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风波

墨渊与苏瑶经历了柳氏的风波后,王府暂时恢复了平静。但苏瑶总觉得心中隐隐不安,似乎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她时常在王府中巡视,观察着下人们的一举一动,试图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这日午后,苏瑶正在花园中散步,突然听到两个丫鬟在角落里小声议论。“你听说了吗?最近京城里来了一些神秘人,到处打听王爷和王妃的事。”“真的吗?这可有点奇怪,他们打听这些干什么?”苏瑶心中一惊,不动声色地靠近,想听得更清楚些。“我还听说,这些人似乎与朝堂上的某些势力有关。”“哎呀,那可麻烦了,王爷和王妃不会有什么危险吧?”听到这里,苏瑶咳嗽了一声,两个丫鬟吓得赶忙闭嘴,行礼后匆匆离开。

苏瑶回到房间,将此事告诉了墨渊。墨渊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最近朝堂上局势也有些微妙,一些大臣之间似乎在暗中较劲。或许,这些神秘人与他们有关。”苏瑶担忧地说:“王爷,那我们该怎么办?”墨渊握住苏瑶的手:“瑶儿,你放心,我会派人去调查这些神秘人的来历。你在王府也要多加小心,不要单独外出。”苏瑶点头,心中明白,一场风暴或许即将来临。

墨渊立刻安排王府的暗卫去调查那些神秘人的行踪。几天后,暗卫传来消息,这些神秘人确实与朝堂上的一位大臣有关,这位大臣名叫赵康,一直对墨渊在朝堂上的地位心怀嫉妒,想要找机会打压墨渊。苏瑶得知后,心中气愤不已:“这个赵康,竟然如此阴险,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墨渊冷笑一声:“他以为这些小把戏就能对付我,未免太小看我了。但我们也不能大意,他既然敢派人来调查我们,说不定还会有其他动作。”

就在墨渊和苏瑶警惕之时,赵康果然又有了新的行动。他在朝堂上向皇上参了墨渊一本,说墨渊在边疆战事中虚报战功,意图骗取皇上的赏赐。皇上看到奏章后,心中起了疑心。他深知墨渊的为人,但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轻易忽视。于是,皇上决定派人去边疆调查此事的真伪。

墨渊得知赵康参他一本后,心中大怒。他进宫面见皇上,说道:“皇上,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虚报战功之事。这分明是赵康在诬陷臣。”皇上看着墨渊,说道:“墨渊,朕也希望这是误会。但此事关系重大,朕必须派人调查清楚。你且先回去,等候消息。”墨渊无奈,只得领命离开。

回到王府,墨渊将此事告诉了苏瑶。苏瑶安慰道:“王爷,清者自清,相信调查的人会查明真相,还你清白。”墨渊点头,但心中仍有些担忧。毕竟,赵康老奸巨猾,说不定会在调查过程中动手脚。

苏瑶看着墨渊忧心忡忡的样子,心中心疼。她决定暗中帮墨渊收集证据,证明他的清白。苏瑶先是找到了当初跟随墨渊出征的几位将领,让他们写下当时的战斗经过和墨渊的指挥策略。这些将领对墨渊十分敬佩,纷纷愿意为他作证。苏瑶又派人去边疆,收集当地百姓对墨渊的评价,边疆百姓因墨渊击退敌军,保了他们的平安,对墨渊感恩戴德,都夸赞墨渊是个好将军。

而在朝堂上,赵康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话,四处拉拢大臣为他说话。一些与他同流合污的大臣纷纷在皇上面前附和,说墨渊可能真的有虚报战功的嫌疑。皇上听后,心中更加疑惑,对墨渊的信任也产生了动摇。

就在这时,调查墨渊战功的人回来了。他们将调查结果呈给皇上,结果显示墨渊不仅没有虚报战功,而且在边疆战事中表现出色,指挥有方,为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皇上看后,恍然大悟,对赵康的行为十分恼怒。“赵康,你竟敢诬陷朝中大臣,该当何罪?”皇上怒喝道。赵康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皇上恕罪,臣一时糊涂,听信了小人之言,才做出此等错事。”皇上冷哼一声:“哼,你身为大臣,不思为国效力,却在这里勾心斗角,诬陷忠良。来人,将赵康革职查办。”

墨渊得知此事后,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他对苏瑶感激不已:“瑶儿,多亏了你暗中收集证据,否则,我这次恐怕难以洗清冤屈。”苏瑶微笑着说:“王爷,我们是夫妻,理应相互扶持。只要能帮到你,我做这些都是值得的。”

