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跟王母说了声就出门了。
来到黑市,发现这里比往常热闹了许多,大家都在忙着购买过冬的物资,找了半天,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卖棉花的摊位。上前问道:“老板,棉花怎么卖?”
老板看了他一眼,说道:“五斤大洋一斤,不收金圆券。”
闻言皱了皱眉,这价格比往常贵了10倍不止,但想到家里的情况,买了四十斤。
买完棉花,又开始寻找卖布的摊位。找了一会儿,终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卖布的摊位。上前问道:“老板,你这布怎么卖?”
老板看了他一眼,说道:“十块大洋一匹。”
闻言,心中一惊,这价格也太贵了,但还是买了一匹。
买完布和棉花,又逛了逛黑市,买了些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这才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了。
回到家,把买的东西交给王母,王母看着这些东西,眼中满是惊讶:“为民啊,怎么买这么多东西,钱够吗。”
笑了笑,说道:“妈,钱够,今天运气好,碰到个甩卖物资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今年的雪似乎下的早了些,天更加的冷了,除了上学就是去师傅那里学手艺,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只是师父的病看着更重了,帮着师傅准备了些生活物资。
现在市面上的粮食涨到了天价,半斤猪头肉需要十万金圆券了,听说城外在挖战壕,黑市的大米面粉都是用大洋进行交易了。
心里明白,马上就要解放了,每次回家路上,都能见到神色匆忙的人们,忙着储备粮食和生活用品。学校里,老师们也不再过多谈论时事,只是督促学生们要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
又是一个周六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王母突然问道:“为民啊,你说这仗要是真的打起来了,咱们该怎么办?”
放下书,想了想,认真地说:“妈,您别担心,我会照顾好您的。如果真的打仗了,我就带着您去村里躲躲,那里地广人稀,总比城里安全些。”
刚开学没几天,学校通知放假了,理由是城里粮食紧张,这次再去请愿也不管用了,四九城的公务人员也买不起粮食了。
没办法,只有回家了,什么时间开学要等通知。
王为民回家前和几个同学看了校长一趟,校长现在是满头白发,眼窝深陷,同学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劝。
王为民道:“校长,您要保重身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校长拍了拍同学们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学们,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现在局势动荡,你们年轻人要多加小心,等过了这段时间,学校一开学,我就通知大家。”
告别了校长,和几个同学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许多忙碌的人们,有的在搬运粮食,有的在加固房屋,还有的在准备逃难的行囊。
回到家中,把学校放假的事情告诉了王母。王母听后,叹了口气:“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乱了。”
安慰道:“妈,您别担心”,他知道四九城是和平解放的,其它人不知道,个个都人心惶惶的。
接下来的日子,又去维修站上班了,他发现,随着局势的紧张,城里的粮食和生活用品越来越难买了,而且价格也越来越高,大街上出现了伤兵,时不时的还能听到枪声。
院里的闫阜贵也不出去摆摊了,整天守正大门,现在孩子都放假了,都是半大小子,防止院里的孩子出去乱跑,院子里每一家出点钱让他看大门,防止外人进来。
铛铛铛,又一次听见了铜锣声,保长又来了,挨家挨户的让人捐钱,说是给前线的士兵捐物资。王为民家也收到了通知,王母没办法,只能把家里剩下的一点大洋捐了出去,家里就剩金圆券了。
捐赠完资金后,王母凝视着空荡荡的钱箱,深深叹息:“这日子,真是越来越艰难了。”
王为民安抚道:“母亲,您不必忧虑,情况会好转的。我们家不缺粮食和木柴,还有余粮,无需砍柴,煤炭也储备充足。”
尽管如此,王母内心依旧感到不安:“或许我们应该回老家避一避。”
王为民再次安慰道:“母亲,别担心,我听说这些士兵是站在我们普通百姓这边的,不必回老家。而且他们已经在城外挖掘战壕了,即便发生战斗,也会在城外进行,城里应该是安全的。”
“好吧,但愿你以后就不要再去你师父那里了。”王母满面忧虑地说。
“放心吧,维修站那边工作繁忙,我师父身体欠佳,大师兄也常常不在,现在正是我多学习手艺的好时机。”
王为民知道王母是担心他,便安慰道:“妈,您放心,我会小心的。再说了,现在城里这么乱,维修站那边反而更安全些,有不少人在那呢,不会有事的,早点休息吧”。
睡到后半夜,迷迷糊糊中听到轰隆隆的炮声,还有几声枪响,枪声离得很近,院里人都醒了,都站在门前观望着,没一会,来了一队人,挨家挨户的搜查,什么都没查到,急匆匆的走了。
最近几天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枪炮声,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王为民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维修站上班,刚走到大门口,就见闫阜贵神色慌张的跑了过来:“为民啊,别出门了,外面乱的很,听说昨晚城外的战壕被突破了,城里不少地方都打起来了。”
闻言,心里一惊,但想到昨天安慰王母的话,强作镇定道:“闫大爷,您别担心,没事的,那些当兵的不是冲着咱老百姓来的。”
闫阜贵摇了摇头:“谁知道呢,反正现在城里是乱套了,你还是在家待着吧,别去上班了。”
“不行啊,闫大爷,我们那现在忙的很,我师父身体又不好,不去不行”,说着便出门去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