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王为民起来,扶着腰,秦淮茹则是满面春光。
吃完早饭后,秦淮茹带着孩子上班,王为民也要去上班,钢蛋去上学,王母则是去到晚一点,这也是食堂的福利。
刚出家门,就见许大茂在门口等着:“大茂,一起走?”
因为院里就他家和许家有自行车,其他人早走几分钟,也好搭个伴。
许大茂嘿嘿一笑:“九哥,我正等你呢。”
路上,许大茂不停地和王为民聊着天。
王为民道:“大茂,最近下乡放电影不?”
许大茂道:“去呀,最近特别忙,农村在办生产队大食堂,一起吃大锅饭,特别热闹,厂里几乎要我们爷俩三天两头放电影,给他们宣传新思想。九哥,你是不知道,那大食堂,哎呀,那场面,几百号人一起吃饭,跟过年似的。“”
王为民点点头:“这样啊,大茂,回头你帮着问问,村里还有没有卖粮食的,我想买点。”
许大茂挠挠头:“九哥,你要买粮食啊?这可有点难办,如今村里都兴办大食堂了,粮食都上交公社了,私人手里哪还有余粮啊。不过,九哥,你要真想买,我回头帮你问问吧,兴许能找点门路。”
王为民点点头:“行,大茂,那就麻烦你了,要是能买到,回头我请你喝酒。”
许大茂嘿嘿一笑:“九哥,你太客气了,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
两人聊着天,很快就到了厂门口,王为民和许大茂道了别,便各自去忙了。
王为民刚一进车间,就见技术组的几个小伙子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关于计算机小型化的问题。
“王工,你来了,正好,我们正讨论计算机小型化的事呢。”一个小伙子看见王为民,立刻招呼道。
王为民点了点头:“嗯,我也正琢磨这事呢,现在的计算机体积太大,成本太高,要想应用到生产线上,还得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王为民听着他们的意见,不时地点点头,心里也在琢磨着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王为民和众人讨论了许久,虽然没能立刻想出解决的办法,但也收获了不少思路。
中午休息的时候,王为民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刚进食堂,就见苗翠翠端着碗坐在那等他。
“为民,你来了,快过来吃饭。”苗翠翠看见王为民,立刻招呼道。
王为民走过去,在苗翠翠对面坐下,开始吃起饭来。
王为民一边吃饭,一边和苗翠翠聊着天:“翠翠,最近多准备点粮食吧,我这几天也帮你买点。”
苗翠翠闻言,有些惊讶:“为啥?家里粮食不是还够吃吗?”
王为民叹了口气:“我听说最近天气一直干旱,担心会出现旱灾,粮食可能会紧缺,所以还是多准备点为好。”
苗翠翠听后,也紧张起来:“那……那我这几天就去买点粮食囤着。”
王为民点点头:“嗯,能多买就多买点吧,一次别买太多,多买几次,多买点议价粮,最好都是细粮,不过也别声张,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两人吃完饭后,王为民便回了车间,继续和众人讨论计算机小型化的问题。
下班后,王为民跑到议价粮的粮店,一下子买了5袋子面粉,1袋子大米和一大铁桶花生油,雇了个窝脖送到苗翠翠家,把苗翠翠吓的不轻:“为民,你怎么一下子买这么多?这又五六百斤吧?”
“嗯,一袋子一百斤,顺道买的”,送走了窝脖,又帮苗翠翠收拾好,等王为民忙完,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收拾好东西,便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
回到家后,秦淮茹已经做好了晚饭,王为民洗了洗手,便坐下来开始吃饭。
饭桌上,王为民吃着饭:“淮茹,这个星期天我回趟村里,你去不去”。
秦淮茹摇摇头:“我就不去了,家里还有一大堆事呢,你回去跟大伯和三叔好好说说,让他们多注意点,多备点粮食。”
王为民点点头:“行,我知道了,你们供销社有残次布没,我回老家的时候想给家里带点东西,不能空着手回去不是?”
秦淮茹笑了笑:“放心吧,今天上午我就给你准备了,弄到了6尺残次布,还有些奶糖和点心。”
饭后,王为民和秦淮茹一起收拾了碗筷,便坐在院子里乘凉。
王为民看着满天的星星,心里想着旱灾的事,不禁有些担忧,自己还真做不了什么。
秦淮茹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握住他的手:“为民,别太担心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已经做了准备了,就算真的出现旱灾,咱们也能应对的。”
王为民听后,脸上露出了难看的笑容,他紧握住秦淮茹的手:“嗯,谢谢。”
星期天一大早,王为民便骑着自行车回了老家。
一路上,他看见地里的庄稼都蔫蔫的,偶尔能看见有人在地里浇水,心里更加确定了旱灾要来了。
赶到王家村,正好赶上大食堂开饭,全村100多口人聚在大队部门口小广场上,摆着几个大锅,锅里是大烩菜和绿豆汤,主食是白面馒头,大家拿着碗,排着队,等着打饭,打好饭以后就在小广场上的桌子上吃喝,小桌子上还摆着几个小菜。
王为民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点五味杂陈,他上前和大伯打了招呼,便被大伯拉着去吃饭。
饭桌上,大伯和三叔不停地劝王为民多吃菜:“为民啊,你咋回来了,多吃点,看你瘦的,最近厂里是不是很忙?”
王为民笑着应承着,心里却想着该如何和他们说旱灾的事。
饭后,王为民把大伯和三叔叫到了一起,大堂哥也来了:“大伯,三叔,你看最近半年的天,老天爷都没怎么下过雨,万一出现旱灾,可就不得了了,咱们家里要多备点粮食。”
王大伯和王三叔闻言,都愣了一下,随即王大伯开口道:“为民啊,这旱灾可不是小事,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王为民叹了口气:“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而且你看地里的庄稼都被晒的蔫蔫的,这不是好兆头啊。”
王三叔点点头:“嗯,我也注意到了,这天气确实不对劲,还好咱们村有你以前打的井,倒是没觉得,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上个月,你三婶回娘家,他们那的地都干裂了。”
王大伯拍了拍脑袋:“行,那咱得商量商量,该怎么办。”
大堂哥王为家则是不以为然:“为民,你是不是太杞人忧天了,前几天公社的陈宣传员还说别的地亩产上万斤,有的地还上两万斤,咱村的地,虽然比不上那些高产的地,但打个一千斤,还是轻轻松松的,哪那么容易就出现旱灾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