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云烟般消散

一旦他们离开城门,后续处理将更为棘手。

并不是说将灾民送出城外便完事,相反,留在城内反而更难管理,且易生事端。

朱慈烺曾在太原府复制过类似的成功案例,这类事情如今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先集中所有灾民,才能便于掌控。

……

“爹,我们是不是要出去了?”

城内,距城门不远之处,一家三口静静注视着城外的粥棚,内心陷入挣扎。

他们同样是灾民的一员,为了生存,逃离家园来到京城。

历经千辛万苦,总算赶在城门开启的瞬间,全家混进了城内。

这使他们在乱世中得以存活。

即便进入京城,仍难以果腹。

……

然而,有时候也会遇到好心人愿意伸出援手。

城外的灾民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真的是一点吃的都没有。

说不定哪天醒来,就再也醒不过来。

因此,站在城门前,他们心中充满了恐惧。

“别出去!”男人说道。

旁边的女人咽了咽唾沫,准备听从丈夫的话。

“这可能是官府设下的圈套,出去了恐怕就回不来了。”

男人的话并非毫无依据,之前确实有人出去了。

那些人出去后开始排队领食物,但想要再回来时却被守门的差役挡在外面。

而且这些差役态度恶劣,还带着武器,丝毫不讲情面。

“爹,我饿。”忽然,怀里的三岁小孩开口了。

夫妻俩看着孩子,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最终,男人仿佛下了决心。

“我去,你留在这里。东城墙那边有个小洞,要是我拿到吃的就递给你,你给孩儿喂。”

说完,男人站起身,拖着虚弱的身体走向城门。

“当家的……”女人看着男人,心里忐忑不安。

在这个时代,没有男人保护的女人和孩子,能活过两天就算幸运了。

但如果跟着男人出去,万一真是官府的陷阱,专门引诱城里的灾民出城,那该怎么办?

女人抱着孩子,提前朝那个洞口走去。

男人则避开城门,守门的士兵只瞥了他一眼,说:“出去后,没凭证就别想进城!”

普通的住户都能搞到凭证,而他们是灾民,根本弄不到。

这意味着一旦走出这个门,就回不来了。

但为了食物,为了家人,男人义无反顾地冲了出去。

队伍很长,他在最后面。

他身体很虚弱,虚弱到只能慢慢走,话都说不清楚。

所以,他不敢插队,害怕被揍,因为他无力反抗。

还好,四周有官兵看着他们。

大家都规规矩矩地排队,粥棚的大锅一直没停过。

不停地煮着,好像每个人都能分到。

香味已经飘到了他的鼻尖。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更多的期盼。

终于轮到了他。

当他走到锅前,看到那锅煮得浓稠的白米粥,顿时愣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以往官府也曾救济过,可那些粥里能见到几颗米就已是极限,哪像眼前这般如此实在。

灾民们别无选择,连水都喝不足,怎么可能拒绝这样的赈济?

然而此刻,面前的小吏为他盛了一碗满满的、犹如白米饭般的粥,他竟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是甜的。

他明白,自己再也不会挨饿了。

但他没有急着享用,而是端着这一碗像米饭的粥,匆匆走向远处的城墙。

城墙下有个小洞,不大不小,正好可以放下他的碗。

就在他准备将碗放入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你在这做什么?”

他抬头一看,是一位穿着华丽的富家公子。

“公子……我的妻儿在那边,他们也没有吃的。”他低声说道,带着几分谦卑。

“为何不把他们带来?这样你们就可以各吃三碗了。”朱慈烺好奇地问。

“我们担心这是官府设下的圈套,引我们出去,让我们无法回去。以前这样的事发生过太多次了。”汉子解释道。

朱慈烺沉默片刻,听着城墙另一边传来的狼吞虎咽声,叹了一口气,“带你的妻儿出来吧,明天还会有粥。”

汉子睁大眼睛,难以置信地问:“真的吗?”

“我不会骗你,不信的话,明日自见分晓。”曹彰在一旁说道。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汉子哪里还不明白,这场赈济背后定与这位贵公子脱不了干系。

——

曹彰让人又送来一碗粥后,汉子对眼前的富家公子完全信服了。

但他依然没有让妻子和孩子进来,因为外面没有住处,而且城外的治安也远不如城内安全。

汉子决定今晚在外露宿,虽然外面泥泞不堪,还有蚊虫鼠蚁肆虐,但因他已经吃饱,孩子们也已吃饱,所以睡得很踏实。

第二天,那位富家公子果然再次出现,不仅出现了,还带来了装满粮食的袋子。

看来赈济并非一时之举,而是会长期持续下去。

灾情的消息逐渐传开,城内外的民众都知晓了。起初,众人像那些观望的汉子一样犹豫,但忍饥挨饿一天后,发现赈济仍在继续,便毫不犹豫地携家带口离开城区。

即便今日赈济结束,明日不再赈济也无妨。因为他们饥饿难耐,长久以来未曾吃过一顿真正充饥的饭食。

终于,京城里大部分灾民开始向城外迁徙。

朱慈烺点头示意,依然耐心等待。

周延儒今日随同太子参与赈济,这是他数十年官场生涯中首次与太子共事,竟让他这位资深政客感到些许紧张。

朱慈烺与周延儒截然不同,他行事果决,主动性强。周延儒本以为自己需协助太子处理诸多琐碎事务,然而事实证明,哪怕是最细小的事宜,朱慈烺早已妥善安排。

周延儒只能默默跟随,无言以对。然而时间一长,他忍不住开口问:“殿下,这般赈济恐怕不能持久,眼下已耗去近四万两银子、十万石粮,要知道,我们不仅需赈济灾民,军队同样需要粮饷。”

换言之,若朱慈烺此次未能从商人处征收足够税款,未及时充实国库,则可能面临军心动荡的风险。相较灾民,这无疑是更为可怕的局面。

然而朱慈烺毫无焦虑,反而笑言:“再等等,等这些灾民吃得饱些,腌菜多放一点,不吃盐哪有力气干活?”