经过这次风波,墨渊与苏瑶更加珍惜彼此。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京城中突然流传出一些关于苏瑶的谣言,说她出身低微,不配做王妃,而且行为不检点,与王府中的下人有染。这些谣言越传越离谱,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给王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苏瑶得知这些谣言后,心中又气又恼。她不明白,自己一直本本分分,为何会传出这些谣言。墨渊看着苏瑶难过的样子,心疼地说:“瑶儿,你不要在意这些谣言,这肯定又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我一定会查出真相,还你清白。”

墨渊立刻让人去调查谣言的源头。经过一番追查,发现这些谣言是从一家茶楼传出来的,而在茶楼散布谣言的人,是被一个神秘人指使。墨渊继续深入调查,终于发现这个神秘人与宫中的一位贵妃有关。这位贵妃名叫丽妃,一直嫉妒苏瑶得到墨渊的宠爱,所以想出这个办法来诋毁苏瑶。

墨渊得知真相后,决定进宫面见皇上,向皇上禀明此事。在皇上面前,墨渊将丽妃指使他人散布谣言诋毁苏瑶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并呈上了相关证据。皇上听后,十分生气。“丽妃竟敢做出此等事,实在是有失后宫风范。”皇上立刻下令将丽妃召来。

丽妃来到皇上面前,看到墨渊也在,心中有些害怕,但仍强装镇定。“皇上,臣妾不知王爷所言何事。”皇上怒喝道:“你还敢狡辩,证据确凿,你指使他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诋毁墨渊王妃,意图破坏王府声誉,该当何罪?”丽妃吓得跪在地上,哭着求饶:“皇上,臣妾知错了,臣妾只是一时嫉妒,才做出此等错事,求皇上饶命。”皇上冷哼一声:“身为贵妃,不思母仪天下,却在背后搞这些阴谋诡计。来人,将丽妃打入冷宫,好好反省。”

处理完丽妃的事,皇上对墨渊说:“墨渊,此次委屈你和王妃了。朕会下旨澄清此事,还王妃一个清白。”墨渊叩首谢恩:“多谢皇上。”

回到王府,墨渊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苏瑶。苏瑶心中的怒火终于消散,她感激地看着墨渊:“王爷,多亏了你,不然我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谣言。”墨渊将苏瑶拥入怀中:“瑶儿,

墨渊将苏瑶拥入怀中:“瑶儿,你我夫妻一体,我定不会让你受这般委屈。往后若再有人敢如此对你,我绝不轻饶。”苏瑶微微点头,靠在墨渊怀里,心中满是感动。

经此一事,苏瑶和墨渊深知,他们身处的环境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困境。苏瑶决定提升自己在王府中的威望,加强对王府的管理。她开始定期召集王府的下人,对他们进行教导,强调忠诚和规矩的重要性。同时,她也更加用心地处理王府中的各项事务,无论是日常开销,还是府中大小节庆的筹备,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墨渊则在朝堂上更加谨慎行事。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关系到王府以及苏瑶的安危。他一方面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皇上分忧解难,另一方面也开始留意朝堂上各方势力的动向,小心应对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明枪暗箭。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王府逐渐恢复平静之时,南方突然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旱灾。消息传到京城,皇上心急如焚,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墨渊在朝堂上主动请缨,愿意前往南方灾区,协助当地官员赈灾。皇上对墨渊的主动担当十分赞赏,当即任命墨渊为赈灾钦差大臣,负责南方的赈灾事宜。

苏瑶得知墨渊又要远行,心中虽有不舍,但她明白赈灾之事关乎百姓生死,意义重大。她强忍着泪水,为墨渊收拾行囊,仔细地将他的衣物和日常用品一一整理好。“王爷,南方路途遥远,此去又不知要面对多少艰难险阻,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苏瑶叮嘱道。墨渊握住苏瑶的手,深情地看着她:“瑶儿,放心,我定会尽快处理好赈灾之事,早日归来。王府就又要辛苦你打理了。”

墨渊出发后,苏瑶全身心地投入到王府事务中。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场针对她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原来,墨渊在朝堂上的威望日益提高,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嫉妒。这些大臣找不到机会对付墨渊,便将主意打到了苏瑶身上。他们买通了王府中的一个小厮,让他在王府中制造混乱,试图抹黑苏瑶的管理能力。

