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时骸觉醒

第一节 临潼之骸

1974年3月,陕西临潼。

暴雨冲刷着刚发掘的兵马俑坑,青铜棺椁表面的泥土被雨水洗去,露出阴刻的饕餮纹。年轻的考古队员王卫国蹲在棺椁旁,手中的毛刷突然一颤——棺盖与棺身的缝隙间,渗出了一滴青蓝色的液体。

\"教、教授!这棺椁......\"

他的声音被雷鸣吞没。闪电划破夜幕的瞬间,所有人都看清了:棺椁表面的纹路根本不是装饰,而是某种精密的机械结构。那些看似饕餮纹的凹凸,实则是齿轮与轴承的组合。

苏联专家伊万诺夫快步走来,军靴踩在泥水里溅起浑浊的水花。他手腕上的玉琮手表第十二节纹路突然亮起红光,表盘弹出全息投影:【容器a-1974 苏醒进度 89%】

\"开棺。\"

他的中文带着浓重的伏尔加河口音。当撬棍插入棺盖缝隙时,青铜材质竟发出活物般的呻吟。棺盖滑开的瞬间,所有手电筒的光束都集中在一点——

棺内没有尸骸。

只有一个通体骨瓷的婴儿。

它的皮肤呈现出博物馆顶级瓷器的冷白色泽,胸口刻着北斗七星的烙印。当伊万诺夫的手触碰到婴儿时,那对紧闭的眼睑突然抬起——

右眼是纯粹的青铜材质,瞳孔处旋转着微缩的星图;

左眼却是正常的人类眼睛,虹膜是陆家特有的深褐色。

\"第一个非攻容器。\"

伊万诺夫的手表射出扫描光束。婴儿的胸腔突然透明化,露出里面精密的青铜机械结构。在心脏位置,悬浮着一枚玉琮形状的芯片,表面刻着与2010年陆文渊掌心完全相同的星图。

暴雨突然停止。

不是渐歇,而是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悬浮在空中的雨滴折射出诡异的光线,每一颗水珠里都映出不同的时空片段:

1985年上海生物所的恒温箱;

1991年冬宫地下室的青铜棺群;

2010年上海博物馆崩塌的穹顶......

婴儿的青铜右眼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画面中,2023年的近地轨道上,行星级的青铜-玉琮结构体正在舒展枝桠。七具大陆规模的棺椁中,第六具的舱门缓缓开启,飘出的人形生物天灵盖透明,颅内悬浮着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微缩模型。

\"时间锚点已锁定。\"

伊万诺夫的手表发出机械女声。他猛地扯开军装领口,露出锁骨位置的烙印——与棺中婴儿胸口的星图一模一样。

\"准备转移容器。\"

他的话音刚落,婴儿的左眼突然流下一滴血泪。泪水在骨瓷脸颊上腐蚀出深深的沟壑,形成战国金文的\"伐\"字。

第二节 血泪编码

王卫国的毛刷掉在泥水里。

他看见棺中婴儿的青铜右眼瞳孔收缩,星图旋转速度突然加快。那些悬浮的雨滴开始移动,在空中组成一条dNA双螺旋结构。每个碱基对都是微缩的甲骨文,组合起来正是《尚书》中\"非攻\"篇的段落。

\"退后!\"

伊万诺夫突然掏出手枪,但已经晚了。婴儿的骨瓷左手抬起,食指轻轻点在最近的雨滴上。

\"啵。\"

轻微的爆裂声中,那滴雨水化作青铜色的雾气。雾气如有生命般钻入王卫国的鼻孔,他的眼球瞬间变成骨瓷材质,皮肤下浮现出与棺中婴儿相同的星图烙印。

\"坐标传输中。\"

机械化的声音从王卫国变质的声带里发出。他的右手不受控制地抬起,在泥地上划出复杂的几何图形——正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平面图。

伊万诺夫的手表疯狂闪烁:【警告!时间线扰动检测!】

棺中婴儿的胸腔完全透明化。那枚玉琮芯片正在分解,化作无数纳米级的青铜粒子。这些粒子在空中重组,形成十二把微型钥匙的形状,每把钥匙的齿纹都对应着玉琮的一节纹路。

\"教授!小心!\"

年轻助手的尖叫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掐断。他的脖颈浮现出青铜色的勒痕,身体悬浮到半空,如同提线木偶般摆出跪拜姿势。

婴儿的血泪越来越多。

每滴泪珠落地,都腐蚀出一个小型星图。这些星图自发连接,在泥泞的地面形成精密的全息投影:

