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乾隆帝与猪母岩

乾隆帝与猪母岩

在闽东的杨家溪,有一处神秘之地——猪母岩。这里流传着千年的石磨和石泄桶,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每至夜晚,猪母岩的猪母便会跑到浙江平阳一带偷吃麦子,直至天明才返回杨家溪。当地百姓虽从未亲眼目睹,却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猪母岩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乾隆年间,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乾隆帝为寻出家做和尚的父亲,微服踏上了下江南的漫漫征途。他不辞辛劳,足迹遍布南方的每一寸土地。这一日,当他行至杨家溪时,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乾隆帝见天色已晚,便决定在此留宿一夜。

他听闻猪母岩的传说后,好奇心顿起,径直前往猪母岩,打算在岩下的小屋借宿。小屋里陈设简陋,仅有一张木床和一张桌子,乾隆帝却并不在意。他躺在床上,望着屋顶,脑海中满是对猪母岩的种种猜测,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深夜,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将乾隆帝从睡梦中唤醒。他警惕地静静躺着,透过窗户,瞧见几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靠近。这几个黑影,正是一伙贼人。他们听闻杨家溪的猪母岩下藏有宝贝,便趁夜赶来,妄图一探究竟。

贼人悄无声息地潜入小屋,一眼便瞧见了床边摆放的龙袍。月光洒在龙袍上,泛出丝丝金光,贼人们以为寻到了传说中的稀世珍宝,心中一阵狂喜。贼头小心翼翼地捧起龙袍,向同伴使了个眼色,准备悄然离去。

就在他们转身欲走的瞬间,乾隆帝猛地坐起身来,大声喝道:“你们这是要做什么?”贼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龙袍也“啪”地掉落在地。他们惊恐地看着乾隆帝,双腿发软,动弹不得。

乾隆帝站起身,目光如炬,威严地问道:“你们可知这是谁的衣服?”贼人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心中懊悔不已,深知自己这次怕是闯下了大祸。

然而,乾隆帝看着这些因贫穷而误入歧途的贼人,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怜悯。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们走吧,此事我不再追究。”贼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片刻后,才如梦初醒,连忙跪地磕头谢恩,随后慌慌张张地逃离了小屋。

乾隆帝俯身拾起地上的龙袍,轻轻抖落灰尘,目送贼人们离去。他暗自思忖,今夜的仁慈或许能让这些人迷途知返,重新做人。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满了杨家溪,乾隆帝离开猪母岩,继续踏上寻父之旅。而杨家溪的村民们,在这天发现猪母岩似乎有了变化,传说中的猪母再也没有跑到浙江平阳去偷吃麦子。人们纷纷猜测,是乾隆帝的仁慈和威严,让这顽皮的猪母心生愧疚,从此改过自新。

消息传开后,当地便流传起了一句话:“猪母岩,猪母岩,猪母岩下好官厅。”在百姓心中,乾隆帝的这次到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祥和与安宁,猪母岩也因这段奇遇,成为了杨家溪一个独特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正义善良的追求。

时光悠悠流转,乾隆帝在猪母岩的这段经历,如同璀璨星辰,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被一代又一代的杨家溪人传颂。每逢闲暇,老人们总会坐在村口的大树下,向孩子们讲述这个神奇的故事,故事里有神秘的猪母岩,有微服私访的乾隆帝,还有那一夜发生的奇妙之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满是对过去岁月的好奇与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猪母岩不仅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名胜,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百姓的情感与信仰。每一位来到杨家溪的游客,都会被这个传说吸引,前往猪母岩探寻那段神秘的过往,感受历史与传说交织的独特魅力 ,而乾隆帝与猪母岩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永恒的经典。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