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三个月后的某一天,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猝然打响。
只见蒙古军似潮水般汹涌而来,气势汹汹,妄图一举冲破属地那坚固的防线。
面对这般凶猛的攻势,杨兴虽是初次上战场,却毫无惧色,镇定自若地与同袍们一道,与那些装备了唐门先进武器的士兵们一同奋勇抵抗。
一时间,战场上杀声四起,硝烟弥漫。
只听得“嗖嗖嗖”一阵急促的破空之声响起,原来是诸葛连弩开始大显神威。
无数支利箭如同疾风骤雨般射向蒙古军,瞬间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箭网,令蒙古军的前进脚步被迫放慢。
与此同时,复合弓手们也不甘示弱,他们轻松地拉弦满月,将一支支箭矢射向远方,朝着蒙古军的基层将领飞去。
这些箭矢犹如闪电划过天际,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给蒙古军带来沉重打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的关键时刻,杨兴挺身而出。
只见他身形敏捷地来到一门刚刚由他研制成功的机关床弩前,迅速调好角度和方位,然后果断拉下发射装置。
刹那间,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支巨大如长枪的弩箭呼啸而出,带着毁天灭地之势刺向蒙古军阵营。
这支弩箭所蕴含的强大冲击力,加上上面绑着的火药,直接在蒙古阵中炸开一个大口子,周围的蒙古军被溅起的木刺扎伤,只得抱头逃窜。
见杨兴发射的弩箭威力如此之大,士兵们士气大振,个个勇猛无比地冲向蒙古军。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蒙古军终于抵挡不住杨兴和士兵们的顽强攻击,只得狼狈而逃。
蜀地的防线得以守住,士兵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杨兴的火力支援。
战后,杨兴受到了余玠将军的亲自嘉奖。
余将军得知自己的军备力量因杨兴的努力而大幅提升,心中大喜。
为表彰杨兴的功绩,他提拔杨兴为队将,可以统领手下五十人左右的军队。
然而,这一任命却在军中掀起一阵波澜。
面对一位空降而来的长官,而且还十分年轻,看上去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子,竟然试图接管自己所在的队伍,大部分士兵对此心怀不满。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手中的诸葛连弩与复合弓出自眼前这位年轻人之手。
他们只是觉得这位长官没有实际的战功,不过是靠关系上位,不配领导他们。
对于下属们的质疑,杨兴身处在混乱局势之中,却仿若置身事外,丝毫未受影响。
他目光坚定,神情泰然,仿佛那些质疑声不过是过耳清风。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在这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里,若想让眼前这些人心悦诚服地听从自己的命令,光靠言辞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唯一能让人信服的办法就是凭借自身强大到无可置疑的实力。
于是在平日的军事训练中,杨兴将自己那超凡卓越的领导天赋以及令人惊叹不已的高超武艺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每一次训练,他都犹如一个不败的战神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对于各种复杂战术,他不仅有着深刻独到、入木三分的理解,更能在一次次模拟战斗时,展现出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的指挥调度能力。
无论是排兵布阵时的奇思妙想,还是应对突发状况时的沉着冷静、当机立断,都让麾下的士兵们开始慢慢对这位年轻将领刮目相看。
更难能可贵的是,杨兴对待手下的士兵就如同对待亲兄弟一般亲切和蔼。
他会细心关怀每一名士兵的日常生活状况,大到家庭的重大变故,小到每日的饮食起居,事无巨细,他都放在心上。
还会耐心倾听并帮助他们解决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无论是训练时对技巧的困惑,还是心理上因压力产生的焦虑,杨兴都能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和如春风般温暖的鼓励。
而且,每当训练开始,杨兴总是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方。
哪怕训练再艰苦劳累,哪怕环境再恶劣艰难,他也从无半句怨言。
那坚定无畏的身影,仿佛一座永不倒下的丰碑,激励着每一位士兵勇往直前。
哪怕骄阳似火,烤炙着肌肤,汗水湿透了衣衫;哪怕寒风刺骨,如刀般刮过面庞,冰冷穿透了骨髓,杨兴始终坚守在最前方,为士兵们树立起坚不可摧的榜样。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士兵们渐渐地被杨兴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并且彻底折服。
曾经心中的那些不满和不服气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敬佩。他们的目光中不再有怀疑和抵触,而是充满了信任和追随。
杨兴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地赢得了士兵们的心。
与此同时,杨兴也始终没有忘记那个在新兵营一见如故、同宗同族的可怜少年,自己在这里结识的第一个好朋友——杨建业。
他们曾在无数个新兵营的日子里相互依靠,彼此支持鼓励。
凭借着一个月时间的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以及对杨建业个人能力的充分认可,杨兴毫不犹豫地作出一项重要决定:提拔杨建业担任自己的副将一职!
杨建业对杨兴的知遇之恩满怀感激,内心暗暗发誓,此生此世一定要与杨兴并肩作战,共同为国家尽忠效力。
这份誓言如同燃烧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起,永不熄灭。
那炽热的决心,仿佛能穿透一切黑暗,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在杨建业心中,杨兴不仅是他的上级,更是他的知己、他的兄弟,他愿意为了杨兴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自那以后,无论是骄阳似火的酷暑,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杨兴和杨建业都身先士卒地带领着麾下的士兵们进行艰苦卓绝的训练。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冲破黑暗,他们的部队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操练;夜晚的繁星挂满天空,他们依然在反复磨练着战术技巧。
每一次的冲锋,每一次的防守,每一次的配合,他们都力求做到完美无缺。
只为能在战场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动作击败敌人。
每一次挥汗如雨的训练都是他们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所做的积累,每一滴洒落在土地上的汗水都是他们对胜利的执着追求。
那坚定的信念,如同钢铁般不可动摇,支撑着他们在艰苦的训练中不断超越自我。
时光飞逝,终于有一天,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如暴风雨般骤然降临。
只见远方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马蹄声震耳欲聋,犹如滚滚惊雷。
是蒙古人大举进军,来势汹汹。他们的旌旗蔽空,气势如虹,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干净。
那漫天的尘土中,是蒙古铁骑的狰狞面孔,是闪着寒光的锋利兵刃。
南宋军队瞬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仿佛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上,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点击弹出菜单