这个小厮名叫阿福,平日里就好吃懒做,贪图钱财。在得到那些大臣的贿赂后,他便开始在王府中偷偷破坏一些物品,还故意挑起下人们之间的矛盾。一时间,王府中人心惶惶,下人们之间互相猜疑,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苏瑶察觉到王府中的异样,立刻展开调查。她先从被破坏的物品入手,发现这些破坏行为并非偶然,而是有人蓄意为之。接着,她又观察下人们的行为举止,发现阿福的表现十分可疑。于是,苏瑶决定找阿福谈话。

苏瑶将阿福叫到书房,看着他紧张的样子,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阿福,最近王府中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你可知道些什么?”苏瑶目光犀利地问道。阿福心中害怕,低着头不敢看苏瑶,支支吾吾地说:“王……王妃,奴婢……奴婢不知道。”苏瑶冷哼一声:“阿福,你最好如实交代,否则一旦被我查出真相,你知道后果的。”

阿福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心中的恐惧,将那些大臣收买他,让他在王府中捣乱的事说了出来。苏瑶心中大怒,没想到这些大臣为了对付墨渊,竟然对她使出如此卑鄙的手段。“阿福,你为了一己私利,做出此等损害王府的事,实在可恶。但念你如实交代,我暂且饶你一命。你即刻离开王府,永远不许回来。”苏瑶怒喝道。阿福千恩万谢,灰溜溜地离开了王府。

处理完阿福的事,苏瑶并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那些大臣不会轻易罢休,必定还会有后续的动作。于是,她加强了王府的守卫,同时对下人们进行了重新的筛选和培训,确保王府的稳定。

而在南方灾区,墨渊到达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赈灾工作中。他深入灾区各地,了解受灾情况,组织当地官员和百姓开展生产自救。他开仓放粮,设置粥棚,救济那些受灾的百姓。同时,他还积极寻找水源,组织百姓打井抗旱,带领大家一起修建水利设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旱灾。

在墨渊的努力下,南方灾区的情况逐渐好转,百姓们的生活也慢慢恢复正常。然而,就在这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在灾区散布谣言,说墨渊赈灾不力,私自克扣赈灾粮款,中饱私囊。这些谣言在灾区迅速传开,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和恐慌。

墨渊得知这些谣言后,心中十分气愤。他知道,这肯定又是那些嫉妒他的大臣在背后搞鬼。他没有慌乱,而是立刻采取行动。他先是召开了一场面向灾区百姓的大会,在大会上,他详细地向百姓们说明了赈灾款项的使用情况,展示了各项开支的明细账目。同时,他还邀请了当地一些有声望的乡绅和百姓代表,让他们参与到赈灾工作的监督中来。

墨渊诚恳地对百姓们说:“乡亲们,我墨渊此次前来,一心只为帮助大家度过难关。这些谣言纯粹是有人恶意中伤。我欢迎大家对我的工作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我有任何贪污行为,你们可以直接向皇上举报。”百姓们看到墨渊如此坦诚,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再加上他们亲眼看到墨渊为灾区所做的努力,纷纷表示相信墨渊。

在墨渊的努力下,谣言不攻自破。他继续带领灾区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而苏瑶在王府,也时刻关注着墨渊的消息。她一边打理王府事务,一边暗中收集那些试图陷害墨渊的大臣的罪证,希望能在关键时刻帮墨渊一把。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方灾区的赈灾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墨渊终于完成任务,准备返回京城。苏瑶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开始为墨渊的归来做准备。她让人将王府打扫得焕然一新,又准备了墨渊爱吃的饭菜和他喜欢的茶点。

墨渊回到京城的那天,苏瑶早早地站在王府门口迎接。当墨渊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时,苏瑶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思念,快步迎了上去。墨渊看着苏瑶,眼中满是深情,他紧紧地抱住苏瑶:“瑶儿,我回来了。”苏瑶眼中含泪,微笑着说:“王爷,你终于回来了,这一路上辛苦了。”

回到王府后,墨渊和苏瑶互相讲述着彼此分开后的经历。墨渊听苏瑶说起王府中阿福的事,心中对那些大臣的行为更加痛恨。苏瑶则对墨渊在灾区的遭遇感到心疼。两人深知,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京城的上空悄然酝酿。朝堂上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而墨渊和苏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注定无法置身事外……

替嫁后,我成了他的心尖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