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万法归宗

当林轩再次踏上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昆仑墟之时,眼前所见令他瞠目结舌。那曾经坚不可摧、守护着整个门派的护山大阵已然破碎不堪,仿佛经历了一场毁天灭地的浩劫。

只见七十二座山峰之间,厚重的雷云如怒海狂涛般汹涌翻滚,不时有闪电划破长空,照亮这一片狼藉的景象。而在那雷云之中,一尊巨大无比的机械佛陀散发着耀眼的佛光,其身上铭刻的“卍”字佛印此刻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强大的力量,幻化成一条条凶猛的天劫雷龙,张牙舞爪地扑向玉虚宫那仅存的几道禁制。

此时,紫阳真人屹立于玉虚宫前,手中紧紧握着一根闪耀着神秘光芒的打神鞭。鞭梢处缠绕着几页残破的《封神榜》书页,这些书页虽已残缺不全,但仍散发出古老而强大的气息。然而,就在佛光的不断侵蚀之下,每一页残页都开始逐渐崩裂,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一个个小世界也随之轰然崩塌。

面对如此危机,林轩毫不畏惧,他身形一闪,脚踏飞剑冲天而起。与此同时,他手中的轩辕剑绽放出夺目的青光,引动了天际之上青龙七宿的浩瀚星力。刹那间,角木蛟星宿的星辉如水银泻地般倾泻而下,迅速凝聚成一座宏伟壮丽的渡劫金桥。这座金桥横跨天地之间,宛如一道通往希望的通道。

可是,当天劫雷龙与渡劫金桥相触的瞬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原本璀璨夺目的金桥竟然在一瞬间被雷龙所释放出的恐怖力量染成了漆黑之色,就如同被墨汁浸染一般,失去了原有的光辉。

就在这时,机械佛陀口中传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梵音:“三教原本是一家!”随着这声呼喊,天穹骤然开裂,两道截然不同但同样威力惊人的劫难从天而降。一边是道门的紫霄神雷,紫色的雷电犹如巨龙咆哮,带着无尽的威严和毁灭之力;另一边则是佛门的业火红莲,熊熊燃烧的红莲火焰如同一朵朵盛开的地狱之花,炽热而狂暴。

为抗佛劫,昆仑召开玄门大会。蜀山剑阁弟子御万剑结阵,剑光竟在虚空刻出《周易参同契》丹纹;蓬莱仙岛祭出《山海经》异兽精魄,夔牛鼓声震碎百里红莲业火。林轩代表散修出战,以太古长拳硬接龙虎山天师雷法,拳锋迸发的《黄帝内经》真炁凝成经络巨龙!

比武至酣,崆峒派突然祭出上古奇阵\"十二都天神煞\"。阵中显化的祖巫虚影,竟与机械佛陀的量子佛光产生共鸣!林轩识海《青冥剑典》突然震颤,典中血字化作陆压道君虚影,斩仙飞刀直取阵眼——竟是半截三星堆青铜神树!

为破佛劫,众修士共赴归墟。海底沉浮的九鼎虚影突然实体化,鼎耳悬挂的青铜铃铛摇响《甘石星经》星律。当林轩触碰豫州鼎时,鼎内浮现大禹治水场景——那劈开龙门的巨斧,斧柄竟刻着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突生异变!徐福残魂操控相柳从鼎内冲出,九首喷出的毒瘴腐蚀虚空。蜀山长老的紫郢剑被毒液沾染,剑灵发出《越绝书》中欧冶子的悲鸣。林轩引动青龙七宿星力灌入轩辕剑,剑光竟在归墟深处映出二十四世纪上海博物馆的倒影——传国玉玺正在展厅内迸发玄黄气!

九鼎归位刹那,天外降下八部天龙。机械佛陀端坐量子莲台,掌中\"卍\"字化作黑洞吞噬星斗。道门众修齐诵《黄庭经》,经文在虚空凝成老子骑牛西出图,青牛踏碎的虚空裂缝中,竟涌出《死海古卷》的希伯来经文!

在某一个瞬间,林轩的灵台之中犹如划过一道闪电,突然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只见他手中紧握的轩辕剑猛然一挥,一道璀璨夺目的剑光冲天而起,在空中划开了一条长长的裂缝。紧接着,这条裂缝迅速扩展,竟然化作了一条波澜壮阔、绵延无尽的文明长河。

在这文明长河之中,各种古老而神秘的元素相互交融。遥远的河姆渡时期,那清脆悠扬的骨笛声穿越时空,混入了庄重典雅的编钟雅乐之中;古老的甲骨文如同灵动的精灵一般,与现代高科技的二进制代码相互交织,编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更为惊人的是,就连深不可测的黑洞也被这股力量所炼化,转化成为最原始的混沌元气。

就在此时,一直屹立不倒的机械佛陀身上开始发出咔咔的声响,其金色的身躯逐渐龟裂开来。随着裂痕不断扩大,一尊散发着神秘气息的三星堆青铜面具缓缓显露出来。令人震惊的是,这青铜面具上那双原本紧闭的纵目突然睁开,并流下了两行鲜红如血的泪水。这血泪滴落在地上,竟神奇地化为一卷古朴厚重的《道德经》竹简。

这场惊心动魄的决战终于落下帷幕。林轩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高耸入云的昆仑之巅,他手中的轩辕剑微微颤动,发出阵阵轻柔的低吟之声。剑身之上,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渐渐浮现而出,这幅画卷展示了从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到未来世界的量子通信等一系列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正在这时,紫阳真人羽化之前留下的一枚玉简毫无征兆地裂开了一道缝隙。透过这道缝隙,可以看到一段清晰的监控视频画面:那是 2045 年的上海博物馆内部,一尊巨大的青铜鼎安静地放置在展厅中央。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青铜鼎内壁上铭刻的铭文竟然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不见,就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正在将这些文字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抹去……

星空深处亮起新的\"卍\"字佛印,林轩却含笑捏碎玉简。掌心升起的不是剑气,而是一缕炊烟——正是燧人氏传递的第一簇火种。烟尘在月面投射出八个古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