周延儒皱眉不解,不明白太子究竟何意。

就在此时,灾民队伍中突然发生*乱。

朱慈烺与周延儒近在咫尺,看得分明,似乎是因排队引发。

昨日众人皆因饥饿无力,再加上有士兵监守,大多规规矩矩。今日士卒减少,灾民们经过昨夜的赈济后已有几分饱腹感,一些缺乏教养者便开始亡国。

“曹彰,去看看怎么回事。”

曹彰赶过去不久返回。

“殿下,无甚大事,不过是几个惹事的家伙,已被压服。”

听罢此言,朱慈烺并未过多关注。

可片刻之后,*乱再度爆发。

而且这次,似乎比之前更为激烈。

数十人卷入其中,并出现了械斗。

朱慈烺察觉异样,迈步向*乱方向走去。

曹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沉默,紧紧跟随朱慈烺。

周围的兵丁高声呵斥:\"还不快去领饭?都给我安分点!\"

\"去亡国!\"

一名饥民猛然出列,一拳将挡路的兵丁击倒在地。

瞬间,局势失控。

饥民们开始抢夺兵器。

其他未参与亡国的饥民纷纷避开是非之地,唯恐被波及。

由于兵力不足,很快数十名饥民压倒了守卫,夺取了不少武器。

就在混乱之际,朱慈烺现身,厉声质问:\"你们究竟在干什么?\"

朱慈烺气场强大,他一站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他。

\"粮食足够供给所有人,大家排队领取,那些疯子,立刻放下武器,动作快!\"

每一个字都如雷霆般震慑人心。

有些人下意识地放下了手中的器械。

然而,朱慈烺没注意到,角落里有几双眼睛在他出现时闪过杀机。

看着众人放下武器,朱慈烺并未多留心,正准备转身离开,忽然察觉身后有股强劲的风袭来。

\"小心!\"

一道身影飞扑而至,将朱慈烺推向一侧。

与此同时,另一名饥民举刀刺向一名男子的腹部。

\"爹!\"

妇人尖锐的呼喊,孩童的啼哭,以及面前暴徒的咒骂交织成一片。

\"操,找死的!\"

暴徒拔刀再次朝朱慈烺冲去。

朱慈烺注视着救了自己的汉子倒在地上,心中怒火骤起。

面对冲来的凶徒,他既不躲也不闪。

眼前的暴徒以为对方被吓呆了,这富家公子果然笨拙。

\"殿下!\"曹彰惊恐大叫。

这时,众人方知,这个一直默默观察他们的富家公子竟是当今太子。

就在刀锋即将触及朱慈烺之时,他迅速侧身躲避,伸手掐住暴徒的喉咙。

暴徒还未来得及反应,已被按倒在地。

朱慈烺夺过他的刀,因为他发现至少还有几十人朝他围攻而来。

撕裂身上的外袍,朱慈烺毫无畏惧地迎了上去。

项羽的勇猛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手中的剑,快得让人无法看清轨迹。每一剑挥出,对手甚至来不及发出哀号便已倒地。原本秩序井然的救灾营地,此刻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

朱慈烺手中的剑未曾停歇,四周的惨叫逐渐稀疏,人影也变得寥寥无几,直至再无一人站立,他才停下动作,随手抛开剑,擦拭手上沾染的血迹。他走向刚才那个受伤的男子,男子的妻子在一旁痛哭失声。

太子遇刺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巡检司的关注。城外随即聚集了一批人,他们急切地围上来询问太子是否安好。

“都他妈闭嘴!御医呢?赶紧找御医来!”

朱慈烺焦躁地大声喊道。

曹彰在一旁协助,他用力压住男子的伤口。男子尚有意识,他微微张开眼睛,看着不远处的朱慈烺,声音微弱地说道:“大人……”

“你说,我听着。”朱慈烺连忙俯身。

“大人……草民不敢奢求太多,只求您能为我的妻儿找个容身之地,给予他们一条生路,求求您了。”

“我没时间管你的事,等你伤好了,自己想办法养活他们!”

太子遇刺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不过,比太子遇刺更为轰动的是,太子以一己之力击退了数十名刺客。

这件事迅速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百姓对此议论纷纷。

有人声称亲眼目睹,太子宛如杀神降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每挥一剑便有一人倒下。

还有人描述,太子好似魔神降临,手中长刀舞动间似有幻影,无人敢近其身侧。

更有夸张的说法,称太子仅仅一个眼神,面前的敌人都会如云烟般消散。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