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连忙回答,未曾想到将军的想法这般实用,刚开始时小腿部分稍显肿胀,不太舒服,但不久后这种感觉便消失了,行走变得更为顺畅。
李伟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那就加快步伐吧,让他们看看我们的行军速度。\"
“遵命,属下这就去传达命令!”
宋忠兴高采烈地应允,随即转身下达指令。
神机营的士兵早已满腹怨气,如今适应了绑腿,行走起来轻松许多,听到命令后,士气高涨,纷纷加快脚步,若非将领阻止,有些人恐怕已经小跑起来。
神机营的行军速度大幅提升,虽仍不及骑兵,但也相差无几。
况且,李伟为神机营配备的马车均由军器局精心改造,速度远超其他嘎吱作响的老式木车。
此时步兵加快脚步,没多久便赶上了前面走走停停的骑兵队伍。
骑兵们正给战马添草休整,却发现一群民夫飞速追来,皆瞠目结舌。
今日这群人莫非吞了风火丸?怎生这般迅猛?
先前有争执的将士瞧见这一幕,忙做怪相,随后小跑超前而去。
蓝玉与左参将孙恪正饮茶闲谈,忽见布甲人群急匆匆掠过。
二人皆是一愣,站起身探看,只见神机营的人竟趁他们休憩时已近追上,眼看便要超越。
“今日神机营怎走得如此迅捷?”孙恪望着快速前行的民夫,心中疑惑。
恰逢一辆华贵马车疾驰而过,李伟掀帘嘲讽:“嘿,蓝将军、孙将军,还没启程?我可是等你们好久了。\"
蓝玉与孙恪面色骤变,若让两条腿的赶超四条腿的,颜面何存?
蓝玉黑着脸,盯着远去的马车,全然不顾休息,高声下令:“莫再耽搁,立刻出发!”
骑兵们领命,急忙收拾,重新踏上征途。
即便骑兵速度远超步卒,但稍作停歇,神机营便会紧追不舍。
原本悠哉笑看的骑兵此刻也被逼得焦头烂额,大军初行,本不该急促赶路,却因神机营催逼,不得不加快步伐,不敢稍怠。
------------
大军跋涉数月,方抵陕西地界。
沐英接管朱元璋调拨的三万陕司兵卒,军力扩充至近五万,气势磅礴,较往昔更盛。
然这三万兵马行军迟缓,别说骑兵,便是相较李伟的神机营亦逊色几分。
为适应此部,余下行程只得缓缓推进,日行仅约四十里。
神机营内,李伟蜷缩于马车之中,疲惫至极。
起初他还与蓝玉等人嬉闹比试,几日后便萎靡至此。
连续坐了两个多月的车,而且还是那种摇晃不已的马车,对他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马车虽经过改良,装了弹簧之类的东西减轻震动,可一路的颠簸还是让他吃尽了苦头。
他平时很少外出,别说坐这种马车了,就算是现代的汽车他也从未坐这么久。
记得学生时代最久的一次乘车经历,不过是慢悠悠的火车,耗上一整天才到家。
后来高铁普及了,就再也没有经历过如此漫长的旅途。
李伟靠在“真”牌真皮座椅上,疲惫地看着窗外愈发荒凉的景色,已经是第N次问旁边的阿布:“阿布啊,咱们离目的地还有多久?”阿布看着这位主人,心中无奈,都问第八百遍了!
“将军,快到了,快到了。\"
阿布懒得提具体天数。
“唉……”
李伟叹息连连,早就料到古代行军打仗会受苦,没想到仅仅是赶路就已经如此煎熬。
想想自己以前连坐一天车都会喊累,如今竟然熬了近三个月的马车之旅,简直难以置信!
李伟满怀期待地等待着。
大军从陕西出发,越过黄河,攀过贺兰山,在他的期盼中终于抵达乃路附近。
当晚,沐英召集所有将领商议作战计划。
“据侦察兵回报,脱火赤与爱足率领一万人驻扎在乃路,皇上打算让我们四路夹击,将其一举歼灭,大家有何意见,不妨畅所欲言。\"
沐英指着地图向众人讲解。
蓝玉作为副将率先发言:“依我之见,应分三路出击,每路万人,一路绕到敌后夜袭,左右两路包抄,敌人定会惊恐溃逃,此时我军精锐骑兵正面冲击,必能大获全胜!”
沐英听后点头表示认可,他的想法大致如此,只是他还需顾及另一件事——皇上交给他这个棘手的任务。
“李将军,你有何见解?”
