不可能帮助自己晋升,而由高境界凝聚的仙缘,他又不敢炼化,难不成指望天地凝聚的先天仙缘?

问题是,他又不会走,怎么去搜寻?

指望别人搜寻到给他,更是一种奢望。

又有谁会这么傻?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想多了,甚至等他达到相当于胎动圆满以后,不需要仙缘,自然而然的就能突破了。

如此也是最好的结果。

而他当务之急,无疑还是继续强化自身,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黑湮风灾。

就连余老汉都费心费力的用石头把他围拢起来,他自己,又怎么能不自强?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的性命。

另一边,前往新月福地的队伍,也在继续跋涉着。

经过铁链桥一事,后面的路途中,大家的注意力也更集中,时刻关注着周围可能出现的危险。

要是再碰到一两只强大的妖兽,他们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这次,碰到水元龟,既是巧合,也是必然。

一切的根源还是昨晚那场突如其来暴风雨,打破了所有既定的安排。

在即将到来黑湮风灾威胁下,没有人敢去赌,不管是人类,还是妖兽,自然都要抓紧赶回福地避难。

如此,撞到一块也就不稀奇。

否则像往年那般,几乎很少会碰到危险。

或许也正是这个缘故,所以他们并没有碰到劫修。

这会的劫修,要么没反应过来,要么专门针对那些富裕的聚集地,哪有时间搭理牛脊岭这一类贫瘠的小聚集地。

为了赶路,众人一直都没有停顿歇息,即便到了中午,饿了,也是一边走,一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干粮吃。

“大山叔叔,这是我爹早上蒸的灵米,你们吃。”

李铁柱刚满十岁的闺女在母亲的吩咐下,抱着一个饭盒来到余大山面前。

正打算掏出普通米饼吃的余大山愣了愣,随即说道:“不用了,你跟你弟弟,还有你娘吃就行。”

其实,余大山背后的包裹里,也有一些灵米,不过他是打算等到了福地再吃,为了能早日突破到胎动圆满,他不得不去‘奢侈’。

他知道,铁柱家也不宽裕,不然就不会跟老娘留在聚集地,而对方之所以准备灵米,显然也是为了送给他。

就如同早上那柄长刀。

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可谓是最朴素不过的道理。

尤其是经历了铁链桥一事,铁柱的媳妇更明白应该怎么做,自家男人不在身边,她又带着两个孩子,此时此刻,乃至到了福地,她能够依靠的,就只有余家三兄弟。

更准确的说,是余大山。

“大山叔叔,给你。”

李月踮着脚,将饭盒往余大山怀里一塞,甚至不管他有没有接住,就撒手退了回去,然后乖巧的接过母亲递来普通米做的饭团,大口吃了起来。

见到这一幕,余大山犹豫了下,终究没有再还回去。

因为他看出铁柱媳妇的坚定。

叹了口气,余大山打开饭盒,里面摆着三大碗灵米,差不多得三斤。

想了想,余大山拿出一碗,剩下的交给余二山,动脑筋的事情,他一向不喜欢。

余二山接过饭盒,直接将其中一碗送给了赵坤,尽管后者一再推辞,但还是没能拗过他。

赵坤则将那一碗蒸熟的灵米分给了赵家栋跟赵翠莲。

而余二山跟余小山,再加上铁柱的一对儿女分食一碗。

如此分配,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仿佛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

周围不少人都看到他们分食灵米,有些羡慕的咽了咽口水,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只有铁柱媳妇,他们说不定会去‘借’一碗吃。

但不管余大山还是赵坤,都不是那么好惹的。

何况还有个好打架的赵家栋。

吃完饭,又经过近两个时辰的赶路,在遭遇了几次小波折后,众人终于来到了新月福地的笼罩范围。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朝着不远处的新月福地望去。

苟在末法福地当树祖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