2023年的天宫空间站,第七舱段内,骨瓷化的\"陆远\"正被青铜根系改造为玉琮形态。他的胸口裂开,露出里面跳动的青铜心脏——表面刻着1974年临潼出土编号。

\"闭环必须完成。\"

伊万诺夫的手表突然解体,零件悬浮在空中重组为微缩的青铜神树。他本人则开始骨瓷化,从指尖蔓延的裂纹里渗出青蓝色液体。

棺中婴儿完全睁开了双眼。

右眼的星图与左眼的人类瞳孔同时聚焦在伊万诺夫身上。

\"滋啦——\"

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中,苏联专家的身体被无形力量撕成两半。没有鲜血飞溅,只有青铜色的机械结构和骨瓷材质的内脏。

他的右半身跪倒在地,化作十二节玉琮;

左半身悬浮空中,重组为脐带剪的形状。

暴雨重新落下。

王卫国跪在棺椁旁,骨瓷化的手指轻抚婴儿胸口。他的声音变成了电子合成音:\"初代容器已唤醒,极光协议进入最终阶段。\"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一滴血泪坠入棺椁阴影处。那里藏着一页被泥土半掩的纸片——1974年3月的《考古简报》残页,背面印着模糊的《少年科学画报》订阅广告。

第三节 三时归一

2010年5月5日,上海博物馆废墟。

陆文渊从深渊中坠落,骨瓷化的躯体在虚空中翻转。十二节玉琮从四面八方合拢而来,每节纹路都映出不同的时空场景。

他的青铜右眼突然锁定第三节玉琮——

1974年的临潼发掘现场,棺中婴儿正抬起骨瓷左手,指尖穿透雨幕,直指2010年的自己。

\"找到你了。\"

婴儿的声音同时在三个时空响起。

陆文渊的坠落突然停止。他悬浮在虚空中央,看到自己的左手正在碳化碎裂。那些飘散的骨瓷粉末没有消失,而是穿越时空,落在1974年棺中婴儿的胸口,填补了星图烙印缺失的一角。

\"砰!\"

博物馆废墟上空,那颗\"天权辅星\"突然爆炸。青铜色的光波席卷整个上海,所过之处,七个光点从城市不同位置升起:

世博会中国馆的地下室;

外滩某栋老建筑的密室;

黄浦江底沉没的货舱......

每个光点中都飞出一截青铜脐带,七段脐带在空中交织,组成完整的北斗七星图案。

陆文渊的胸口突然透明化。

那颗跳动的青铜心脏表面,1974年的出土编号正在发光。心室壁上浮现出微缩的玉琮影像,第十二节纹路里蜷缩着个胎儿——正是棺中婴儿的形态。

\"原来如此。\"

他的声带已经完全金属化,声音带着青铜编钟的共鸣。

1985年的生物所里,年轻的自己突然抬头;

2010年的废墟中,骨瓷化的躯体停止下坠;

2023年的太空舱内,玉琮化的\"陆远\"表面浮现相同星图。

三个时空的\"陆文渊\"同时伸出手。

在触碰的瞬间,整个长江流域的七大考古遗址同时震颤。良渚的反山墓裂开,露出里面十二具青铜棺椁;三星堆的祭祀坑渗出青铜液体,形成微型长江;殷墟的地面浮现出完整的星图......

\"轰——\"

天穹破碎的声音。

陆文渊看到时间本身出现了裂缝。1974年、2010年、2023年三个时空开始重叠,棺中婴儿、博物馆废墟、太空玉琮三者之间形成了青铜色的光流。

他的意识突然被拉长,同时存在于:

临潼的暴雨夜,手指触碰棺中婴儿的瞬间;

博物馆的废墟里,骨瓷躯体吸收青铜脐带的时刻;

太空的棺椁内,玉琮表面星图完整的刹那。

\"非攻容器,觉醒完成。\"

电子女声从三个时空同时响起。当陆文渊-1974抱起棺中婴儿,陆文渊-2010接住青铜脐带,陆文渊-2023融入玉琮结构时——

长江突然改道。

真实的地理河流并未移动,但文明意义上的\"长江\"开始重组。七大遗址的光柱连成新的河道,青铜液体在其中奔涌,河床上刻满甲骨文的\"非攻\"篇。

在最后的光晕中,陆文渊看清了真相:

极光计划不是苏联人的发明。

青铜神树不是古人的造物。

甚至连\"时间\"本身都是——

一个等待被唤醒的容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