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三元印染厂,原本应该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现在却只有一个车间在工作,赵东初带着王为民和陈福庆来到车间里,详细介绍了机器的情况。
王为民仔细观察着机器,不时地拿笔记录着,询问着工人们机器的运行情况。经过一天的检查,王为民心中直呼好家伙,四个车间的机器,现在只能拼凑出一个车间的机器在用,其余的机器现在被拆的七零八落,连图纸也没有,这要修好,跟买新的差不多了。
王为民皱了皱眉,对赵东初道:“赵同志,这机器损坏的情况有些严重啊,要想全部修好,恐怕需要不少时间,另外配件还不知道好不好买到。”
赵东初闻言,脸色一沉:“王同志,那依你看,这机器还有修好的可能吗?”
王为民沉吟了片刻:“有是有,只是这费用和时间都不少,而且,还没有图纸,不然,需要全拆了重新画图纸。”
赵东初叹了口气:“只要能修好,费用和时间都不是问题,至于图纸,重新画吧,王同志,你就放心大胆地修吧,我们全力配合你。”
王为民点了点头:“那好吧,我尽力而为,麻烦赵同志给我准备多点纸和笔,还要一套维修测量工具。”
赵东初小心翼翼的说到:“那个王同志,你看在维修的时候能不能带带我们这的师傅,让他们也跟着学”。
王为民没有敝帚自珍的想法:“可以,最好来些认字的,也能帮忙”。
接下来的日子,王为民和陈福庆、赵东初每天都泡在印染厂里,仔细研究着每一台机器,挨个拆开画图记录,一边画图一边寻找着机器的问题。赵东初也找来了几名技术工人协助他们,王为民还在一边讲解。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王为民把图纸终于画完了,也找到了解决机器故障的原因,这些机器出厂的时候都被换掉了重要零件,这些零件使用寿命有限,既然知道了问题,一一解决就好。
但这些零件国内没有,看来需要找人定做了。
王为民把需要定做的零件列了个清单,画好图纸,交给了赵东初,让他尽快找人定做。赵东初拿着清单和图纸,眉头紧锁,这些零件国内没有,需要从国外进口,时间恐怕不短。
王为民看出了他的担忧:“赵同志,不用担心,我们先把能修的修好,这些零件国内确实没有,只有找些高级钳工手搓了,只要注意钢材质量,就没问题,弄好换上就能用。”
赵东初点了点头,心里对王为民的敬佩又多了几分。接下来的日子,王为民带着工人们开始修理那些损坏较轻的机器,一边等着零件的到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工人们在王为民的带领下,机器修理的进展十分顺利。而赵东初也传来了好消息,他通过多方打听,泉城汽修厂现在有材料和大师傅可以做零件,终于找到了能做零件的地方,马上下单,预计7天后就能做好。
听到这个消息,王为民心里十分高兴,看来,这次的任务很快就能完成了。他叮嘱工人们要抓紧时间,争取在零件到货之前,把能修的机器都修好。
7天的时间转瞬即逝,零件终于到货了。王为民和工人们立刻开始安装这些新零件,经过几天的努力,所有损坏的机器终于都被修好了。
看着重新运转起来的机器,赵东初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王为民的手:“王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了,没有你,我们厂的机器恐怕就报废了。”
王为民谦逊地笑了笑:“赵同志,你太客气了,我这次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些图纸非常有用,我想抄录一份带走,你看可以吗。”
赵东初闻言,爽朗地笑道:“当然可以,王同志,这次多亏了你,你要什么,只要我能给的,你尽管开口。”
王为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赵同志,我还需要一些机器的运行数据和维修记录,你看方便吗?”
赵东初毫不犹豫地点头:“方便,太方便了,我这就让人去准备,你稍等片刻。”
不一会儿,赵东初就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走了过来:“王同志,这是我们厂这些年的机器运行数据和维修记录,你尽管拿去。”
王为民接过资料,感激道:“赵同志,太谢谢你了,有了这些资料,我对机器的维修和保养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赵东初笑道:“王同志,你太客气了,这次你能来帮我们修好机器,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这些资料就当作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吧。”
王为民也笑了:“赵同志,你太客气了,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接下来的日子,王为民一边抄录着图纸和资料,一边和赵东初聊着印染厂的未来发展。赵东初对王为民的维修技术和专业知识十分佩服,也对他提出的建议十分赞同。
赵东初疑惑道:“九儿,你要这些图纸做什么?”
王为民微微一愣,随即笑道:“赵同志,我打算回去后好好研究研究这些图纸和资料,看看能不能尝试着改进这些机器,毕竟这些机器都是好几年前的了,还有就是我打算研究下能不能研究出我们自己的印花机,烘干机......”
赵东初闻言,点头称赞:九儿,你的想法很好,技术在不断更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进步。你放心,以后要是遇到什么技术问题需要帮,一定记得找你赵叔。”
王为民谦逊道:“赵叔,你太客气了,有需要我一定跟您开口。”
两人在愉快的交谈中,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王为民已经在泉城呆了快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帮三元印染厂修好了机器,还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术。是时候该回去了。
临走前赵东初在泉城最大的馆子聚丰楼摆了一桌,饭桌上,这次许久未露面的赵东俊也来了,一身长衫,文质彬彬,与王为民等人打着招呼。赵东初向王为民介绍道:“这是我大哥,赵东俊,也是我们厂的股东之一。”
王为民站起身来,礼貌地与之握手:“赵大伯,你好。”
赵东俊笑着回应:“王贤侄,早就听东初提起过你,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这次多亏了你,我们厂的机器才能重新运转起来。”
王为民谦逊道:“赵大伯过奖了,我也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已。”
饭桌上,气氛热烈,赵东初兄弟二人不停地向王为民敬酒,感谢他的付出。王为民也欣然接受,与他们谈笑风生。
酒过三巡,赵东初道:“王贤侄,这次你在我们厂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你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让我们十分佩服。以后要是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王为民点头:“一定,一定。”
赵东俊也道:“王贤侄,你不仅技术好,人品也过硬,以后要是有什么打算,不妨来我们厂,我们一定给你最好的待遇。”
王为民笑着摇头:“多谢赵大伯的好意,只是我现在还在上学,不过,要是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考虑的。”
一顿饭吃下来,宾主尽欢。饭后,赵东初兄弟二人亲自将王为民和陈福庆送到了旅店,临走前还给了他1500块工钱和两匹新出的花布,目送他们离去。
次日,王为民和陈福庆在赵东初带领下在泉城玩了一天,买了些土特产,就坐上了回四九城的火车。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