沐英的目光转向状态不佳的李伟。
李伟双手撑着桌沿,站都站不稳的模样。
“我觉得挺好,四万兵力正好分成四路,我就在后方负责支援吧。\"李伟虚弱地说。
“哼,看你这副窝囊样子,连普通士兵都不如,还配当将军领兵打仗,真是丢脸!”
蓝玉厉声呵斥,越看此人越觉碍眼。
诸将皆露出不屑之色,从未见过这般无用之人,即便是随行文官也没因赶路而如此狼狈。
李伟未作辩解,并非不愿,而是心力交瘁,此刻只盼能尽快回到营帐休息。
沐英微蹙眉头,未曾料想李伟体弱至此,甚至不及妇孺。
思索片刻,沐英认为如此也好,毕竟此行本就没打算让李伟参战,朱元璋施加的压力太大,他实在担忧若发生意外无法交代。
归根结底,成败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安全将其送返。
“既如此,便依此计行事,接下来我将部署诸位的作战任务。\"
沐英说完,环顾四周,除李伟外,众将皆振奋精神。
别人不像他那般只顾躲避,大家都期待着建功立业,哪有谁不想升官晋爵呢。
“张铨,任命你为后军主帅,率兵一万,绕至敌后方,时机一到,立刻发动夜袭!”
沐英严肃下令。
“末将领命!”左副将张铨即刻应承。
“孙恪,任命你为左军主帅,率兵一万,沿左路出击!”
“属下遵命!”左参将孙恪领命道。
“桑敬,任命你为右军主帅,率兵一万,从右路进攻!”
“末将领命!”右参将桑敬应道。
李伟听得迷糊,勉强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山谷地形图:
啊,左路就是上路,战士位;右路是下路,嘿,这不是我的射手位吗?
后路?没有后路啊?
“中路由我亲自率五千骑兵正面冲锋!”
沐英安排完诸将,补充道。
三面包围形成兜网,随后他率骑兵快速突进,只是他仅有五千人马,恐怕难以完全封死出口,让人逃脱。
李伟听后稍感疑惑,中路不该是法师吗?你一个战士型角色,不太适合吧?
布置完毕,沐英转向蓝玉:“蓝将军,你率五千骑兵与神机营一同留守!”
“什么?我不答应!我要领军出战!”
蓝玉闻言双眼圆睁,愤然反对。
他被要求留下坚守,这怎么可以呢?虽说他去年刚刚晋封侯爵,但他向来志向远大,并不会因一个侯位而满足。
他还很年轻,尚有无穷的斗志!好不容易出征一次,怎能困在营中,毫无作为?
沐英眉头紧锁,未发一言。
他留下蓝玉的主要意图,其实是为李伟再添一道保障。
在这支队伍里,除了他自己,蓝玉是战斗力最强的了。
李伟自然听出了这话的意思——这是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辅助。
然而,蓝玉这人一看就是个冲锋型的战士,简单来说就是那种专取人头的角色。
让他留下来守护自己,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太可靠。
“大将军,或许您该留下,我觉得蓝将军更适合负责进攻。\"李伟勉强振作精神说道,他认为沐英更为稳健,更适合守护射手的位置。
沐英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
虽然李伟确实重要,但他身为主帅,在强敌面前总不能只顾及保护一个部下,否则干脆撤军算了。
“就这样定了,军令如山,蓝玉接令!”沐英语气严肃。
蓝玉听后,心中满是不满。
尽管沐英早得封赏且更受皇帝信任,但若论军功,他并不逊色于沐英。
此次出征沐英为主帅他为副将已让他有些不悦,如今竟连战场都不能上,这让他更加愤懑。
“哼!”
蓝玉脸色阴沉地接过令牌,军令如山,不容置疑。
李伟见状,心中更加忐忑,暗自猜测这人会不会丢下自己独自追逐战功去了?
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看来还是要靠自己多加防范才行!
夜幕降临,沐英指挥大军分成四路,悄然向乃路进发,借助夜色掩护,包围了敌营。
李伟留在营地中,尽管十分疲倦,却也不敢懈怠,强撑着等待前线战报。
在乃路元军大营内,北元国公脱火赤与知院爱足仍在饮酒作乐,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奢靡生活中,丝毫没有察觉危险正在逼近。
酒足饭饱之后,两人各自带着随从返回营帐寻欢作乐,随后沉沉睡去。
夜色之中,明军左翼和右翼部队首先抵达预定地点。
由张铨率领的后续部队绕了很大的圈子,最终才秘密迂回到脱火赤营寨后方,静候约定时间的到来。
夜渐深,北元大营一片寂静,仅有几堆篝火偶有噼啪声传来。
一个巡逻的士兵昏昏欲睡,正打盹时,突然几支火箭从天而降,其中几支落在帐篷上,很快便燃起了一片熊熊大火。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